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赤壁之戰曹軍失敗的真正原因!

揭秘:赤壁之戰曹軍失敗的真正原因!

赤壁之戰,曹操作為進攻一方,氣勢洶洶而來,最後慘敗而歸,不僅統一天下的雄心破滅,反而促成了劉備孫權的結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千百年來,關於赤壁之戰,曹軍為何失敗的討論很多,小奔今天也拋個磚,談談這個問題。

赤壁之戰時,周瑜和諸葛亮分析曹操必敗,提到四個原因:一是北土未安,操有後患;二是北方步卒,不習水戰;三是戰線太長,供應不濟;四是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然而,這些原因都不是根本原因。

為什麼?

因為曹操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大政治家,大軍事家,他發動南下進攻其實早有準備。

在戰役的第一階段,即進攻劉表的荊州前,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作了充分動員,不僅罷免了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並且自領丞相之職,把權力牢牢地抓到手中。

此外,他誅殺擁護漢室的士族領袖孔融,同時,又徵調有可能對後方造成威脅的馬騰入朝,拜衛尉。

軍事上,曹操在鄴城開鑿人工湖訓練水師,決心一舉踏平江南。

正因為如此,曹操進攻荊州之戰,打的非常漂亮。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30萬大軍南下,採用荀彧的計策,「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結果,劉備被殺的措手不及,一敗塗地。劉琮被嚇得肝膽俱裂,匆忙投降。

於是,曹操兵不血刃拿下了荊州!

荊州位於建康上游,自古以來都是北方進攻江南的重要基地,幾十年後,西晉就是順流而下平定東吳。因此,孫權君臣得知荊州失守後,柴桑行營軍心浮動,「莫不響震失色」,張昭、秦松等元老重臣,紛紛求和。

然而,在如何進攻江南的問題上,曹操與謀士發生了分歧。賈詡建議曹操說,「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餉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意思就是休養士眾,平定關西,儲糧荊州,訓練士卒。

另一個謀士程昱也勸說曹操不要急於東進,否則將會間接推動劉備孫權結盟,然而曹操聽不見去這些意見。

曹操急於平定天下的心態決定了他利於速戰,然而大敵當前,孫權在魯肅的建議下,決定和劉備結盟。

孫劉結盟,決定了曹操必然失敗的命運。

為什麼?

因為劉備已經駐屯荊州七八年,「先主奔江南,荊楚群士,從之如雲」。奉有衣帶詔討賊的劉備,成為荊州的一面旗幟,是人們心中的正統所在。尤其是得到諸葛亮後,加上原有的關羽張飛等萬人敵,已經形成了一支重要的不可忽視的政治軍事集團。

反過來,曹操新得荊州,並不敢在江南決戰,所以周瑜率軍西上後,「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

所以,孫劉聯軍奪回天塹長江,才是曹操被迫「方連船艦,首尾相連」的前提,這樣就反過來為聯軍火攻提供了便利。

同時,曹操遠道而來,荊州新附,相比較而言,聯軍處於內線作戰,兵員補充和糧食儲備都有江東作為後盾。

因此,以劉備在荊州的聲望,加上孫權的軍力,兩方面已經形成軍事對峙。

可以假設,即使沒有火攻的條件,在長期對峙的情況下,曹操只會發現自己落得跟官渡之戰的袁紹一樣的狀況,「持之數月,而操亦為官渡之紹矣」。

所以,曹操急於求成,促成了孫劉結盟,才是他赤壁之戰失敗的根本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赤壁之戰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如果跟了曹操,三國會怎麼樣

TAG:赤壁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