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劑速度快,丸劑速度慢?聽聽杏緣齋的看法
本篇只是筆者探討關於中藥製劑方面的一些問題,只代表了筆者自己的觀點,也許對,也許不對,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教,共同探討。
中藥劑型對臨床方劑起效速度和臨床療效的探討
上篇文章,筆者提到過兩個例子,其中一例是講「薯蕷丸」改用湯劑後臨床效果不理想,其實臨床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也有朋友提出疑問:湯劑是公認的起效速度比較快的傳統劑型,為什麼有些組方應用湯劑會出現效果不理想的情況,反而還沒有丸劑效果明顯?是湯劑速度比丸劑慢?
細想之下,這裡可能混淆了兩個概念,其一是起效速度,然後是臨床效果。二者從根本上來思考,有因果關係,但不是所有情況下都是因果關係。其實,我們探討的應該是三個概念:1.藥效成分的溶出-吸收;2.藥效的起效速度;3.臨床效果。它們呈因果關係的大前提當然是辯證、中藥質量、調劑、製備等無誤的情況下,三者理所當然的呈現因果遞進的關係。
無論從古籍資料,還是現代中藥製劑的研究,一般認為各劑型起效速度的快-慢排序為:湯劑>散劑>丸劑,沈括云:「欲速用湯、稍緩用散、甚緩用丸。」但是,為什麼?本著沒事瞎捉摸的心態,筆者思考了一下:
起效速度快慢,和人體是分不開的,這些劑型的藥物一般都是口服,那麼必然要進入人體消化系統進行消化吸收,從這個角度看,其實很好理解其原理。方劑作用於人體,其實是藥材的藥效成分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結果,那麼湯劑是怎樣製備的呢?煎煮唄,藥材在水裡浸泡煎煮,它們的成分會溶解到葯汁里,湯劑是去掉藥渣服用藥汁的劑型,相當於人們直接將提取好的成分喝到肚子里,胃腸道直接吸收,所以會快;那麼散劑,服用後首先在消化道要有一個成分溶出的過程,然後是吸收,所以速度上會稍慢於湯;而丸劑,人們一般是吞服,小藥丸進入消化道,首先要崩解開,就是化開,然後才是成分的溶出、吸收,速度上相對來說當然是最慢的。
那麼回應開篇的一個問題,丸劑比湯劑更快?也許吧,傳統蜜丸劑如安宮牛黃丸,起效速度確實快,當然開竅類的方劑是比較特殊的,總體上丸劑的速度確實沒有湯劑快。但為什麼會出現開篇的第一個疑問,有些組方應用丸劑的效果比湯劑好?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接下來的論述只是代表了自己的一個觀點,也許對,也許不對。中藥方劑對所適宜的劑型是有選擇的,比如某某丸,某某散,某某湯等等,如果今天我們應用了某某丸的組方改用湯劑,發現臨床效果不理想,那麼這首方子在組方之初(很久很久以前…),應用它的醫家沒有發現么,肯定會發現,然後不斷地發現這一現象,通過總結沉澱下了如今我們看到的方劑。
這是實實在在的臨床經驗,但是好刨根問底的筆者在想,為什麼?記得上大學在做實驗時,我們學習了各種溶劑,了解到有些成分是可以溶解到水裡,但有些成分不溶於水,可以溶解在油或者醇里(酒劑),說明了什麼?僅僅是普通的用水去煎煮藥材,藥材成分並不一定能夠盡數溶出,此時僅僅喝掉葯汁,那麼你並沒有攝取到所有的成分(僅僅是一種觀點),這會不會導致一些組方煎煮湯劑效果不明顯呢?此時如果換成丸劑服用,由於是藥材全粉進入到消化道,而人體內消化環境非常全面,水溶的、脂溶的成分統統分解吸收,是不是就會有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呢?
在製作一些傳統的外用膏劑,比如玉紅膏,它的做法是用香油去浸泡煎炸藥材的,此時的溶劑是香油,傳統的劑型裡面還有酒劑,當然了溶劑是酒,提取藥材成分的溶劑多種多樣,單一種類的溶劑很難將一個組方里藥材的全種類成分盡數提取,這會不會是開篇所提出問題的某一個答案?但現象是實際存在的。
探討了這麼多,筆者並不是想提倡某一種劑型,而是為了探索一個中藥組方,不同劑型對於臨床效果的影響,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每一種劑型都有其優劣,其所帶來的經濟負擔、製備時效、臨床療效等因素都不一樣,如今中藥材資源被過度的開發,某些藥材的野生資源幾乎絕跡,選擇對劑型,採取合理高效的製備方法,提高藥材的有效率,勢必會減少一部分藥材資源的浪費,也會降低病患的經濟負擔和生理痛苦,豈不是兩全其美么。
公眾號
微信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