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打了三次大敗仗,憑什麼還能被後人敬仰,看了他的日記才恍然大悟
清朝末年,由於清政府對外不斷妥協、求饒,許多真金白銀流入了列強的口袋,普通民眾越來越窮,加之自然災害頻繁,所以太平天國、捻軍等四處興起。太平天國兵強馬壯,絕非等閑之輩,而八旗子弟也沒了清初的戰鬥力。於是,在清廷的鼓勵下,各地團練逐步興盛起來,其中湘軍領袖曾國藩,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很多晚清將領都曾是他的部下。
但是曾國藩並非武將,而是出身文臣,而且據史書記載,他出生時並無異樣,只是祖祖輩輩務農人家的普通人而已,甚至連科舉考試成績也不是十分出眾。
在與太平天國的對壘中,雖然曾國藩勤於練兵,凡事親躬,也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火炮、槍械等,在他發兵的檄文中也佔盡了道德制高點,卻並沒能勢如破竹、一舉而消除太平天國的勢力,反倒三次被太平軍的將領打得落花流水,丟盔棄甲。
在首次出征太平軍,他率領了兩百多艘船隻,水陸大軍近兩萬人,卻被太平軍中並不知名的將領石祥貞部徹底擊敗,逼得曾國藩差點投水自殺了,最終被降級革職。
第二次重整旗鼓後,曾國藩一鼓作氣,不僅殺傷了太平天國岳州守軍將領,還攻佔下城陵磯等城池,圍攻江西九州,雖有功賞,卻不料被太平軍石達開一連燒毀百餘船隻,連座船都丟失了。
而曾國藩遇到的最大危機則是被石達開圍困於南昌城,援軍全被擊潰,甚至只接到臨終遺書,他看著遺書暗自決心,一旦城破,則自刎以謝罪,甚至連遺言都交代好了。然而,偏偏卻碰到了洪秀全急令石達開回援天京,躲過了一劫。
後來,雖然曾國藩率領著湘軍攻克了天京,剿滅了太平天國,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太平天國出現了嚴重的內訌,楊秀清、韋昌輝先後被殺,石達開出走,這才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實力。
天京事變
那麼,一個多次敗得一塌糊塗的曾國藩,為什麼能得到後人極高的評價了?甚至毛澤東都說出了「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之語,而蔣介石更是把曾國藩當成了「國人精神之典範」。在曾國藩的日記中,就能看出一二了。
曾國藩堅持每天記日記,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為了做到「一日三省吾身」,嚴苛要求言行。在他的日記中,人格修養成了他畢生的追求,他力求做到勤儉、謙對、仁恕、誠信,知命、惜福等,而尤為重要的是「慎獨」,讓人感到驚訝的是,曾國藩以「當代聖賢」為人生之準則。
在中國歷史上,敢以「聖賢」二字自居的人,鳳毛麟角。自孔子以下,孟子都只能稱為「亞聖」,而後世千餘年,宋代朱熹、明朝王守仁,僅此兩人沾了點「聖賢」之邊,而曾國藩時常用「聖賢」的標準來鞭策自己,可見其為人處世之用心。
TAG:咖啡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