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不再寒冷,三款冬季進補好湯的做法

不再寒冷,三款冬季進補好湯的做法

在這樣寒冷的冬季里,要學會自己來進補,那麼怎樣進補呢?喝湯就是不錯的選擇,但你知道冬天煲什麼湯好呢?

冬季進補好湯

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3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

做法:當歸、生薑清水洗凈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凈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沙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下入鍋內,再下當歸和薑片,在武火(大火)上燒沸後,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

山枸杞燉烏雞

材料:烏雞1隻(約500克)。干淮山40克。枸杞20克。姜4片。紹興酒少許。鹽適量。

做法:將淮山。枸杞泡水20分鐘後備用。將烏雞氽燙後去除血水備用。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加入紹興酒及熱水,放入蒸蘢或鍋中以大火先蒸20分鐘後,再轉中火燉2小時即可起鍋,起鍋前加入鹽調味即可。

陳皮胡椒生薑鯽魚湯

原料:陳皮10克、胡椒3克、生薑30克、鯽魚1條。

做法:陳皮浸軟、切絲、生薑切碎,與胡椒放在煲湯袋中;鯽魚宰洗凈,煎至微黃,把葯袋納入魚腹中,並用牙籤紮緊。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約6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1小時,下鹽便可。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分為偏寒和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那些偏熱者,就是出現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癥狀的。不能大補,如果不分寒熱亂服藥膳,很容易就會得不償失。

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小方 的精彩文章:

皮膚不夠好,女人每天吃什麼養顏

TAG:營養師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