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科學家再次讓西方心服口服,罵得最狠的卻是中國人

中國科學家再次讓西方心服口服,罵得最狠的卻是中國人

今天,新華社通報了一個中國在世界生命科學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我們的科學家成功【克隆】出了兩隻小猴子!

然而,這條消息在國內的網路上卻很快迎來了不少「質疑」的聲音。有人宣稱這個突破並不重大,用的只是22年前「克隆羊」的技術,但被中國媒體吹成世界級突破;還有人宣稱中國之所以取得這項成就是因為西方國家的科學界有「倫理道德」,不允許進行這樣的實驗,所以才讓沒倫理道德的中國科學界取得了這一「領先」。

(圖為中國網路上對中國科學家「克隆猴」這一突破的質疑聲音)

不過,耿直哥在翻閱了報道中國「克隆猴」事件的國外專業媒體後,卻沒有看到中國網路上這些對於本國科學家和他們科研成果的「不屑」與「貶低」言論,反而大多是肯定與認可的聲音。

1

別人玩兒剩下的技術?

比如,美國著名的《國家地理》雜誌和《大西洋月刊》就分別在報道中詳細介紹說,歐美科學家確實早在1996年就成功通過一種名為「體細胞克隆」的技術克隆出了一頭名叫「多利」的綿羊,而且在1999年的時候,美國科學家還通過「胚胎分裂」技術「克隆」出了世界上首隻克隆獼猴。

(圖為《國家地理》雜誌的報道)

但是,這種「胚胎分裂」的技術並不像克隆羊所使用的「體細胞克隆」技術那般「正統」,其實用性和科學意義都比較一般。

因此,《國家地理》雜誌和《大西洋月刊》就寫到,在過去的10多年裡歐美科學界也一直在努力通過本身就極為複雜的「體細胞克隆」技術實現猴子的克隆,並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實現了其他一些物種(比如兔子、烏鴉和狗等)的克隆,可屬於「靈長類」的猴子的克隆嘗試卻屢遭失敗。

其中在2003年的時候,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一度拿出700多個卵細胞進行克隆嘗試,最終卻無一成功。這一巨大的挫敗也一度令科學界開始對於靈長類動物到底能不能被克隆產生了懷疑……

(圖為美國《大西洋月刊》的報道)

(圖為2003年美國的實驗失敗後,國外著名的科學雜誌《自然》上刊登的一篇擔心「靈長類」動物可能無法被克隆的文章)

但兩家媒體都表示,如今中國人的實驗卻證明「靈長類」動物的克隆可以實現,而這是因為中國的科學家不僅僅只是採用——更改良了——當年克隆綿羊的技術,才令此前屢屢失敗的「克隆猴」終於在這次127個克隆卵細胞中取得了2個成功的結果,誕生了我們「中中」和「華華」這兩隻活蹦亂跳的小猴子。

《國家地理》雜誌也因此總結說:這,便是為什麼中國科學家的這次突破很重要的原因——他們成功用實實在在的克隆技術克隆出了與人類同屬「靈長類」動物的猴子,從而也令該技術被應用在克隆人上提供了可能性。

而在美國CNN的報道中,一位接受採訪的國外基因學者也表示他對於中國科學家實現的這一技術突破「非常印象深刻」。

(圖為CNN的報道)

但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克隆猴」技術上的突破獲得了不少國外科學家和媒體的認可,但這些科學家也表示這項技術的失敗率仍然較高,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打磨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2

西方不讓克隆猴子才令中國獲益?

其實,耿直哥前面提到的西方媒體對於西方也一直在努力實現「克隆猴」技術的報道,已經證明進行「克隆猴」實驗在西方並不是什麼禁忌,西方科學家也一直希望在此領域能有所突破。

不僅如此,相關媒體報道顯示,美國不少國家級實驗室也一直在用猴子進行實驗——儘管他們不斷遭到一些「動物保護人士/組織」的「抗議」。

(圖為中美日韓等國在克隆猴放面的研究歷程,圖片來自公眾號@知識分子)

所以,比起中國網路上一些人所宣稱的【西方不讓克隆猴子】的言論,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西方對於使用包括猴子在內的動物進行實驗一直存在倫理上的「爭議」。

實際上,這次中國「克隆猴」的成功也在西方面臨著同樣的爭議:有動物保護組織就認為對猴子進行克隆實驗是殘忍的,是虐待動物。

不過,不少客觀專業報道了中國「克隆猴」的國外媒體,比如《國家地理》雜誌以及《華盛頓郵報》的科技頻道,也都針對這些指控給出了多元的觀點。

其中,《美國華盛頓郵報》所採訪的一位來自美國加州「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學者就指出,其實用克隆猴子進行人類的病例和醫學實驗,反而可以減少「實驗用猴」的數量。

這一觀點也與參與這次中國「克隆猴」實驗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的觀點相吻合。在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蒲慕明也表示「克隆猴」技術反而可以挽救更多野生的猴子,因為在沒有「克隆猴」之前,科研人員需要弄來大量猴子,才能從中找到基因背景相同的進行實驗。而一旦克隆猴技術成熟,可以大量克隆猴子,那麼科學家就可以通過這些基因相同的猴子進行更深入的醫學與藥物實驗了。

而《國家地理》採訪的多位西方的醫學科研人員還指出,雖然目前人類的科技已經很發達,不再像以往那樣需要進行大量的動物實驗,很多問題靠計算機模擬也能解決,但動物實驗仍然是科研中不可取代的重要一部分,特別是對於複雜的人類疾病的研究,比如帕金森和艾滋病等。其中一位美國的病毒學家就表示:「我們當然都希望避免用動物進行實驗,但現階段確實很難實現。」

其實,蒲慕明院士早在2016年接受採訪時就曾回應過動物福利的問題:「對於動物的生活環境和照料,我們嚴格遵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制定的倫理標準。在我們這裡,一些動物吃的比人還好。」

這次實現「克隆猴」的突破後,他在面對媒體採訪時也再次表示實驗嚴格遵循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際動物研究指導條例:「我們清晰地意識到,涉及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研究,科學家應需嚴格地遵循當地的倫理準則」。

當然,西方的動物保護組織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國「送上了助攻」。雖然西方社會並沒有不讓進行猴子克隆實驗的禁忌,但一些動物保護組織持續對國外科研機構的「圍堵」也確實導致一些科研工作很難開展下去。但這種困境在耿直哥看來,其實已經不再是「倫理問題」的範疇了……

不過,中國能趕在西方之前實現「克隆猴」,一個更本質的原因還是我們對於基礎科學的投入大大增加了。

英國《金融時報》就在他們關於中國「克隆猴」的報道中寫到:「中國對基礎研究正在【大舉增加撥款】」。

該報介紹說,在2015年時,由中國國家主導的基礎研究(即沒有直接商業應用的科學研究)經費已經增至了100億美元。「儘管這個數字大約是美國聯邦基礎研究支出的四分之一,但是相比四年前39億美元的國家科研經費總額,這是一個巨大增加」。

3

克隆猴子幹什麼?是為了克隆人嗎?

另外,除了對於動物福利的擔憂,還有境外媒體提出了對於克隆人這一「倫理」問題的擔憂。

不過,中國科學家們早已就這個問題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我們不會也沒有任何打算進行克隆人的實驗。

蒲慕明院士在接受國內外媒體採訪時就明確表示:「沒有必要進行克隆人的研究,而且社會的倫理道德也不允許克隆人」。他還說此事不僅僅是科學家需要注意的,更需要政府部門以及整個社會大眾共同參與,通過立規、立法等方式,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做出正確的決策。

而新華社今天也在報道了中國「克隆猴」突破的同時刊發了一篇評論文章,其中也清楚地介紹了我國官方對於「克隆人」的態度:「中國政府反對生殖性克隆、支持治療性克隆——因為人的生殖性克隆也就是克隆人,違反人類繁衍的自然法則,損害人類作為自然人的尊嚴,會引起嚴重的道德、倫理、社會和法律問題。」

(圖為新華社的評論文章)

那既然不是為了克隆人,我們克隆猴子又是為了什麼呢?

這一點,客觀報道中國「克隆猴」成就的國外媒體已經紛紛給出了答案。

國外著名的科學雜誌《自然》(Nature)就在報道中寫到:中國科學家的突破或將給人類疾病的研究帶來一場革命。

而《華盛頓郵報》、CNN、《大西洋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也都在報道中通過歐美專家的採訪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克隆猴」的核心作用是對複雜的人類疾病進行很深入的研究和突破——只不過有專家認為「克隆猴」對於兒童疾病的研究會有更直接的效果,但對於老年疾病還需要一段時間。

這些境外媒體的報道和專家的說法,也印證了蒲慕明院士的觀點。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他就表示克隆猴的成功,將為阿爾茨海默症、自閉症等腦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機理研究、干預、診治,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最後,相信大家讀到這裡也就不難得出一個事實:今天新華社和央視等媒體集中報道的這個中國「克隆猴」的重大突破,果然不是吹牛騙我,而是實錘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 的精彩文章:

這是新華書店?

TAG: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