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文學走不出去,我國將發送一千張「作者名片」向世界推介
您若想閱讀更多此類內容,還未關注的請點擊上方的「關注」。
中國文學,始終處於一個走不出去的困局。僅從諾貝爾文學獎看,從諾貝爾文學獎誕生至今,近百年來與此項大獎幾乎無緣,除了莫言之外,沒有人獲此殊榮。
針對這一窘況,日前,中國文化譯研網聯合中國作家協會《小說選刊》雜誌社,啟動了「新世紀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海外傳播資料庫」項目建設,將發送1000張「作者名片」向世界推介中國作家。
至於中國文學走不出去,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
最大的外部因素是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因地域的關係,東、西方在價值觀念、審美標準、閱讀愛好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異。就像西方人喜歡吃麵包、喝牛奶;中國人喜歡豆漿、油條,口味愛好相差甚遠。中國文化講究的是思想、意境,在中國一篇好的文章有了意境那才叫美。而西方國家和我們正好相反,他們講究的是邏輯性。
內部因素則更多歸結為中國作家自身的問題。
很多人認為中國作家的創作視角還比較狹隘近視,創作情緒比較浮躁,功利化的成份多一些,作品的內在質量與世界級作品的水平的確存在一些差距。
對中國作家的評論,葛浩文的說法較客觀。
葛浩文是著名漢學家,也是莫言作品的英譯者。除了莫言,他翻譯過的中國作家可以列成一個長名單:蕭紅、老舍、王朔、蘇童、王安憶、劉震雲、阿來、白先勇、朱天文……,他也翻譯過《狼圖騰》和《北京娃娃》這樣的暢銷小說。
葛浩文認為,中國作家寫作一般缺乏紀律,許多作家寫得太快,因此寫成的作品裡常有前後不一致、與事實不合的錯誤,缺乏說服力的人物和荒謬的情節等問題,常給人粗製濫造的印象,可以說是一種「浮躁」的現象。由於作家趕著要把小說送出去發表或急著要出名,他們常常缺乏耐心,無法創造出比較宏偉和美好的作品。這類的問題屬於寫作態度方面,另外還有寫作技巧或經驗方面的缺憾。中國作家還有一個毛病,就是小說過於冗長,似乎不知見好就收的道理。
顧彬則指出當下的中國長篇小說呈現出碎片化趨勢,相應文本缺乏整體與中心維度,且未能展現歷史本質與時代精神等。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也認為 「我們很難再找到激動人心的作品了」。
其實,中國也不乏一些優秀的作家和作品,不過在國外的宣傳力度十分不夠,這與中國缺少好翻譯有很大的關係。
一個好的翻譯,首先要具備很高的文學造詣。很多譯者對文學或者翻譯作品根本不感興趣,只是簡單的把翻譯書籍當成一次交易,一個「活」,自然在翻譯書籍的時候會按照個人的理解,把自己認為那麼繁瑣的文章篇幅大量地刪除,讓外國人讀著不知所以。
在中國當代作家作品的傳播力度和影響力遠遠不夠的情況下,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就要通過一個強有力的途徑進行輸出,於是「新世紀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海外傳播資料庫」項目建設便應運而生。
據主辦方介紹,「新世紀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海外傳播資料庫」項目,旨在通過推薦100位中國當代優秀作家,把每一個作家的頭像、簡歷、代表作和能夠代表當代作家風采的短視頻製作成「作者名片」,且將為每一個作家製作阿拉伯、英、法、德、俄、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尼泊爾、羅馬尼亞語十個語種的名片,這樣一共有1000張名片,這1000張名片將鮮明地向世界宣告:我是中國作家,我在進行中國創作。
此次「新世紀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海外傳播資料庫」建設,中國作家協會《小說選刊》雜誌社將提供當代作者、作品資源;北京語言大學將提供語言資源、海外譯者資源;譯研網以及外文局主要負責學術支持和統籌等。
《小說選刊》的負責人王干稱,一百位作家的遴選,考慮到當代文學豐富性和多樣性,初步定了100位作家。其中30後作家5位,以王蒙為代表;40後、50後、60後、70後作家各15位;近十年間成長為當代文學的中堅力量的80後作家選10位,然後從詩人和散文家中再找30位。並且先推出這100位,之後準備再推100位。
一千張名片的發放,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和手段,會使我們的作家為世界更多的人所認識。
歡迎感興趣的讀者關注、評論、分享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