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羅斯是如何丟掉15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

俄羅斯是如何丟掉15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

1860年,俄羅斯接連逼迫清政府簽署《瑗琿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佔了我國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過,之後不久,俄羅斯也同樣丟失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830年時的俄羅斯帝國版圖,當時還未侵佔中國黑龍江北岸

嗜土地如命的俄羅斯,經過幾百年的征伐,已從一個蜷縮在莫斯科的彈丸公國變成了地跨亞、歐、美三洲版圖的超級大帝國。你沒看錯,是地跨亞、歐、美三洲。

這個直到2014年還可以拿「克里米亞是被赫魯曉夫錯誤分給烏克蘭」為理由公然吞併克里米亞的國家,這個曾經揚言「俄羅斯國土雖大,卻沒有一寸是多餘的」的俄羅斯,最終卻自願放棄了美洲大片的領土。

那塊土地就是美洲的阿拉斯加。

1741年6月,丹麥探險家維塔斯·白令從西伯利亞出發,一直向東邊探險,希望能找到亞洲與美洲的連接點,最終在海峽的一側發現了一片冰天雪地,這就是阿拉斯加。後來,白令在探險途中饑寒交迫的死去,所以,為了紀念他,就有了白令島、白令海和白令海峽。

丹麥探險家維塔斯·白令

四年後,貪得無厭的俄國人就在阿留申群島建立了穩固的基地,開啟了在美洲的殖民歷史。隨後,英國、西班牙和美國的探險家,望風而來,他們都設法在此立足,尋找夢寐以求的財富。但阿拉斯加實在太冷了,幾番鬥爭之後,俄國熊掌控了這片廣闊的區域。

到1799年為止,俄羅斯的觸角一直向東延伸,直到東南海岸的錫特卡(Sitka),並開設美洲公司,對當地居民實行殖民統治和進行皮毛貿易。

皮毛商人

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沙俄被英法聯軍擊敗,損失慘重。新登基的亞歷山大二世面對英法的強大攻勢難以應付。英法聯軍更是聲東擊西,派艦隊攻擊萬里之外的堪察加半島上的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令俄國開始擔憂英國會奪取它的西伯利亞。

克里米亞戰爭

勘察加半島與阿拉斯加隔百令海峽相望,阿拉斯加東南邊就是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若是英國人以阿拉斯加跳板進攻俄國本土,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而且,因為經營不善,阿拉斯加並沒有為沙俄帶來效益,還加大了財政負擔。正好此時俄國從中國手中搶走了黑龍江北岸的領土,俄國認為應該集中精力經營黑龍江,積極向南邊的不凍海岸進發。

俄國人靈機一動,不如引進戰略投資者,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人,估計能賣不少錢,還能讓美國替俄國的遠東領土站崗。因為此時的美國剛才英國獨立不久,與英國還有不共戴天之仇。

心有餘悸的亞歷山大二世覺得蠻有道理,便開始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

正好1861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以英國為首的西歐列強打算趁機支持南方政權以肢解新生的美國。林肯總統認為孤軍作戰太不公平,於是與西歐列強的仇人沙皇俄國結盟。一心想報克里米亞一箭之仇的俄羅斯,不遠萬里開了兩艘戰艦前來助威,雖然船開到的時候,仗已經打完了,但美國人還是欠了俄國一個人情,贊助費和燃料費多少還是要報銷的。

美國南北戰爭

但是,美國說沒錢。要不,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美國把燃料費和土地費一起付了?!從最初建國時的東岸狹窄的13個州,到1803年從法國拿破崙手裡購得了路易斯安娜,以及後來佛羅里達、德克薩斯、俄勒岡、新墨西哥等地區的擴張,新生的美國也是一個蠢蠢欲動的征服者,對土地充滿著熱望。這與急需變現阿拉斯加的俄羅斯一拍即合。

俄、美兩國就買地賣地的事情展開會談,兩國剛開始談判就展現出「急不可耐」的態度,買地這麼大的事兒竟然談了3次就成交了。美國政府同意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阿拉斯加,把俄羅斯來助戰的燃料費也算在一起了。俄國官員興奮的說:恭喜你們,我們皇帝同意賣地協議,明天咱們就可以簽約。美國人說:簽約還用等明天嘛?!就現在吧!

於是,1867年3月30日的凌晨4點,(你沒看錯,就是凌晨)雙方簽訂了《阿拉斯加割讓條約》,從此,總面積達151.88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正式成為了美國的領土。

《阿拉斯加割讓條約》簽約現場

當時的720萬美金是什麼概念呢?也就大概相當於俄羅斯開來助戰的那兩艘軍艦的造價,佔美國當年一年支出的2.6%,相當於每平方公里的土地僅僅4美元74美分。

賣了阿拉斯加,引進了戰略投資者,又有一筆銀子可以花了,俄羅斯高興了好一陣子。但美國國務卿西華德卻由於做了這麼一筆買賣,在美國國內被罵得狗血淋頭。美國民眾批評政府亂花錢,花了720萬美元的巨款買了根大冰棒。因此,這一買賣也被稱為「西德華蠢事」。美國民眾真是天生刻薄,連俄羅斯的路費都沒給清,還白得了這麼大的冰棒,卻要把國家領導人往死里懟。

阿拉斯加與美國本土的面積對比

西德華不愧是政治家,他解釋說:「現在我把它買下來,可能確實沒什麼用。但也許若干年以後,我們的子孫會從中得到好處。」沒過多久,美國又從沙俄人手裡把阿留申群島買了下來,西華德把阿留申群島看成是通往亞洲東北沿岸的「石階」。從此之後,美國開始介入亞洲事務。

果然,西華德的預言是對的。

美國買下阿拉斯加以後,發現這裡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美國人開始大力捕撈鮭魚,到1900年,在阿拉斯加地區已建有50多家鮭魚罐頭廠,成為了阿拉斯加的支柱產業之一。從1897年開始,人阿拉斯加又發現了巨量的金礦和石油。如今,阿拉斯加出產的石油和天然氣就佔美國總產量的1/4,其他資源也極其豐富,是美國巨大資源的寶庫。

壯美的阿拉斯加風光

除了海量資源外,阿拉斯加具有無可替代的地緣優勢,「美國空軍之父」米切爾曾經說過:「阿拉斯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地區,誰擁有阿拉斯加,誰就擁有了世界。」因為它不僅是亞歐、美三洲的在太平洋的航空線路的中轉站,還是美國的戰略前沿,是控制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要塞,美國在此部署的導彈直接面向的,就是這片土地曾經的前主人俄國熊。

戰略思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透過人天性的短視,做出穿越時空的判斷。阿拉斯加易主的故事,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最好一課。

二戰時,日本也曾侵佔過阿拉斯加,我們下期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放棄一個人有多難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