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Nature》熱議中國學者成果:生物醫學研究的新紀元

《Nature》熱議中國學者成果:生物醫學研究的新紀元

蒲慕明院士預測在一年之內,基因編輯的克隆猴將會誕生,用於研究晝夜節律紊亂和帕金森症。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研究人員攻破技術難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創造了第一批克隆的靈長類動物。研究人員希望能利用這一技術提供改進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同時也可以與CRISPR-Cas9等基因編輯工具結合,創建人類疾病(包括帕金森病)的基因工程靈長類腦模型。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24日的Cell雜誌上。

20年前,「多莉羊」體細胞克隆成功,其後將近二十幾種動物都通過這一技術進行了克隆,但是迄今為止都未能產生活的靈長類動物克隆。在蒲慕明院士帶領下,中科院神經所研究員、論文通訊作者孫強率領以博士後劉真為主的團隊,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突破了這個生物學前沿的難題。

蒲慕明,孫強和劉真

對此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家熊志奇(未參與該項研究)表示,「這篇論文標誌著生物醫學研究新紀元的起步。」

不過,這一成就也引起了科學家和公眾對該技術可能用於創造克隆人類的擔憂。對此蒲慕明院士說:「從技術上說,克隆人是沒有障礙的」。但是神經所只對研究小組中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感興趣,「我們希望構建遺傳上相同的猴子,這是我們唯一的目的。」

體細胞克隆

體細胞克隆技術也稱體細胞核移植技術SCNT,就是將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同種或異種受精卵或成熟卵母細胞的細胞質中從而獲得重構胚,並使之恢復細胞分裂, 繼續發育為與供體細胞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

這一技術在畜產業、醫療和滅絕動物復活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儘管此前科學家們多次嘗試標準的克隆技術,但靈長類動物的克隆依然存在很多困難。

為此孫強和劉真等人將其他團隊開發的幾種技術結合在一起,優化這個過程。比如操作上的一個技巧是在胚胎細胞分化為特殊細胞的時候去除DNA上的化學修飾。研究人員也發現胚胎細胞DNA要比活體後代細胞的成功率高。

利用胚胎細胞,研究人員構建了109個克隆胚胎,並將其中近四分之三植入到了21隻代孕猴體內,在六次生育過程中,有兩隻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倖存了下來:現在八周齡的中中和六周齡的華華。蒲慕明院士表示,目前它們都很健康,研究人員還在等待另外六個克隆猴的誕生。

中中和華華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克隆專家Shoukhrat Mitalipov說,應該祝賀中國科學家們。「我知道這有多難」,Mitalipov此前曾嘗試了超過15000次克隆,雖然他能從人體和猴子胚胎中獲得幹細胞系,但這些猴子從未成功生下活體後代。

帕金森症研究

作為研究人類疾病的模型,克隆動物比非克隆動物優點顯著——在非克隆動物實驗中,很難判斷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是否是由治療或遺傳變異引起。「而通過克隆動物,可以大大減少了遺傳背景的變異性,因此需要的動物也少」,Salk生物研究所的計算神經生物學家Terry Sejnowski說。

Sejnowski還表示,靈長類大腦是研究人類精神障礙和退行性疾病的最佳模式。蒲慕明院士也指出,克隆猴可能會使靈長類動物的研究復甦,目前在大多數國家裡,靈長類研究已經減少了。此前需要數百隻猴的帕金森病實驗只需要十個克隆即可完成。

神經所Chang Hung-Chun也表示,靈長類克隆技術將很快與基因編輯工具結合,研究靈長類大腦的人類遺傳疾病。基因編輯技術已經用於猴胚胎研究,但還是有一些細胞未被編輯,因此會影響結果。

通過克隆,供體細胞可以在注入卵細胞之前進行編輯。蒲慕明院士預測在一年之內,基因編輯的克隆猴將會誕生,用於研究晝夜節律紊亂和帕金森症。

目前上海正在籌劃構建一個國際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正式公布。該中心將為全球科學家製作克隆。「這將是靈長類神經生物學的CERN,」蒲慕明院士說。一些製藥公司已經提出了相關要求,希望利用克隆猴來檢測藥物。

另外關於倫理方面的問題,雖然大多數生殖生物學家不太可能考慮使用這種技術克隆人類,但是Mitalipov擔心私人診所可能會嘗試。中國有禁止生殖性克隆的準則,但沒有嚴格的法律。關於幹細胞進行治療的規定也不是十分嚴謹,對此蒲慕明院士表示,「現在只有依靠監管,社會應該更加重視這一點。」

原文標題

Cloning of Macaque Monkeys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通 的精彩文章:

《Nature》子刊首次揭發m6A修飾調控神經幹細胞自我更新

TAG:生物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