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1800年的國寶在墓中找到,學術界嘩然,多項歷史需改寫
中華文化千年流傳,具有極高的包容性,很多民族都被中華文化所同化,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儒學思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就是《論語》、《易經》《史記》等。
我們現在傳世的版本中,經過歷朝歷代的文化變革和歷史更迭,不知道已經修改過多少次。這些作品中的最初版本是什麼樣子呢?考古學者們在一個墓中找到了答案。
劉賀,又叫漢廢帝,是西漢的第九位皇帝。他原是昌邑王,因漢昭帝駕崩後膝下無字,他被立為皇帝,但是在位僅僅27天就被霍光所廢。
他回到故地,繼續做他的昌邑王,但是卻因為漢宣帝忌憚他曾經做過皇帝,又被貶為海昏侯,共4000戶食邑,一下子被削去了3000戶,僅34歲就抑鬱而死。由於皇帝沒有為劉賀立嗣,而且他的封國被除,所以劉賀死後,他生前所用的一切都陪葬到了墓中,這為後世留下了巨大的財富。
2011年開始,考古學者就對劉賀的墓葬進行挖掘,到現在為止,不僅發現了大量的金銀玉器等文物,而且更有多個逆天的竹簡,簡直是1800年前後的歷史對話。
這些竹簡中,就有失傳的論語部分版本。
大家今天看到的《論語》是張侯之後用《魯論》和《古論》形成的版本,但是《齊論》到漢魏的時候就失傳了。《齊論》和《魯論》、《古論》最大的區別就是多了兩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問王篇》。海昏侯墓裡面就發現了失傳1800年的《知道篇》。
真正釋讀出來這就是失傳1800年的《齊論》, 那在整個中國學術界、可能在世界學術界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發現。
不光是論語,海昏侯墓中還有《史記》,《史記》成書於公元前90年,劉賀死於公元前59年,也就是說劉賀墓中很有可能是《史記》的最初版本!
除了這些,墓中還有大量的文化典籍,目前已釋讀出《論語》《易經》《禮記》《醫書》《五色食勝》《悼亡賦》等多部典籍內容,堪稱國寶。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