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的崩潰
從太空中俯瞰地球,浩瀚的南太平洋一望無垠,寬廣到足以容下地球上所有的陸地,之後還有空餘可以再放下一個非洲。如此廣袤的海洋中,陸地卻僅占不到1%,這些零星的島嶼中最為遺世獨立的,莫過於復活節島了。
這座面積僅163.6平方公里的三角形火山島是世界上最偏遠的人類棲息地,島上只有低矮的灌木和叢生的雜草,無比荒涼,卻遍布著數百座巨大的石像(當地人稱之為摩艾),最大的重達300噸。
關於這些石像的起源眾說紛紜,甚至有人歸咎於外星人。而經過眾多考古學家的親身實驗,石像的建造過程也一點點浮出水面,其中以喬.安妮的實驗最具說服力:她指導島民製作舟梯,用木筏在舟梯上運送倒伏的石像,數十人通過繩索拉動,每次可以讓木筏前進約5米,這樣只需一周即可把平均大小為12噸的石像運送到15公里外的海邊。至於怎樣讓石像樹立,島民們曾經向考古學家展示過:在石像最終位置的平台前方修建一條上升的坡道,石像底部朝前拉上坡道,一旦越過坡道盡頭,眾人就使用木頭槓桿將石像一點點撐高,在間隙里塞石頭,再撐高,如此往複石像便會由倒伏轉為直立。
了解了石像的運輸和樹立方法,我們不難想像這項工程所需的大量人力和時間,那麼是什麼原因驅使復活節島島民們去進行這樣看上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工程呢?首先,復活節島上的凝灰岩堪稱完美的雕刻材料,比玄武岩柔軟,卻比紅火山岩燼更具韌性和易於打磨。其次,大多波利尼西亞島嶼離其他島嶼只有數天航程,他們將大部分精力用在貿易,掠奪和殖民上,而復活節島遠離其他島嶼,貴族們只能通過建造石像這種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威望。再次,復活節島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無論是石像的運輸,還是全島的資源互補,均不難實現。最後,曾經的復活節島是一片豐饒之地,人口眾多,足以支撐這樣大型的工程。
那麼,復活節島是怎樣變成今天的不毛之地的呢?近年來的考古研究表明,人類抵達復活節島之前的數十萬年直到人類抵達的初期,該島是一座樹木叢生,物種豐富的熱帶島嶼。從島上池塘,沼澤的沉積物里提取出的花粉顆粒包括棕櫚樹(可做柴薪,棕櫚葉可以製作屋頂,籃子和風帆),麥珠子樹和大果杜英(可以製作獨木舟),豪豪樹(可以製作繩索);島上大量的貝冢內挖掘出海鳥,貝類,海豹甚至海豚的骨頭,其中,光是海鳥的種類就多達25種之多。可以想像,在島民自公元900年遠涉重洋抵達復活節島時,這是一座堪稱天堂的島嶼。島民一旦登陸,就開始大肆捕獵和捕撈,同時伐林闢地。人口迅速增加,進而建立起大型的社會體系。由於孤懸海外,各個酋長開始大量建造石像顯示權威,每個人都想建造比鄰居更大的石像,有的甚至在石像頭頂加上巨大的紅火山岩燼的石帽。增加的工程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建立一座石像需要數十到數百名工匠工作數月。島民通過開闢新的林地,山地,增加捕撈和捕獵來增加食物來源,大肆捕撈造成物種的滅絕。通過研究不同時期的貝冢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可食用鳥類骨頭的種類減少了,貝殼的體型越來越小,海豚和大型魚類漸漸的從島民的食譜中消失了…而樹木的滅絕原因則更多:為增加耕地而砍伐,巨木被製作獨木舟,隨島民遷徙至此的老鼠對棕櫚堅果的啃食,日常所需的柴薪和火花屍體的木材,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石像工程所需大量舟梯,木筏和繩索的消耗。
隨後的歷史進程則更加凄慘:林木減少導致土壤受風雨侵蝕,農作物減產,饑荒隨著降臨,在晚期的遺址內發現了人骨被敲開以吸食骨髓,這意味著人相食的慘劇。通過研究不同時期的房屋數量可以發現,在15世紀到17世紀,房屋數量到達頂峰,而到了18世紀,數量卻下降了七成之多,由此可見人口的銳減。
在豐饒的時期,酋長和祭司可以通過組織社會活動,建造石像以加強權威,控制民眾。但隨著形勢的惡化,內戰爆發了,島上大量出頭的黑曜石矛頭說明了全面戰爭的爆發,部分民眾在峭壁的洞穴內躲避戰亂。社會活動也從競相建造石像轉為推倒和摧毀對方的石像,島上大量倒伏和破碎的石像無聲的向我們訴說著這一切。
可能很多人想問:難道復活節島人認識不到樹木對於他們的重要性嗎,他們怎麼會愚蠢到全面摧毀他們的森林?考古學家給出了解釋:復活節島是一個生態極端脆弱的島嶼,它較其他波利尼西亞島嶼緯度較高,氣候相對寒冷且降雨較少導致植物生長緩慢;島上的火山灰較少,土地肥力較低;地勢平坦和遠離其他島嶼導致島民只能伐木耕作和建造石像。一旦到達崩潰的臨界點,生態就再也無法恢復了。
最後,相較於復活節島,地球很大,是一個極具生命力的生態系統。但相比島民最多數千人和他們使用的石制工具,現代社會的七十億人口,大量的機械和現代科技,對於生態的威脅是否更加嚴重呢?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