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藏友交流!如何從瓷器底足上看出年代痕迹?

藏友交流!如何從瓷器底足上看出年代痕迹?

鑒定瓷器的年代和真偽,要從細節著眼,小小的一個瓷器底足只要會分析,就能很輕易的避開假貨找到真品,例如瓷器底足上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紋及切削紋)、「跳刀痕」、「棕眼」、「火石紅」(窯紅)、「墊燒痕」、「米糊底」、「敲底」、「沾窯砂」等,都保留了古代燒制陶瓷時留下的年代信息。

「乳突」是指底足上隆起如乳房狀的凸起,元代的「乳突」最為明顯,明代早期的乳突也比較大,至永樂宣德年間,乳突變得細小,後來的弘治,正德乳突比較少見,不過到了嘉靖,萬曆年間有重新出現乳突,一直到崇禎末年才消失。所以,乳突是明代以及明代以前瓷器的特徵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時非常明顯,明初時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時底足內壁也有旋轉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間隆起一脊樑。而在明正德時底足處往往有放射狀的田螺紋。

棕眼,又稱針鼻孔,康熙時的瓷器底部釉層上有大小不一的棕眼,分布不均勻,無論大小都能從棕眼中明顯看到胎體,光緒民國以及現在的康熙仿製品,棕眼往往較大,並且很淺,看不到胎體。

火石紅俗稱窯紅,明代前期,因為胎土中的鐵含量比較高,加溫時露出胎土的部分會氧化成磚紅色或者羊肝色,明代民窯的削足出火石紅特別明顯。仿品的火石紅完全不同,大部分是用漿釉塗抹的,看上去非常輕浮,還有些偏黃。後期火石紅比較淡,不過宣德時仍能見到火石紅斑,直到清代早期尚能見到火石紅。

米糊底,明代以及明前的砂底大盤,由於胎中含鐵量高,在通風冷卻時會形成像米飯燒焦的片片印記。

「敲底」,道光時鈞紅,由於釉肥厚,流到底足處燒後與所墊物粘連一起,為使其分開。只好人工敲開,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儘管如此,由於年代較長,所敲處,胎色變深,且手感平滑。

「沾窯砂」,由於過去特定的燒窯工藝,往往盤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如磁州窯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明清時不少盤碗等瓷器足內也沾有窯砂。

上述各項古瓷底足的特點,都是判別古瓷和新仿瓷器的重要依據之一。當然隨著新仿者水平的不斷提高,新仿瓷器也能仿製刀痕,火石紅等,但如仔細辨別還是能有所區分。如新仿火石紅有的鐵紅染料塗上去的的,認真鑒別便可知真偽。古瓷鑒別包羅萬象,學問深奧,但若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恆抓住突破口,還是能夠做到逐步掌握並樂在其中的。

賣家須知

1、 有意向想在此平台展出藏品的可以與下面聯繫方式溝通。

2、有個別藏友需要單獨100家媒體推薦以及個人專刊的,需要註明。

(留下藏品信息,藏品圖片,藏主聯繫方式)

買家需知

1、買家可直接與藏品的持有人聯繫。

或與本平台客服聯繫。

2.凡是在此平台徵選購買的藏品,日後再出手時,可免費進行轉讓信息發布,助您一臂之力。

聯繫我們

特別註明:

本公司不上門 不收購 走正規交易流程才聯繫!!!

徵集範圍:

加公眾號|藏品的價值

長 按 , 識 別 二 維 碼,加 關 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品的價值 的精彩文章:

TAG:藏品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