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69講:極數通變,天地化成

第69講:極數通變,天地化成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極數通變,天地化成

我們再來看下面一段,「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在過去有一些爭論,不同的學派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理解。那麼從象數學派,也就是數術家來說,他們認為「參伍」就是三五,具體的就是指一個卦象中的第三爻和第五爻。第三爻位於下卦之上,是下卦最上面一爻,從爻位來說,它很快就會進入到上卦,從下到上,從內到外,從前到後,它有一個提升和飛躍,這就是三爻變。那麼第五爻呢,它是上卦居中,從整個卦象上來說,處在全卦的決定性位置上。我們前面也說過,在易卦裡面,第二爻和第五爻是最重要的兩個位置,它們分處於上下卦之中位,但是從整體上看,第五爻更重要,正所謂「九五之尊」嘛,是最重要的。但是第五爻它很快就要上升到第六爻,整個卦象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是三變和五變,所以從數術學來說,一般認為「參伍以變」就是「三五以變」,三變,即從下卦變到上卦;五變,則意味著全卦會發生根本變化。

那麼,我們按本光法師的方山易來說,他認為上面的說法是數術家對這句話的附會,另外,他也不看重這些數術,認為從理上來說,能說得更清楚一些。他認為「參」就是參加的參,「伍」就是隊伍的伍。如果按數術學派說的是「三五以變」,那為什麼不直接寫成「三五以變」,而非要寫成異體字「參伍」呢?所以這個「參」就是參加、加入進去,或者說參考、參入。從卦爻的結合來說,陰陽異性就相參,比如說乾卦,六根陽爻,參進去一個陰爻,比如參入六二,乾卦就變成了同人卦。那麼「伍」呢?就是隊伍,同性為伍,同樣是陽爻,或者同樣是陰爻,就為「伍」。那麼「參伍以變」,就是說整個《易經》,就是通過陰陽相參,或者是陰爻、陽爻為伍,就是這兩種方式,然後就變化出了《易經》各卦。

從對「參伍以變」的解釋上來看,我覺得本光法師的說法更準確,更合理,他沒有糾結在某個具體的細節上,像前面的把「參伍」說成是「三五」,將其定位在具體一卦的第三爻和第五爻上面,胸量上看就小氣了。而從前後文的銜接上看,「三五以變」感覺也有些莫名其妙。單從爻位變化的角度上說得通,但是從整體上說就有點怪怪的了。所以在這裡,應以本光法師所講的為主。

「錯綜其數」,錯綜,我以前在講錯綜互卦的時候已經具體講過,什麼是錯卦?陰陽相錯,比如乾的錯卦就是坤卦,一根陽爻的錯爻就是陰爻,反之亦然。那麼綜,指的是綜合來看,一般從六爻順序的角度而言,有因就有果,比如我們說下卦為因上卦為果,而綜卦則反起來,是從上往下看。這裡就不多說了。

這一段主要講的是「天下至變」。從「參伍以變」到「錯綜其數」的這種變化,如果能夠「通其變」,那麼最後所形成的結果就是「遂成天地之文」。什麼是天地之文?實際上就是指的我們人類文明的方方面面。所謂文化,就是文而化之,在人類出現以前沒有所謂的文明嘛,沒有所謂的文化嘛。「天地之文」就是指的天地之間所有的人類文明,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自然科學等所有的領域,這些都稱之為「天地之文」。只有「通其變」,通達了「參伍以變」、「錯綜其數」的道理以後,通達了整個易理的變化以後,那麼就能夠成就、建立人類文明的方方面面,才能夠確立、定義、命名世間萬象。

總之,這一段是對「易道至變」的讚詞,說易道真正達到了任何學問都不能企及的地步,因此它是至變,是一切變化之極。

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

下面「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前面談了至精、至變,這裡是談至神。對於這一句,大家一定要非常認真地對待,因為歷來講《易經》的精神,這是被引用得最多的名句之一。

先白話翻譯一下:易這個東西,就是無思,不需要我們的言語思維;無為,它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我們人為去造作的一個什麼東西;寂然不動,寂是寂靜,然就是本來的樣子,天地萬物雖然都在變化,但是易這個東西在中間是沒有變化的,是永遠處在寂靜本然的狀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我們通過對易道的感應,從而可以通達天地萬物的道理。這一段文字翻譯起來還是比較簡單,但是怎麼理解呢?實際上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儒、釋、道的核心精神,就在這幾句裡面。

《道德經》開篇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說的就是「無思」、「無為」嘛!說的就是這個東西。佛教也是如此,《心經》中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還有「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等等,也還是說的這個東西。在《六祖壇經》裡面,六祖慧能大師在五祖黃梅大師那裡得了衣缽以後,一路逃跑。後被慧明追到,慧明說他不是為了奪衣缽而來,而是為求法而來,請六祖現身為他說法。六祖就說:「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六祖說這個時侯你不要去想善,也不要去想惡,就是處於無思無為的這種狀態,然後你再回光一照:哪個是你慧明的本來面目?六祖講的同樣是這個東西啊。還有《金剛經》裡面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所有聖人賢人,用的都是無為法,只不過有水平的高低,對無為法體證的深淺不同,就有了聖人賢人之間的差別,但是,總之都要走到無為法這個道路上來,你才能成聖成賢。這不還是在講這個東西嘛!

「易無思也,無為也,感而遂通天下」,儒家也是如此講的。你看《中庸》開篇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之未發,就是你的思維念頭還未生起嘛,就處於「無思」的狀態,這就是中!發而皆中節,就是「感而遂通天下」嘛,發就是感應,中節就是通天下,就是通達了天下萬物的這個道理。

我們上面把儒、釋、道的經典都引用了一番,所以從這一句裡面,的確能夠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它需要我們反覆咀嚼,反覆體會,什麼是無思?什麼是無為?什麼是寂然不動?從做學問的角度來說,可以把儒釋道的經典拚命地往上堆,還可以堆出很多東西來,處處都在說這個。對我們來說,做學問的方式固然可以引經據典,但最關鍵的,還是要從我們精神內部,從我們自己的身心性命,按禪宗的說法就是從「最親切處」,從自己最要命的地方去體會這個「無思」,體會這個「無為」,體會這個「寂然不動」。

波師兄今天在這裡說了半天話,大腦里的念頭不知跑出了多少個,思維也不知轉了多少個圈子。但是,我心裡頭明白,這裡面有個東西它是一動也沒有動的,我腦袋裡冒出的所有念頭,我說出來的所有話,都是從這個無思、無為、寂然不動的地方生髮出來的!

我們要這樣子去體會才行。平常我們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再忙碌,念頭分分秒秒都沒有消停過,但是在我們的精神裡面,有一個東西是一動都沒有動的。如果你體會到了,把它確定下來了,牢牢地把它抓住了,你就真正找到了無思無為、寂然不動的感覺。這個時候只要一口咬定,一腳踏實,那麼就能「感而遂通天下」,一切問題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如果你真把得定,那波師兄今天在這裡東說西說,廢話連篇,對你而言根本就用不著聽了。

所以作者在下面就發出了感嘆:「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太神奇了!什麼東西能這麼神奇?什麼東西會如此神妙?禪宗里講「說似一物即不中」,這個東西你說得出來嗎?隨便你怎麼說,只要是用語言說出來的,都沒對。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東西包括我們的語言,都是從它那裡產生的。你說的一切都只是它產生的一個結果而已,絕不是它本身。禪宗的「參話頭」,就是要參到這個話的「頭」上去,參到根本上去,要參到產生這個話頭的地方去。這一句是整個《繫辭》重點中的重點,大家好好體會,一定會有莫大的受用。

探索易道的態度

再看下面「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正是因為易道有那麼至精,有那麼至變,有那麼至神,所以聖人才會極深地去研究它最微妙的地方。所謂「『深』者精之藏;『幾』者變之微有」,面對自己的精神內部,面對各種各樣的變化現象,你只有從最深的地方去挖掘它,去研究它,這個時候你才能掌握它的幾變。幾,變化的最初之處,剛剛要起變化的苗頭之處,這個時候你能把握住它,你能夠預測到由於這個初機變化最後會產生的結果。到了這個火候,你就可以說自己在易道的修養上是到家了。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古代的聖人面對易道,是以一種非常精誠的態度去研究,去探索。

「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嘛!當然就能夠「通天下之志」,就能夠明晰,就能夠通達,就能夠透徹天地之間、世道人心的種種情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正是因為能夠研究到事物變化的最細微的地方,所以才能夠順勢而為,成就天下的大事,成就一番社會人間的聖賢事業。

「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實際上有了前面那幾句,這句顯得有一點點多餘了,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所以本光法師說此語欠妥。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易道的變化,也不是所謂的快慢、疾速就能概括它。尤其是我們把易道應用到社會人事當中,我們行為處事的時候,就更是如此了。有些事情、有的時候可以速戰速決,但是更多的時候,需要我們能夠持久,有一種持久、恆定、穩紮穩打的功夫,有一種恆久的忍耐。基督教裡面不就說了嗎,什麼是神?「神就是愛,愛就是持久忍耐」。《金剛經》裡面也講「忍辱波羅密」,都是要你能忍,要有耐心。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寫的《論持久戰》,類似打日本鬼子這些事情,還是要持久才行,並不是單純一味的快就是好。

這是從疾速而言。當然從體究心性的角度而言,從我們心性妙用的角度而言,這個「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有它的道理。

禪宗裡面有個公案,說「趙州八十尤行腳」,趙州和尚都到了八十歲,還在到處行腳,還沒有停下來。有一次走到投子和尚那裡,一見面就給投子和尚一個下馬威,問道:「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意思是你投子和尚是一個很著名的大禪師,是個「大死底人」。那麼,你得道了以後,是怎麼一種狀態?禪宗有個說法叫「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蘇,欺君不得」。當你參禪參到沒日沒夜、身心性命都棄之不顧的時候,那就是「大死底人」。這時候突然一下開悟了,這個時候是一個什麼境界?什麼狀況啊?投子和尚就回答道:「不許夜行,投明須到」。你在自家屋子裡,第二天早晨要你出現在另外一個地方,一般情況下你得馬上出發才行吧。但是投子和尚說了,不許你連夜趕路,但第二天早上你必須到達那個地方!這是怎麼回事?你一個禪師就興張嘴亂說啊?太不講道理了吧!

但是,人家投子和尚還真是有道理。道理就在《繫辭》里,就是這一句「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人家說的就是這種感覺!所以,趙州和尚雖然了得,也只得回他一句:「我早侯白,伊更侯黑!」這句話在過去有很多解釋,有的說我本來是個白猴子,你卻是一個黑猴子。也有的說本來我就是黑吃黑的人物,沒想到你比我還黑!總之,這是趙州在讚揚投子和尚,意思是我就夠不講理了,結果你比我還不講理。

那麼,大家可以借這個公案體會一下,什麼是「不許夜行,投明須到」?什麼是「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實際上,我們每時每刻都處在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的狀態嘛!不過,大家在對心體的體會上,確實是需要下一番功夫認真探究才行。

從這一段里,我們就可以看出易道和禪道、老莊之道,真正都是非常合拍的,它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總根源。後來的人們把它拿去搞看相算命,那確實是小道小術,大炮打蚊子,可惜了。不過話又說回來,易道本身是那麼寬廣深厚,無論什麼東西都可以往裡面裝,一切東西也都可以裝進去,所以裝進去一些小道小術,也無妨了。

「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易道能夠和聖人之道那麼相合,就是因為前面所講的這些東西,總結一下,就是至精、至變、至神,還有就是聖人極深而研幾,要不斷地深入,不斷地研究,不斷地加以探索。

誦讀錄音由【弘範文化】提供

知行合一 從容中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范學苑 的精彩文章:

TAG:弘范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