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真相
寫粟裕研究文章,免不了臧否人物,這很無奈,也有點痛苦。但可以把握住一條底線:講事實,絕不走極端。
粟裕:淮海戰役第一功臣和主要指揮者
看了1月14日發表於《人民日報》第15版某教授所寫的《鄧小平傳》讀後感。文中稱「毛澤東和黨中央把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歷史重任交給鄧小平,把領導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兩個野戰軍組織實施淮海戰役的歷史重任交給鄧小平」。
若干年前,鄧小平挾軍委主席之威,稱「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這不禁使人想起僅僅存詩兩首的唐人張若虛,他的《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後人推崇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如果斯大林同志激動萬分地稱為「奇蹟」的淮海戰役,確實是鄧小平指揮的,那麼,對於此前並無任何顯赫戰績的鄧政委而言,淮海一役,無疑也是他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他也將因此而竟為軍事大家,足以笑傲江湖了。
該教授作為官方主流學者,往鄧臉上貼金,事屬正常,因為畢竟不能說他這一結論毫無根據:挺進大別山時中野司令雖是劉帥,但鄧到底也是政委,只不過他們帶進去12.4萬人,卻只帶出來5.8萬人;淮海戰役雖是粟裕圓滿履行了「主要指揮之責」,「立了第一功」,但鄧任中野政委的同時,到底也做過一個多月的「總前委書記」。
不過,毛澤東設立「淮海戰役總前委」6天後,黃百韜兵團12萬大軍即被粟裕徹底圍殲,淮海戰役第一階段遂告結束;接到軍委應粟裕提議「請陳鄧統一指揮」該戰役的電令後,陳鄧回復毛:「惟因通訊工具太弱,故請軍委對粟譚多直接指揮」,我們甘當綠葉,敲敲邊鼓,作戰役配合,硬骨頭讓粟的華野去啃吧,噎著了可別怪我們。
總前委成立後,僅於12月17——18日開過一次會議。因華野統帥粟裕軍務繁忙,中野劉陳鄧三位大佬只好屈尊,前往華野司令部駐地蔡凹與會。其時杜聿明部已是粟裕的瓮中之鱉,無須多慮,因此,會議著重討論了未來的渡江作戰計劃和部隊整編問題,決定由粟裕、張震起草渡江作戰計劃。會後,劉陳北上西柏坡,鄧小平西歸中野。
戰役期間,軍委、華野、中野之間現已披露的文電資料顯示,華野、中野各自發給軍委和毛澤東的電報,均署野司領導姓氏,未有「總前委」的落款,並都同時發給對方;中野文電多談中野問題,倒是粟裕個人給軍委及毛澤東的5份文電,事關淮海戰役全局;軍委發給中野的電報,必同時發給華野,同樣,發給華野的電報,也同時發給中野。由此可知,兩野戰軍都是直接向軍委和毛澤東負責,似乎「總前委」只是一個有其名而無其實的指揮機構。
圍殲黃維時,中野領導先是知己不知彼,不了解黃維固守待援的堅強意志,不了解該兵團可以比肩國軍王牌的戰鬥力,因而,為局部表面現象所惑,對戰鬥進程作了過於樂觀的估計,甚至一度想讓粟裕派出的援軍折返;後來戰鬥激烈,進攻被敵人的強大火力所阻,運動戰變成了攻堅戰,戰局進展緩慢,可中野領導還不知換招,仍擬採取彭德懷式的猛打猛衝,所幸12月1日,兩野戰軍電話接通,陳毅求教破敵之法時,粟告以「近迫作業」,始扭轉頹勢;戰局仍處僵持狀態時,粟敏銳地從大局著眼,於12月10日再次主動提出加派3個縱隊並炮兵一部增援,遂於15日徹底結束戰鬥,俘黃維,殲敵10餘萬人。此役,華野有5個縱隊並炮縱大部參戰,否則,中野再怎麼「瘦狗拉硬屎」,也成不了事。
此前的9月24日,在濟南戰役的硝煙中發給毛澤東的絕密電報里,粟裕提出了自己深思熟慮、慎重權衡並註定載入史冊的重大建議:「進行淮海戰役」——粟裕是淮海戰役的構思者、提議者和命名者。
一個半月後,即11月8日辰時,伴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粟裕「抑留敵人於徐州及其周圍,爾後分別削弱與逐漸殲滅之」的戰略決戰構想,又化作了飛往西柏坡的無形電波。這就是著名的齊辰電,至此,攻佔兩淮、海州、高寶的「小淮海」,最終發展為一戰定乾坤的淮海決戰。戰前、戰中,粟裕以其豐富的戰略戰役戰鬥經驗,綜觀全國戰略態勢,分析戰場形勢,根據瞬息萬變的戰情,提出了許多富有傑出創意的真知灼見,為軍委和毛澤東的正確決策,提供了來自實踐和思想深處的可靠依據,為淮海戰役輝煌戰績的取得,作出了無人可與比肩的偉大貢獻。
國軍方面,徐州「剿總」司令劉峙無能,實際指揮是國軍的「救火隊長」、在東北逼得林彪千里大撤退並打算轉入游擊戰的杜聿明,時任徐州「剿總」副司令兼前指主任,因此,從指揮這個角度說,一戰定江山的淮海戰役,實際上是國共雙方副手之間的智慧對決:杜聿明對陣粟裕。至於較量結果,正如該戰役的漏網之魚、國軍名將胡璉去世前的感慨:土木不及一粟!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實事求是地講,在從「小淮海」發展為「淮海決戰」的運籌過程中,連毛澤東都顯得較為被動,有時竟跟不上粟裕的節拍,但毛澤東到底是千古一人,眼光如炬,最終及時理解並支持了粟裕的所有重大建議,從而提前終結了蔣家王朝的統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