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太一」探究《呂氏春秋》中的天人感應思想
天人感應原指人與萬物相互感應,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和天地萬物渾為一體,但由於人可以通靈天的意志而逐漸與自然相區別,在歷史的發展洪流中這一思想逐漸被歷代帝王所用,以來鞏固其自身統治。《呂氏春秋》的主編者呂不韋便企圖通過這一著作來為秦朝設計出一幅浩瀚的帝國統治藍圖,他極力宣揚君權天授和天人感應思想,以期在結束春秋戰國的格局混亂之後可以建立起一統的大秦帝國。見微知著,以書中頻繁出現的「天」、「太一」等字眼來探析書中的天人感應思想,可以探究出我國這一時期的天人之事和政治發展趨勢。
一、天人感應中「天」的自然屬性
天人感應思想作為中國古代的神學術語來源於《尚書·洪範》,最早零星地在先秦時期的一些古籍當中可以窺見,春秋時期盛行占卜之術則是其直接來源,諸子百家中的陰陽家使得天人感應思想漸趨系統化和理論化。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相聯繫,是一種宇宙論和方法論,也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受之影響,《呂氏春秋》身為一部百科全書型的著作也將這一思想納入其中,「天」與「人」的關係有天人合一與天人相分,《呂氏春秋》主張的是前者。
「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能養天之所生而勿攖之謂天子。天子之動也,以全天為故也」;「天道圜,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昌」;「始生人者天也,人無事焉。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天使人有惡,人弗得不辟。欲與惡所受於天也,人不得興焉,不可變,不可易」[張雙棣、張萬彬等譯:《呂氏春秋譯註》上[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11、84、126頁。]等書中語句無一不體現著「天人感應」這四個大字,當中「天」字出現的頻率非常之高。
《國語·周語》中有記載「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春秋)左丘明,《國語》[M],《周語》篇,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書中從氣和陰陽入手來寫自然之「天」。王友三認為「殷商時期,人們稱呼至上神為帝、或上帝,而不稱呼『天』。到了周朝,『天』具有至上神的神格。周朝,有時也沿用上帝舊稱來表示至上神,但更多地是用『天』的神稱來表示至上神。」而《左傳·成公五年》中也記「嬰夢天使謂己『祭余,余福女。』使問諸士貞伯,貞伯曰:『不識也。』……祭之,之明日而亡」[(春秋)左丘明:《左傳》[M],《成公五年》篇,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以表周朝之「天」。可以看出古代的「天」是一個有人般意志的神,既有其自然的一面,亦會不停地監視人間,與《呂氏春秋》之「天」意義相通。
《呂氏春秋》中有十二紀,分別為《春紀》、《夏紀》、《秋紀》以及《冬紀》。它在「法天地」的基礎上進行編寫,以十二月令作為線索幾乎貫穿了全書的始末,根據四季物候的變化而演繹出四時之德,然後根據同類相通的原則,以人事相配,肯定了道家順應天意、順應自然的思想,在此之下提出了「太一」的概念。
書中的《大樂》篇記:「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陰陽變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萬物所出,造乎太一,化於陰陽。」[《呂氏春秋譯註》上,第125頁。]意為「太一」是萬物之本,世界萬物都是從「太一」中派生,並由陰陽二氣變化而成。然而關於何為「太一」這個問題,本篇中又寫道:「道也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謂之太一。」[同上書,第126頁。]故「道」是「太一」,「太一」是「精氣」。「太一」既是原始狀態的混沌之「氣」,又是無處不在卻能節制一切事物的「道」,萬物的本源是精氣,通過陰陽氣化與天地相互交融,在「道」的作用下得以生成[2]。
關於「太一」一詞,郭店楚簡本《老子》「有狀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太』」[丁四新:《郭店楚竹書校注》[M],甲本,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以為「太」;而《列子·天瑞第一》「一者,形變之始也」[葉蓓卿譯:《列子》[M],《天瑞》篇,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和《莊子·天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清)王先謙集解、方勇校點:《莊子》[M],《天下》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則以為「一」。
「太」和「一」二字連用為一詞最早見於《文子·自然》篇「天氣為魂,地氣為魄,反之玄妙,各處其宅,守之勿失,上通太一,太一之精,通合於天。」[王利器:《新編諸子集成:文子疏義》[M],《自然》篇,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後又有《禮記·禮運》篇「夫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楊天宇:《十三經譯註:禮記譯註》[M],《禮運》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淮南子·詮言訓》篇「洞同天地,渾沌為朴。未造而成萬物,謂之太一」和《淮南子·天文》篇「太微者,太一之庭也。紫宮者,太一之居也」[(西漢)劉安著、陳廣忠等人譯註:《淮南子譯註》[M],《詮言訓》、《天文》篇,上海:三聯書店,2014年。],以及郭店楚簡本的《太一·生水》篇「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等等。
由上可見,太一生水、生天,是道,是精氣,是神明,是星辰,是萬物之始初。玄妙虛無而又瑰麗深邃。其中精氣說與《呂氏春秋》同義,然「太一」為星辰及太一生水則與其有所偏異,諸多先秦之書賦予「太一」的內涵多種多樣,《呂氏春秋》可能只採一二,再與全書融會貫通。
朱熹曾說:「太極(即太一)只是一個氣,迤邐分做兩個氣,裡面動底是陽,靜底是陰,又分做五氣(即五行),又散為萬物。」[(宋)黎靖德著、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C],卷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老子的《道德經》中也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春秋)李聃著、黃朴民譯:《道德經》[M],第四十二章,長沙:嶽麓書社,2011年。],這種宇宙論不僅探討了天地萬物的成形過程,而且探討了天地萬物從無形到有形的生化過程,可以說完全繼承了荀子的宇宙論思想,「太一」這個名詞又多處見於《莊子》一書,因此有著明顯的儒家和道家特徵,這個概念亦綜合了儒道兩家宇宙論的理論宗旨。
「道」與「太一」具有同一性,它是天地萬物存在的本原,「太一」並不是對「道」本質含義的闡釋,而是對「道」特質的具體描述,萬物之形是由精氣凝聚而成,其功用性和特殊性也由精氣所決定。《呂氏春秋》認為,由「道」和「精氣」所產生出來的萬物在不停地運動,《觀表》篇之「天為高矣而日月星辰雲氣雨露未嘗休也。地為大矣而水泉草毛羽裸鱗未嘗息也」[《呂氏春秋譯註》下,第749頁。]便體現了這一點。而《圜道》篇之「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殺,殺乃藏,圜道也」[《呂氏春秋譯註》上,第85頁。]又體現了萬物是在循環重複的運動,「生於度量本於太一」,用心來感應萬物才能懂得世界的美好。
《呂氏春秋》順應自然的主張與荀子及黃老之學思想相結合,認為自然的發展變化有著一定的客觀規律,這無一不說明了天是有著本身的自然屬性的。
二、天人感應中「人」的主觀能動性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普遍聯繫的,而這種普遍聯繫體現在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與相互影響,故事物間的內在聯繫決定了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天人感應觀下自然界的運動是按照土勝水、木勝土、金勝木、火勝金、水勝火的規律展開,人類社會的發展亦受這個規律指引,朝代更替須與五行相符,這反映了陰陽家五德終始的歷史發展觀。人與萬物都是由天而生,天是世界的創造者,它能使世界變得井然有序,使人擁有德行,使萬物自然生長,並逐漸成為最具權威的神秘力量的代表。《呂氏春秋》博採眾家之長,恰當地引用了陰陽家的思想,書中表明先古帝王只要改朝換代上天必受感應並降祥瑞,可見人治與天是互動的。
《洪範》「肅,時寒若」和「乂,時暘若」[樊東譯註:《尚書譯註》[M],《洪範》篇,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是天人感應思想的萌芽,意為君主施政態度能夠影響到天氣的變化,而天人感應中的「人」也特指封建王朝的專制統治者。
君主一般自稱為天子,原因就在於認為其是天的子嗣後代,只有他可與天進行溝通,並能向天下之民轉達天的旨意,百姓需按這個旨意做事,以此達到君主無上的至尊地位,百姓歸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這便是為何歷代君主主張天人感應思想的關鍵緣由所在。
「財非其類以養其親,夫是之謂天養;順其類者謂之福,逆其類者謂之禍,夫是之謂天政。」[(戰國)荀況、安小蘭譯註:《荀子》[M],《天倫》篇,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荀子曾如是說道,君主要定期向天祭祀,禱告和祈求來年五穀豐登,效法天道,國家方能愈加繁榮昌盛,因而秦代用水德來統治天下,並強調天的絕對權威。
《呂氏春秋》認為黃帝等古代帝王便是法天的典型,《應同》篇記載黃帝時上天顯示出大蚯蚓、大螻蛄表示土氣旺盛,故當時服色崇尚黃色,夏禹時上天顯示出草木秋冬時節不凋零的景象,故夏朝的服色崇尚青色。
周代亦是。自其建立,周朝統治者因欲證明朝代更替這種政治變化的合法性,提出了「天命無常,惟德是輔」的說法。商王無德而周王有德,故天改讓周王做其子,並賦予其統領世人的能力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程俊英:《詩經譯註》[M],《北山》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詩經·北山》)權勢之大,唯天之下。這種觀念將德與天直接聯繫了起來,效法天地,以德來論天。
由於諸子將天神秘化,統治階級更是趁機藉此來將王權不斷神化,以「法天地」作為依據來施政理民,可以說把順應自然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亦把其自身的主動性和特權使用和發揮到了極致。因此,無論《呂氏春秋》如何闡釋天的偉大與無上,最終的落腳點都會強調身為人的我們應當怎樣去做,雖表面重天,實質上卻是在為人去尋求最為適當的生存方法,它教導君主如何去法天地,進而引到怎樣處理好君與臣以及君與民之間的關係。
《呂氏春秋》繼承了老莊的無為思想,主張虛靜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且將之用於君主的政治理念當中,認為「君也者,處虛素服而無事,故能使眾智也。智反無能,故能使眾能也。能執無為,故能使眾為也。無智無能無為,此君之所執也。」[《呂氏春秋譯註》下,第888頁。]在君臣關係上力求君無為而臣有為,在《君守》篇中就說道:「大聖無事,而千官盡能。此乃謂不教之教,無言之詔。」[同上書,第551頁。]此外,君主需重視和提拔賢能之人作為臣子以為君主服務,才能真正做到臣有為。
同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主要鞏固自身統治,使百姓誠信順服,則需要正確地處理君民關係。君主的施政態度能夠影響到天氣的變化,若愛民民就會敬仰君主,天亦能感應得到,以民為本,民意即為天意,天對君,君對民,民對天,這是一個因果循環的邏輯關係。
《應同》篇說「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同上書,第349頁。],當天給不肖的君主顯示出異相時只是先給其以警告,若不思悔改則有災禍降臨,若能及時悔改上天就會憐憫君主並給其以機會進行思進和改正。而這種機會屬於天命而非認為,對君主而言重要性可想而知,若不能適時把握住機會就會遭受天罰。同《詩經》中的諸多詩句所反映出的思想一致。如《節南山》中「天方薦瘥,喪亂弘多」、「天子是毗,俾民不迷」等句諷刺周王用太師尹氏以致天下大亂,為政不善使得天怒人怨、禍亂迭起。又如《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天之杌我,如不我克」揭露當時政治腐朽、統治者殘暴致周王朝的滅亡。以及《雨無正》「如何昊天,辟言不信」、「胡不相畏,不畏於天?」[《詩經譯註》,《節南山》、《正月》、《雨無正》篇。]暗指周幽王昏庸,不畏天而使其氣數將盡。此外,《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周敬王認為王朝之亂在於「天降禍於周,俾我兄弟並有亂心」[《左傳》,《昭公三十二年》篇。]的緣故亦可為證,故天人之聯繫是神秘而又貼合的。
由《呂氏春秋》關於天人相感思想的論述當中,其實可以看出《呂氏春秋》十分強調君主的德行,亦賦予給了「天」一種憐憫、慈愛的人性化藝術形象,這和書中強調德政的政治主張是相契合和一致的。
三、天人感應思想對後世的影響
《呂氏春秋》中體現的天人感應思想對往後朝代歷史的發展可謂功不可沒,作用之大、影響之深可見一斑。它把握住了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代特點,包羅萬象,並將諸子百家思想融會貫通,相互補充,互為利用,逐漸使天人感應思想趨於綜合一致,以此達到秦大一統的政治目的。可惜的是秦始皇並沒有接受書中的主張,徒用其表意,未達其實質,導致了最終二世而亡的悲慘結局。
一直到了西漢之時,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繼承了這一思想,且使天人感應日益臻於成熟,慢慢流行於漢代有關天人關係的神秘主義思潮之中。「在董仲舒以前,漢初思想,大概上是傳承先秦思想的格局,不易舉出它作為『漢代思想』的特性。漢代思想的特性,是由董仲舒塑造的。」[徐復觀:《兩漢思想史》[M],第2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董仲舒認為,天人能夠相通並且相互感應,天可以干預人事,人可以感應上天,天子違背天意便會天現災異,反之如若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則會天降祥瑞以示鼓勵。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包含自然災害與統治者的錯誤有因果聯繫以及人的道德行為可以引起氣的變化而相互感應這兩個方面,提出了「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和「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而天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一也」[(漢)董仲舒撰、(清)蘇輿注、鍾哲校點:《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的觀點。他把天視作為萬能的神,用天人感應思想來限制君權,亦給君主的專制權力提供了充分的理論根據。歸根結底,其思想還是為統治者服務的,主要目的在於維護君主專制的合法性,在神化皇權的同時亦利用天威對皇權予以限制,以實現中央集權的一統。與秦始皇不同的是,漢武帝能夠正確看待天人感應,在董仲舒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逐漸強化了以皇權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對內統一思想,迅速發展經濟,對外則擊敗匈奴,平定了百越,實現了漢朝的空前統一。此亦是董仲舒備受重用並能將儒家思想轉化為主流的重要原因。
董仲舒雖然並不是天人感應思想的創造者,但他卻是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和重要代表人物。他將天人感應與神學相融合,將其推向了發展的巔峰,源於現實社會也應用於現實社會,具有唯心主義的神秘色彩,恢復了儒學地位且使其在中國流傳至今,孔子學院花開遍地。
在漢代天人感應思想逐漸佔據統治地位,人們也承認了君主政治中的得失可導致災異,讖緯學的泛濫使得天人感應說更加盛行,兩漢統治者在頒布法令之時也會考慮順四時和合五德,這種做法成為後世朝代的典範。往後越來越多的思想家利用天人感應作為推行其政治理論的尖利工具。然而,這一思想雖有自身積極的促進作用,無可否認的是它歪曲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基本上起著消極的阻礙作用,因而今天的我們還需辯證客觀地看待天人感應思想。
TAG:博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