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遊客赴歐洲旅遊的特點、趨勢及問題

中國遊客赴歐洲旅遊的特點、趨勢及問題

法國總統馬克龍本月初訪華首站選在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2018年「中國-歐盟旅遊年」19日的開幕活動則選擇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另一重鎮——義大利水城威尼斯舉行。

作為中國人熟知的馬可·波羅的故鄉,威尼斯與中國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參加旅遊年開幕活動的人們,體會著「中歐兩大古老文明之間跨越時空的交流」。而記者也總結了當下中國遊客赴歐旅遊的一些特點、趨勢和問題。

首先,冷門旅遊目的地受青睞。據了解,中歐旅遊年的一大重點是向中國遊客推介非知名的歐洲旅遊景點。「這將給我們帶來黃金機遇!」比利時瓦隆大區旅遊局海外市場經理安德烈女士難掩興奮之情。

法國是旅遊熱點國家,但遊客通常只去巴黎以及法國南部地區旅遊。「為了提高競爭力,我們將與盧森堡大公國和法國東北部的香檳地區聯袂進行旅遊推廣,推出主題旅遊。」安德烈說。此外,瓦隆旅遊局還打算與法國科西嘉島和義大利共同策劃「拿破崙主題游」,位於瓦隆大區的滑鐵盧是這一路線的重要一站。

業內人士觀察到,越來越多中國赴歐遊客更傾向於自由行,而非傳統的跟團游,喜歡「淡季出行、探訪較不知名的景點、與當地文化互動、通過在線旅行社訂票」,而且「出手大方」。

其次,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助推旅遊熱潮。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中歐數字協會主席甘巴爾代拉表示,現在越來越多遊客通過在線旅行網站來訂酒店、機票、景區門票等,而網站通過對遊客的喜好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向其推薦新的旅遊目的地,這將產生最有針對性的旅遊營銷。

在人工智慧方面,甘巴爾代拉以保險公司舉例說,假設有遊客在海外開車時遭遇車禍,他只需要拍張車輛受損情況的照片發給保險公司的人工智慧設備,「10秒鐘,設備就能算出車輛定損等情況,免去遊客的很多麻煩,節約寶貴時間」。

「中國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方面已經走在前列。中國的科技公司可以與歐洲的旅遊企業進行這樣的合作。這是雙贏的合作。」甘巴爾代拉說。

第三,簽證政策仍是瓶頸。目前,中國公民持旅遊簽證進入申根區,最多能停留3個月,再次入境需要重新申請簽證。設在德國漢堡的中國出境游研究所主任阿爾特教授說,歐盟對華申根簽證政策已顯得落伍,成為推進赴歐旅遊的最大瓶頸。

據介紹,旅遊業是歐盟第三大產業,占歐盟國家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0%,創造近2500萬個就業崗位。過去10年,中國遊客赴歐旅遊人數迅猛增長,對歐洲旅遊市場極為關鍵。目前,中國每年出境遊人次過億,但赴歐旅遊人次只有數百萬,仍有巨大潛力可以挖掘。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透露,目前中歐雙方已開始就更大範圍便利人員往來協定進行商談,旨在為普通護照持有者提供簽證便利化安排,「對於希望領略對方秀麗風景和燦爛文明的中歐遊客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此外,中國遊客形象大大改善。據歐洲旅遊委員會執行董事愛德華多·桑坦德觀察,中國遊客曾經備受詬病的不文明舉止,如大聲喧嘩、亂扔垃圾等,已經大為改善。「可能會有個別中國遊客表現不佳,但這是例外,我們知道也有一些西方遊客在中國表現不當。」他說。

2018年伊始,中歐交流的兩大盛事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文化,這反映出中歐雙方對加強「民心相親」具有高度共識。在桑坦德看來,如今每位中國遊客都是中國的「大使」,也是「民心相親」的實踐者。

(鄭江華 王子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航天科工「新王牌」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