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將烏梅丸擴而用之於「厥陰肝經雜病」,屢屢獲效

將烏梅丸擴而用之於「厥陰肝經雜病」,屢屢獲效

早上讀文章,晚上看評論。

中醫書友會第158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看看作者如何將烏梅丸用活,治療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潰瘍)、眩暈(美尼爾綜合征)、胃脘痛(十二脂腸球部潰瘍合併憩室)、厥陰中風(持續低熱)等證,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編輯/閆奇峰)

烏梅丸的臨床應用

作者/龔志賢

烏梅丸乃仲景《傷寒論》厥陰篇之主方。原主治「蛔厥」、「久痢」。夫厥陰者,內寄相火,陰中有陽,其為病,每厥熱相兼,寒熱錯雜。同時肝為風木之臟,開竅於目,風木之為病易出現眩暈、目疾等疾病,影響中土則出現蛔厥、腹痛、下痢之證。

余曾用此方治療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潰瘍)、眩暈(美尼爾綜合征)、胃脘痛(十二脂腸球部潰瘍合併憩室)、厥陰中風(持續低熱)等證,取得了令人滿意之效果。

本篇就烏梅丸治療上述病症介紹如下(眩暈之證已在眩暈證治中介紹,久痢已在「幾種慢性炎症性疾患的證治要點」中介紹,故不重述。

仲景《傷寒論》以六經論治,各有主方,太陽有麻黃、桂枝,陽明有白虎、承氣,少陽有柴胡,太陰有理中,少陰有四逆,獨厥陰厥。柯韻伯《傷寒來蘇集·烏梅丸證》曰:「看厥陰諸證,與本方相符,下之痢不止,與又主久痢句合,則烏梅丸為厥陰主方,非只為蚘厥之劑矣。」柯氏此論,不無見地。

夫厥陰者,陰之極也,兩陰交儘是為厥陰,厥陰為陰盡陽生之臟,邪客其經,從陰化寒,從陽化熱,故其為病,陰陽錯雜,寒熱混淆。厥陰在臟為肝,其氣應春而屬木,本寒而標火。厥陰之治,既不從標,又不從本,而從中治,寒熱並用,補瀉兼施,故用烏梅丸較為恰當。

方中烏梅、細辛瀉肝經之邪;黃連、黃柏瀉君相之火;肉桂、乾薑、附子溫補脾腎之陽;參歸補益氣血,酸甘苦辛、溫清補瀉之葯合而用之,正中其病所,故有效也。

余在臨床中每引伸烏梅丸之旨意,擴而用之於厥陰肝經之雜病,屢屢獲效。

1.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潰瘍)

花翳白陷是黑睛生翳,形如花狀,色白而中間凹陷,是一種最易反覆發作難以治療的急慢性眼病。

本病是因外感風邪,內因肝肺火盛,風熱相搏,上攻於目所致。

《審視瑤函》雲:「凝脂四邊起,膏傷目壞矣,風輪變白膏,低陷如半粃,總是見瞳神,也知難料理。」又雲:「此症因火爍絡內膏液蒸傷,凝脂從四圍起而慢神珠,故風輪皆白或微黃色。……其輪白之際,四周生翳,……只是四圍皆起,中間低陷,此金克木之禍也。……亦有上下生起,名順逆障,此症乃火上郁逼之禍也。亦有不從沿際起,只自凝脂色黃,或不黃,初小後大,其細條如翳,或細顆如星,四散而生,後終長大,牽連混合而害目。此是木火之禍也。

以上三者,必有所滯,治當尋其源,濬其流。……若病慢及瞳神,不甚厚重者,速救,可以挽回……」

【臨床癥狀】目力減退,視物模糊,或目中刺痛,頭昏額痛,心煩失眠,口乾口苦,納谷不馨,大便溏稀,脈象弦細而數,尺候不足,舌尖色紅,或舌有瘀斑,舌苔白膩。

【病因病機】因外感風熱,郁而化火,損傷肝脾之陰。肝為風木之臟,上開竅於目,五行屬火,肝經之為病,則目不能視,肝火上炎則目中刺痛,頭昏額痛,心煩失眠,口乾口苦;肝木橫克脾土,故納谷不馨,大便溏稀;肝木偏旺則腎水不足,水不涵木,故脈象弦細而數,尺候不足;舌尖色紅為陰虛火旺之象;久病則絡脈不通,故舌有瘀斑;苔白膩為中陽虛寒,食滯不化之徵。

【治則】瀉肝膽之火,溫脾腎之陽。

【方葯】烏梅丸加味

【病案】秦XX,男,32歲,幹部。1960年4月診治。

患者目力減退,視物模糊三年,伴目中刺痛,頭昏額痛,心煩失眠,口乾口苦,納谷不馨,大便溏稀,經北京XX醫院診斷為「慢性角膜炎、角膜潰瘍」。因中西藥治療無效而求余診治。視其烏珠混濁,且有雲翳,細如星點,或如碎米,或如蘿葡花、魚鱗之狀,中間低陷而色白,間見微黃。查其脈弦細而數,尺候不足,舌尖色紅,舌有瘀斑,舌苔白膩。余診斷為眼病之「花翳白陷」也。

初予養陰清熱,退翳明目之劑,服十餘帖,不效。吾細思之,病在烏珠,為風輪之疾,內與厥陰肝經相應,且證寒熱錯雜,遂投以烏梅丸加味治之。處方:烏梅12克(去核)、黃連6克、炒黃柏6克、當歸9克、党參12克、乾薑6克、桂枝6克、炒川椒6克、細辛3克、制附片12克(先煎一小時)水煎服。

服五劑,口乾口苦,心煩,納差之證有所減,以其舌有瘀斑,復於上方增入三棱6克、莪術6克、炮穿山甲9克,以活血祛瘀,潰堅破結。五劑後,目痛減輕,視力稍增,他證亦有所好轉,細察其目,烏珠之雲翳有消散之勢。又進五劑,視物清晰,雲翳消散。再守原方十劑,多年痼疾,竟獲痊癒。

【按】花翳白陷,病在烏珠,按五輪分野,內屬於肝。本病初起因於肝經風熱,繼則郁而化火,郁於肝膽;進而火熱傷陰,常用疏散風熱,清瀉肝火,養陰清熱之法。此病為久病傷及陰陽,肝血瘀阻,遂生雲翳,為寒熱錯雜之證,故用烏梅丸加活血潰堅之品治之可獲著效也。

1962年墊江縣某廠工人葉XX,重慶XX醫院婦產科醫師李XX,均患慢性角膜炎,角膜潰瘍多年,經多方治療無效,余視其病況與前例同,遂投上方,服二、三十劑而愈。嗣後,又連續用此方治療十餘劑,均獲滿意效果。

2.胃脘痛(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合併憩室)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疼痛。古人稱為「心痛」、「心下痛」等。但與「真心痛」有別。《靈樞·厥病》篇說:「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故與胃脘痛截然不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合併憩室就屬胃院痛的範疇。

【臨床癥狀】脘腹疼痛反覆發作,飢餓則甚,喜溫喜按,噯氣呃逆,納谷不馨,輕度泛酸,好進軟食,大便溏稀,脈象細弦或細濡,舌苔薄白。

【病因病機】外感風寒之邪犯胃,或過食生冷,寒積於中,或勞倦過度,飲食不節,饑飽失常,過食肥甘,內生濕熱,或食滯不化,或情志不舒,郁怒傷肝,肝氣橫逆犯胃,損傷脾胃,致使氣機不暢,而發生脘腹疼痛,噯氣呃逆;久病必虛,故喜溫喜按;脾胃虛弱,故納少,大便溏稀;舌苔薄白,脈弦細為氣血不足,肝胃失調之象。

【治則】調和肝胃。

【方葯】烏梅丸加減

【病案】龔XX,男,62歲,工人。1973年2月診治。

患者脘腹疼痛十餘年,時發時止,疼痛多於飯前發生,喜溫喜按,伴噯氣泛酸,納差,大便時溏時秘。經x醫院上消化道鋇餐透視,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服用黃芪建中湯,癥狀時輕時重。月前於食後突然脘腹疼痛,噁心嘔吐,發熱惡寒,四肢厥冷,住XX人民醫院,經胃腸鋇餐攝片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並憩室(如黃豆大),欲施行手術。患者因年老體弱懼怕手術,遂求治於余。

診時見其面色蒼白,形體消瘦,語聲低微,上腹偏右作痛明顯,口苦而干,心煩失眠,形寒畏冷,短氣乏力,胃納不佳,脈弦細而弱,尺候不足,舌苔白膩。證屬肝胃不和,寒熱虛實並見,乃投以烏梅丸化裁治之。

處方:烏梅12克(去核)、黃連6克、黃芩12克、細辛3克、當歸9克、良姜9克、党參15克、肉桂6克、乾薑6克、制附片12克(先煎一小時)、澤蘭30克、三棱6克、莪術6克、炮穿山甲9克 水煎服。

五劑疼痛大減,泛酸消失,飲食增進,效不更方,守方服50劑,諸證消失。再去X院胃腸鋇餐複查,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及憩室均消失。數年來,納食正常,或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偶爾多食,仍有脘腹不適之感,但從未發生過劇烈的疼痛。

【按】此證為肝強胃弱,肝胃不和,寒熱夾雜之證。章虛谷曰:「木邪肆橫,中土必困,故以辛熱甘溫助脾胃之陽,而重用酸以平肝,佐以苦寒瀉火,因肝木中有相火故也。」投以烏梅丸加減甚為恰當。

方中烏梅味酸入肝,以養肝陰;黃連、黃芩清泄肝膽之熱;細辛、良姜、肉桂、乾薑、附片溫運脾陽;党參、當歸補其氣血,澤蘭葉、三棱、莪術、炮山甲活血祛瘀通絡;酸苦辛甘合而用之,可和胃補虛,以收扶土抑木之功,佐以活血通絡之品以祛其瘀滯。

3.厥陰中風(持續低熱)

仲景雲:「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傷寒論·辨厥陰病脈症並治》尤在涇注曰:「不浮,則(邪)著陰中,漫無出路,其愈正未可期,故曰不浮為未愈。」厥陰為陰盡陽生之臟,陽氣來複則熱,陰氣內盛則厥,故發熱、厥逆更迭為厥陰病特徵之一,與少陽病寒熱往來之證有別。

本病始於外感,經久不愈,以熱厥交替,定時發作為特徵,為外邪內傳厥陰所致。因患者多為素體虛弱,元氣素虧之人,邪氣內傳,由表傳里,遂犯厥陰。

【臨床癥狀】長期低熱,定時發作,入暮之後,先熱後寒,始覺肌熱,如火如燎,熱已則寒,肉上粟起,四肢不溫,歷時短暫,無汗而寒熱自退,精神疲倦,脈細弦而數,尺候弱,苔白腐夾雜灰苔。

【病因病機】因外感風寒,或治不及時,或因素體虛弱,元氣素虧,衛外不固,致使長期低熱;外邪內傳厥陰,故定時發作,入暮複發,先熱後寒,四肢不溫;脈細數為脾胃虛弱之象,舌體胖大為中陽虛之徵,苔白如腐為脾虛食滯中陽不運之象。

【治則】溫運中陽,寒熱並調。

【方葯】烏梅丸加減

【病案】楊XX,男,62歲,退休工人。1978年8月診治。

患者夙有「風心病」、「慢性氣管炎」,月前因洗澡而受涼,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咳嗽,XXX聯合診所按「氣管炎」給慶大黴素治療四天,熱勢減退,轉為低熱(38℃左右),此後持續月余不退。入暮先熱後寒,始覺肌熱,如火如燎,熱退而寒,肉上粟起,四末不溫,歷時一時許,無汗而寒熱自退。

改服中藥,更醫數人,皆以少陽病論治,投以小柴胡、蒿芩清膽等方,病情如故,並述頭昏心悸,神疲乏力,腹中飢餓,口淡無味,不欲飲食,矢氣頻作,日大便四、五次,便軟不溏,且無膿血粘液。

查其面色蒼黃,精神不振,唇紺無華,舌質胖淡而暗,苔白如腐,並夾灰苔,脈細弦而數,尺候弱。余見發熱,厥逆交替,定時發作,辨為厥陰中風,投以烏梅丸去川椒加首烏。

處方:烏梅15克、細辛6克、桂枝6克、乾薑6克、黃柏9克、黃連6克、當歸12克、党參15克、制附片6克(先煎一小時),制首烏18克水煎服。

一劑病減,二劑熱厥未作,納谷轉香,便次如常,再予三劑,低熱盡退。

【按】此病用烏梅丸溫運中陽,寒熱並調,以治厥陰之熱厥證。此方去川椒加首烏,以養肝血,托邪外出,故效如桴鼓。

綜上觀之,凡病在厥陰肝經,證屬寒熱混淆、虛實相兼,陰陽錯雜之證,投以本方,均見卓效。

臨床證見:胃納不佳,大便溏稀,畏寒厥冷,甚則四肢厥逆,口乾口苦,心煩失眠,睏倦乏力,少氣懶言,面色少華,或為蛔動,或為眩暈如坐舟車,或疼痛拒按,或目生雲翳,或便下膿血,或風中厥陰,脈必弦而尺候不足,舌尖邊可見色紅,苔白或膩或黃而潤滑。若純實證,熱不兼虛者,則非本方所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書友會 的精彩文章:

三則佳案共賞析

TAG:中醫書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