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發熱讓喝大米湯的深意
最新
01-26
今晚餐是大米粥。冷天里喝粥暖和得快,這是粥裡面有大米的剽悍之氣,在人體內很快轉化成了衛氣,衛氣熏於膏膜、散於胸腹、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運行廣而快,它的作用之一是「溫分肉」,所以很快就會感到暖和、並且熱到四肢。想必大家也有體會,冷天里喝粥暖也容易小便多,這個和水稻的利水功效有關。餐後不久,鄙人小便一多正好也在忙,憋了會感覺越來越冷,趕緊去開閘放水了,這下水道一通,卻不冷了,很快就熱起來了。
讓鄙人想起了中醫的一句名言「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這一感覺體會,還是很有意思的。本來這句話是清代號稱「天醫星」下凡的葉天士先生說的,見於其作「外感溫熱論」中,全句叫「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是他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和讀萬卷書提取出對治溫病中濕熱膠著、陽氣閉阻。《黃帝內經》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所藏者小便,小便情況就受氣化支配,而又影響著氣化,所以利小便是調氣化的一個手段。
鄙人在治療發熱病中就常常讓喝大米湯,主要道理就在於通和衛氣以開腠理、利小便以通陽調氣化,尚可保津液,一舉三得,安全有效。
TAG:中醫蘇鎮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