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滅朝鮮,為什麼比打匈奴還費勁|文史宴

漢朝滅朝鮮,為什麼比打匈奴還費勁|文史宴

原標題:漢朝滅朝鮮,為什麼比打匈奴還費勁|文史宴


文/雲翳



漢朝曾經消滅朝鮮,並將朝鮮半島的大部分設為四個郡,即「漢四郡」。但是,漢滅朝鮮之戰卻打得異常艱難,比跟巨無霸匈奴打都要費勁,只因當時的衛氏朝鮮是一個農牧兼修的國家,這種國家比單純的游牧國家強大太多,後世的高句麗、西夏莫不如此。不過,同是勞民傷財,漢朝這一戰收穫的利益卻比兩千年後那場替人火中取栗的戰爭要大得太多,具有充分的教育意義。


近期朝鮮與東北亞專題:


近年來,朝鮮半島再度風起雲湧。


這座處於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的交接處,亞歐大陸與太平洋之間的「邊緣地帶」;連接日本海和東海,太平洋通向亞歐大陸的「必經橋樑」;扼守東北亞海上交通要衝,東北亞門戶的亞洲半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朝鮮半島的要害地位


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曾說:「誰統治了東北亞,誰就掌握了西太平洋的主動權,誰就掌握了整個亞洲的命運」。各方勢力於此鎖鑰之地上你來我往、針鋒相對,波雲詭譎的局勢下足可謂步步殺機,戰爭乃至核戰爭的陰雲始終揮之不去,如影隨形。


國家層面爭的厲害,民間輿論卻是吵得熱鬧。眾多言論之中,反覆出現了一個歷史名詞——「漢四郡」。韓國輿論界擔心「漢四郡」的故事會再次上演,中國的網友們則念念不忘漢時故地、唐朝舊領。


前方撲朔迷離,但來時路卻是明明白白。「漢四郡」是西漢武帝在剿滅衛滿朝鮮後於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的總稱,是漢廷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納入漢帝國統治範圍的直接行為。


但是,漢四郡設立並非一句簡單概述來的容易,漢朝對於朝鮮半島的經略過程亦是一波三折,而蘊含其中的政治智慧、軍事方略仍然值得今天有識之士思考借鑒。


漢四郡之前的中朝關係


1


朝鮮半島雖然在遠古時期就有先民居住,但是其王朝歷史始於西周初年。


據《尚書》記載,周武王滅商後,分封逃亡在朝鮮的商朝舊臣箕子為王。朝鮮最早的歷史文獻《三國史記》,就把「箕氏朝鮮」列為朝鮮的第一個王朝。書中還記載,高句麗的祭祀奉箕子為神靈,尊為「箕子神」。


自武王封箕子後,至於漢初,箕子後裔一直管轄朝鮮部分地區。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派蒙恬築長城到遼東。這時箕子的四十多代後裔朝鮮王箕否,怕秦來襲,於是表示服屬於秦,使朝鮮半島「屬遼東外徼」,就是屬秦遼東郡以外的障塞,但是不肯朝會。


等到西漢初年,劉邦封盧綰為燕王,「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漢時浿水指今天朝鮮境內的大同江),朝鮮「屬燕」。


後來盧綰反叛,逃亡匈奴。其部將燕人衛滿因事牽連,聚黨數千人逃出遼東塞,到箕否的兒子——朝鮮王箕准面前請降。


《三國志》中記載到箕准冊封衛滿為博士,並授予西部百里之地,令其守衛之,試圖將衛滿勢力作為與漢朝的一個緩衝區。但是,衛滿不甘人下,不斷招引原來那些流亡在朝鮮的燕國人和齊國人以及役屬真番、朝鮮「蠻夷」,積聚勢力,蓄謀奪取朝鮮政權。


安逸遠方的小王怎會是歷經秦末戰爭的梟雄對手?公前194年,衛滿派人謊報箕准,說有十路漢軍進攻朝鮮,請求帶兵回到王險城(今朝鮮平壤),保衛王都。國王箕准信以為真,准其帶兵進京。衛滿則趁機聯合箕准政敵,發動突襲,一舉戰敗箕准,使其帶領部屬、宮人遠遁半島南部地區,至此箕氏朝鮮亡。


衛滿驅逐箕准後,自立為王,建都王險城,統治著朝鮮半島的西北部,史稱「衛氏朝鮮」。


海東大國——衛滿朝鮮


西漢惠帝、高後統治時期,為了控制朝鮮衛氏王朝,遼東太守對衛氏王朝提出了三項要求:「保塞外蠻夷,無使盜邊,諸蠻夷君長欲人見天子,勿得禁止。」但是衛滿卻憑藉自己的兵威財物,侵略周邊弱小使其降服,真番、臨屯都俯首稱臣,將領地擴大到方圓數千里。


到了衛滿之孫衛右渠繼立為王時更為勢大,他不僅招誘漢朝燕、齊兩地人民逃亡到朝鮮,增加自己勢力,而且不再向漢朝通貢,還阻止鄰近的真番、辰國等諸小國與漢通貢,對「真番、辰國欲上書見天子」,則採取「擁闊不通」的阻止政策。



滅朝戰爭與四郡設立


2


衛右渠在朝鮮半島的一系列「挑釁」行為,激起了當時漢朝皇帝——武帝劉徹的憤怒。


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春,漢將軍衛青、李息攻打匈奴,立威於雁門等地。武帝趁機派遣使者彭昊利用通商關係,取得濊族君長南閭的內附。


當年秋天,濊君南閭等大小部落酋長率眾二十八萬人脫離朝鮮王衛右渠的統治歸降漢朝,武帝因其地而設置蒼海郡。

但是,當時漢廷的戰略重心在於對匈作戰,正全力修築朔方要塞,帝國無暇多方經營,且有衛氏朝鮮從中阻隔,蒼海郡不久就被廢立。


可以說,漢武帝經營朝鮮的初次嘗試是失敗的。但是,蒼海郡的設置對削弱衛氏朝鮮的勢力以及漢朝更好的統治東北亞地區來說,意義是不容忽視。


它不僅是郡縣制在朝鮮半島的試行,更使西漢對朝鮮半島的社會狀況有所了解,打通了濊族地區與西漢王朝的通道,為漢廷進一步的朝鮮攻略創造了條件。


涉何事件


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在重創匈奴,滅掉南越,平定西南夷,設立河西四郡並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以後,終於騰出手來對付衛氏朝鮮。


是年,漢朝派遣使臣涉何去朝鮮責問衛右渠並令其臣服。右渠拒不接受,涉何只好無功而返。但是在返抵浿水邊界時,涉何指使御者殺死了朝鮮護送官員裨王衛長等人,並且歸報武帝,說是「殺朝鮮將」。


武帝非但不治其罪,反而任命涉何為遼東郡東部都尉。朝鮮痛恨涉何,發兵襲擊漢境,殺死了涉何。於是,漢武帝派水陸兩路大軍向朝鮮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兇猛彪悍的漢武帝


滅朝之戰

元封二年秋天,漢武帝派遣東征軍進攻朝鮮。東征軍士並非武帝從帝國常備軍直接徵調,而是向天下招募的有罪之人。此舉除了減輕國家負擔,主旨是以軍功激賞士兵戴罪立功、立功異域,進而順利平定朝鮮。


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後來戰事的一波三折反卻是因為這個「功」字。從《史記》記載來看,漢軍平滅衛氏朝鮮的戰爭經過了以下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求功心切,首戰失利。


漢武帝派遣水陸兩路大軍向進攻朝鮮,意圖雙管齊下。海路由樓船將軍楊仆率領樓船軍,從齊地(今山東半島)橫渡渤海直插王險城。


值得一提的是,楊仆率軍「從齊浮渤海」,開創了我國武裝艦隊遠航的歷史記錄,是中國航海史乃至東方航海史上的重要事件。


陸路則由左將軍荀彘率領五萬漢軍出遼東郡南下。


如此水陸夾擊,料想朝鮮難以抵擋。可事實卻是令人大跌眼鏡。


當時漢朝國威正盛,敗匈奴、滅南越、平西南,漢軍在東亞地區難逢敵手。東征將士不憂慮戰爭勝敗,擔心的是誰能夠搶的滅國之功。


首先,是將軍搶功。樓船將軍楊仆帶領7000齊兵率先抵達朝鮮列口(今大同江人海口附近),卻不等左將軍到達狽水北岸,立即疾趨王險城展開攻擊。


衛右渠起初閉城固守,後來發現楊仆兵少,於是以攻代守,出城擊退楊仆軍。楊仆大敗,部眾失散,于山中躲藏十幾日後,才重新收攏軍士。

然後,是部下爭功。左將軍荀彘的遼東軍一到,部下軍官求功心切,不待主力集結,即以先頭部隊猛攻,結果反遭敗績。而荀彘親率的陸軍主力也無法攻破浿水西岸的朝鮮守軍。至此,水路兩軍首戰皆敗。


(2)第二階段:相互懷疑,招降失敗。


武帝因兩將出師不利,改用政治手段,於元封二年十二月,派衛山以兵威曉喻右渠投降。


右渠見到來使,態度十分謙卑,頓首謝罪,說到:「原打算投降,但是害怕楊仆和荀彘兩位將軍詐殺我,現在見到天子的信使、詔書,就請接受我的降服」。於是派太子同衛山進行會談,同時向漢軍貢獻馬匹五千以及大量軍糧。


朝鮮太子帶領萬餘武裝士兵前往會談,正要渡過浿水時,漢軍的左將軍和使者衛山懷疑事情有變,就派人對太子說:「既然你們已經降服,就不要攜帶武器前來。」太子也懷疑漢軍有陰謀,打算誘殺他。於是不渡浿水,領兵返回。


這樣,在雙方猜忌之中,漢廷招降失敗。武帝因此殺掉辦事不利的衛山。


(3)第三階段:漢軍不和,戰事相持。


或許是衛山的死刺激了東征將士。左將軍荀彘終於突破了朝鮮的浿水防線,攻擊到王險城下,圍其西北。樓船將軍楊仆也重整旗鼓,前往會合,攻擊王險城南。衛右渠只好睏守孤城。


值此戰事稍順之時,漢軍海陸兩將卻因互不統屬、戰和不一,使得戰事再度焦灼。


荀彘所率的燕、代士卒勁悍善戰,又剛剛取得浿水勝利,想要一鼓作氣,攻下王險。而楊仆所領齊地士兵渡海之時就曾遭受損失,加上首戰失利,士恐將慚,希望能夠招降朝鮮。

荀彘猛攻王險,朝鮮大臣就暗地裡聯絡楊仆投降之事,卻又遲遲未決。


荀彘數次要求與楊仆約期合戰,楊仆因為談判正在進行,不肯答應。而荀彘派人私下約降朝鮮,朝鮮卻表示只願意投降楊仆。因此荀彘認為楊仆前有失軍之罪,後又與朝鮮私自交往,而朝鮮卻拒不投降,懷疑楊仆要謀反,於是密報漢武帝。


王險城就在漢軍二將的不和中又堅守了幾個月。


(3)第四階段:禍起蕭牆,平滅朝鮮。


武帝鑒於當初使者衛山不能專決,為荀彘所誤;兩將圍城,彼此步調不一,久而無功,於是派濟南太守公孫遂前往軍前便宜從事,調解二將。但公孫遂卻單聽荀彘之言,在召楊仆入左將軍營議事時拘捕楊仆,奪其兵權。


此舉有違武帝調解初衷,反而加深將領宿怨,導致情況更加複雜,武帝為了穩定軍心下令誅殺公孫遂。


荀彘在整合兩軍後,深知耽擱不得,再次急攻朝鮮。朝鮮的上層官員路人、韓陰、參、王唊見形勢危急,而朝鮮王卻不肯投降,相聚而謀。韓陰、王峽、路人決定逃出王險,投降漢朝。


官員叛逃事件加劇了朝鮮的內部鬥爭。元封三年夏,朝鮮官員參派人殺掉朝鮮王衛右渠投降漢朝。但是王險城又被右渠舊臣成己佔據,並且反攻漢軍。於是荀彘派遣降官勸說城內百姓殺死成已。


至此,漢軍最終佔領王險城,滅掉衛氏朝鮮。


四郡設立

從公元前109年秋到公元前108年夏的中朝戰爭最終以漢朝勝利而告終。


戰後,漢廷封朝鮮降將參、韓陰、王唊等人為侯,卻追究了荀、楊二人之責。左將軍荀彘因爭功相嫉而誤大事,斬首棄市。樓船將軍楊仆不等合軍,孤軍冒進,以致潰敗,死傷甚多,從死罪贖為平民。


至此,這場滅國之戰就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武帝重懲漢將,卻大封降臣。立場極鮮明的對本朝和朝鮮官員的區別對待,反映出武帝對於民族懷柔政策的理解,也為其下一步的郡縣統治鋪平道路。


衛氏朝鮮從建立到滅亡,歷經三代,終因勢力膨脹不受漢廷制約而招致武帝興兵,使漢帝國對朝鮮半島北部的經略政策由分封轉為郡縣。


就朝鮮半島北部而言,彼時已經處於衛氏朝鮮的統治之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所發展,具備了西漢王朝實行郡縣制的條件,「故遂定朝鮮為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將帝國的東北疆界推至朝鮮半島中、北部,東至日本海、南抵首爾以北一帶。


但是,與蒼海郡短暫設立同出一轍,在帝國邊陲經營如此四郡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四郡設立後的第二十七年,漢昭帝因國策調整和朝鮮土著的反抗,將四郡整合為樂浪、玄菟二郡。但是漢廷依舊保持對朝鮮北部的有效統治。


很有意思的是,漢廷對於朝鮮半島的治理並非單純的「以夷制夷」,四郡所設之官員多為漢人或土著漢人,典型代表就是那位治黃河有名的王景。他本為樂浪土著漢人,其所在的王氏家族更是當地顯赫的世家大族。


終漢一世、乃至魏晉,朝鮮半島雖偶有波動,但一直沒有對遼東地區、中央王朝構成實質威脅,與此深有關聯。



一勞永逸與養狗遺患

3


由涉何事件而引起的中朝戰爭在當時乃至後世都引起了諸多爭議和深遠影響。


司馬遷認為是「涉何誣功,為兵發首」,以一種比較中肯的態度評論此事。而班固在《漢書》里將朝鮮與南粵、西南夷並說,認為「三方之開,皆自好事之臣……朝鮮由涉何。遭世富盛,動能成功,然已勤矣」。平定朝鮮只是涉何這種「好事」之臣的慫恿,恰逢國富民強才能成功,但也導致了勞民傷財、國力虛耗。班固對此是持否定態度。


然而,漢武帝會僅僅因為涉何事件而發動一場滅國之戰嗎?劉向的兒子劉歆就給出了答案:

孝武帝北攘匈奴,降昆邪十萬之眾,置五屬國,起朔方,以奪其肥饒之地。東伐朝鮮,起玄菟、樂浪,以斷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並六國,結烏孫,起敦煌、酒泉、張掖,以高(鬲)婼羌,裂匈奴之右臂。

漢代,由於匈奴的日益強大以及對漢帝國的南侵,朝鮮的地理位置與政治態度已成為漢帝國的一個肘腋之患。武帝時期,匈奴的國境東抵遼河,與朝鮮相近。若匈奴與朝鮮聯手,矛頭皆指向漢帝國,後果將非常嚴重。


再加上,衛氏朝鮮不斷逐步擴張,自高後時期至武帝元封年間,朝鮮不僅沒有向漢廷朝貢,還阻止其他部族政權取道朝鮮入貢漢廷。其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獨立國家,對漢朝遼東郡、齊地虎視眈眈。


因此,漢朝採取果斷措施,勸降不成即出兵東征,一舉將其直轄,並由此剔除了匈奴左臂,保證了帝國東北邊疆的穩定,並以此輻射日本列島,最終完成了東亞地區的帝國秩序。



朝鮮半島的漢四郡


涉何事件,只是漢廷實施東亞戰略下可因勢利導的借口。若用今天流行的價值評述,由涉何事件開端的中朝戰爭,可謂不義之戰。但是,歷史上的功過並不能這麼簡單的來看待。


若論功過,滅朝之戰還有一件值得玩味的事。在戰爭中,漢廷前線前後五位指揮官,死了三位特使、一位將軍,僅剩的那位將軍也是僥倖免死、贖為平民,並且還都不是敵方造成。


一場成功的滅國之戰,不僅沒有功臣反而非死即廢,此種現象在中外戰爭史都是極其罕見的。然而,表象背後卻是耐人尋味。


因為漢廷認為憑藉強盛的國力和席捲東亞的漢軍戰力本可以輕鬆取勝,但戰爭卻一波三折、死傷眾多,這本身才是最大的過,談何有功?簡直高調極了。


單個人是判了過,而群體是得到了功。清代史學家趙翼批評了班固一概抹煞平定朝鮮的功績,他認為漢廷的滅朝之戰和四郡設立,是漢文化擴張的重要步驟。


不過這種赫赫武功,既成了後世有為之君的一種情懷,也成了一種心病。比如隋唐時期對於高句麗的征伐。


一旦內陸出現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統治區域可輻達東北平原,那麼朝鮮半島所具備的戰略地位促使中原王朝不得不有所作為。


縱觀歷史長河,漢唐文化擴張到西北太平洋(主要是日本列島)是以朝鮮半島為基地,來自東方海洋的威脅(如日本的幾次侵華戰爭)都是以此地作為深入大陸的跳板。漢廷於此半島的作為,開後世朝鮮經略之先河,無法迴避且時讀時新。


華夏民族在半島上的最後一場戰爭,付出幾十萬人死傷之後,並沒有拿到如漢代那樣的實利。反而在養狗遺患,促成了千年來最大的不穩定。


時至今日,半島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國力問題,更準確的說國力問題已不在主因,更主要的是世界潮流與認清局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臘八節:中國人的感恩節和狂歡節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