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據說:這幾個習慣決定了你平時的飲食健康與營養

據說:這幾個習慣決定了你平時的飲食健康與營養

導語:

良好合理的健康飲食習慣是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使身體健康地生長、發育;不良的飲食習慣則會導致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而感染疾病。相反,恰當的飲食對疾病會起到治療的作用,幫助人體恢復健康。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健康飲食呢?這裡為小夥伴們一一展開說。

切忌:

三餐搭配不合理,早餐不吃夜加餐;

早餐品種單一,隨便吃點應付甚至不吃;

中午買快餐吃盒飯,或者出去聚餐;

晚上大吃一頓,或者只吃水果;

睡覺前再來一頓加餐……

這是如今很多人一日三餐的真實寫照。

然而,該吃的時候餓肚子,不該吃的時候偏偏暴飲暴食,容易誘發消化系統疾病,導致肥胖以及多種慢性病。

健康飲食建議:

早餐質量要高:有主食(麵包、粥等)和至少兩種蛋白質食物(蛋、奶、肉、豆製品),至少一種蔬菜水果,最好吃點堅果。

午餐的數量充足:主食和菜要吃夠,食材品種儘可能多。

晚餐能量低一點:盡量彌補早上和中午沒有吃到或沒有吃夠的食物,比如蔬菜、雜糧和薯類。

睡前盡量不吃夜宵:如果因為工作需要加餐,可以在睡前1~2小時吃,首選牛奶、水果,或熱湯麵、粥類等食物。

切忌:食不厭精主食少,不吃粗糧愛細糧

數據顯示,我國居民主食吃得越來越少,與3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大約少吃了二兩主食。主食攝入不足,脂肪和蛋白質的攝入過多,容易引發疲勞、記憶力下降、腎功能紊亂等諸多問題。

還有很多人只喜歡精米白面,很少吃粗糧,導致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

建議: 一般成年人每天應攝入穀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包括50~100克粗糧。

適當吃些小米、雜豆、薯類等粗雜糧和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有利於腸道健康,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

切忌:蔬菜水果量不夠,奶豆製品消費少

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天只吃半斤左右蔬菜,並以淺色蔬菜為主,水果平均每天只吃一兩左右,離每天一斤蔬菜和半斤水果的推薦量還差得遠。

奶、豆製品的攝入量更是少得可憐,大城市居民每天喝奶平均不到50克,吃豆製品不到15克,而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每天奶類及製品的攝入量為300克,大豆製品為30~50克。

目前膳食結構導致我國居民普遍缺乏鈣、維生素D等營養素,間接導致了骨質疏鬆等疾病的高發。

建議: 多吃綠、紅、黃、紫等深色蔬菜和葉菜,每天吃1~2種水果。

購買新鮮、本地、應季的食物。

每天至少喝半斤奶,多吃豆腐、豆漿等豆製品。

切忌:烹調重味不科學,油鹽攝入均超標

很多家庭做菜都重口味,喜歡用油炸油煎方式烹調食物。我國食用油消費平均每人每天45克以上,吃鹽超過10克,遠遠高於中國營養學會分別推薦的每天25~30克和6克。攝入過量的油、鹽會增加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的風險。

建議: 烹調多用蒸、煮、燉,少用煎、炸、熏。

少吃鹽腌製品、醬製品,減少醬油和雞精等用量。

烹調蔬菜先洗後切、急火快炒、涼拌可放醋。

切忌:偏愛超市買熟食,喝湯棄渣丟精華

超市裡的熟食含鹽量比較高,不適合長期食用,更不適合孩子吃。

還有很多人喜歡煲湯,但卻只喝湯,將煲湯的食材(渣)棄去,實際上湯中的營養成分是很少的,營養精華還在食材里。

建議:盡量少吃市售熟食,或搭配新鮮蔬菜吃。

喝湯時要把煲湯的食材也吃掉。

關於飲食姿勢:

坐著吃飯根據醫學上對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用餐姿勢研究表明,坐位最科學,站姿次之,蹲著最不宜。

關於飲食健康習慣:

飯前喝湯

飯前先飲少量湯,好似運動前做預備活動一樣,可使整個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為進食做好準備,當然,在餐間也可適當喝一點,但不宜多。

好吃苦食

苦味食物不僅含有無機化合物、生物鹼等,而且還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體生長發育、健康長壽的必需物質。苦味食物還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惡劣情緒。

晨起喝水

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涼開水,有利於肝、腎代謝和降低血壓,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稱之為「復活水」。有關專家認為,人經過幾個小時睡眠後,消化道已排空,晨起飲一杯涼開水,能很快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稀釋血液,等於對體內各器官進行了一次「內洗滌」。

注意飲用水健康,水是生命之源。不要渴了才喝水。

熱水洗肉

在切塊的肉上鋪一層厚紙巾,可以吸收油脂。如果你想去得更乾淨,可以把肉塊放在漏勺里,用熱水漂洗。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去掉大約一半的脂肪。

素菜葷吃

油吃多了不好,但一點不吃更不好。南瓜、胡蘿蔔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或涼拌都可以,如果南瓜用來煮粥,那麼保證其他菜里有油,讓它們到腸胃裡會合。

少吃多餐

每天不應等餓了再吃,每3-4小時補充一點能量,比如堅果 ,水果等。不要用巧克力等甜食補充,會造成血糖上升過快。

雜食

雜食充分體現食物互補的原理,是獲得各種營養素的保證。可先從每天吃10種、15種食物做起。

慢食

「一口飯嚼30次,一頓飯吃半個小時」有多重效應:健腦、減肥、美容、防癌。

素食

原意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點葷也不吃,這也是人的消化系統結構所決定的進食原型。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淡食

包括少鹽、少油、少糖等內容。一個「淡」字可解。

鮮食

絕大多數食物均以新鮮為上,許多「活營養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鮮吃鮮做」、「不吃剩」。

潔食

「乾淨」包括無塵、無細菌病毒以及無污染物。

定食

定時定量進食,久之形成動力定型,這是人體生物鐘的要求。

小食

21世紀進餐制以日進五餐或六餐為宜,三頓正餐外的小餐(上午10點、下午16點及20點左右)稱為「小食」,具多重功效。它與平時所說的零食有別,後者無定時定量的概念,導致與正餐的矛盾。

少食

少食就是一種自然辟穀狀態,當身體不想飲食時,就不食。即使食也應該是少食,如一天不食、三天不食、五天不食、七天不食、甚至於半月至幾月不食就是自然辟穀了。

關於合理膳食指南:

一般人群膳食指適用於6歲以上人群。

首先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

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

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

飲酒應限量;多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一般人群既大多數人,只要堅持合理飲食就可以享受健康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老人孩子滋補就選這道湯,混色搭配營養均衡,必須收藏!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