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跑者,尤其是初跑者,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跑者,尤其是初跑者,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本文共

3021

讀完需

17

分鐘

開篇,我要先告訴大家:跑步,是簡單的運動方式之一。但問到初跑者要注意什麼,我們要好好說道一下。

在知乎上看了很多回答以及各大公號的推文,在跑風盛行的當下,打卡很重要,但了解自己以及了解這項簡單的運動卻因其「簡單」而被忽略。

跑步是一項運動,還是奧運會中田徑項目中佔據最大篇章的競賽。是運動就存在相應的技術,更存在相應的運動風險,我不想把跑步複雜化,影響到朋友們的興趣,但是傷病真的超級痛苦。

開始跑步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自己:自己真的適合跑步嗎?

我在2007年夏天因興趣報名參加了當地的搏擊俱樂部,第一天去報名繳費前,教練讓我做了幾件事——自然站好、50米跑、俯卧撐、原地彈跳,還有測了身高體重。最後回復是:「你不適合練搏擊,更適合練摔跤,我給你安排主學摔跤吧。」

跑步也是一樣的,我們在成為一名跑者之前一定先要了解自己,很多傷病都是因為缺乏對自己的體型體態、肌肉力量缺乏了解而埋下的。

不適合跑步的人群:

1.過度肥胖人群

過度肥胖人群是指體脂過高的人群,而不是單純的指體重大。體脂過高而肌肉含量少,造成支撐力不夠,那麼本身的重量對關節造成很大的壓力,跑步會讓關節雪上加霜。

2. 心臟疾病患者及高血壓患者

這個就不必多說了。

3. 腿部及關節具有損傷的人群

這個也是,不多解釋。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脊椎發生微變形

因為日常的不良習慣,脊柱有微微變形,比如駝背。我們在跑步的時候,腰椎、胸椎也都在起到減震的作用,所以我們在日常鍛煉時要注意修正自己的運動姿態,必要時需要增加一些額外訓練,幫助矯正姿態。

2. 膝蓋內翻、外翻,內八字腳、外八字腳

有一種觀點說長期適應下,膝蓋內外翻、內八字&外八字腳的人已經形成了相應的肌肉力量,可以保護自身。但是我個人並不同意此種觀點。我們在進行深蹲時,膝蓋發生內外翻會受到損傷,為什麼跑步就不會呢?因為負重?跑步同樣是在擔負個人體重的情況下進行長時間的運動。相應的矯正訓練就不在這敘述了,與主題不符。有必要的朋友,可以找一個專業人士諮詢一下。

我們的關節到底有多脆弱?

2011年我的摔跤課程半途而廢,就是因為膝蓋的損傷。在一次車輪戰中最後與教練進行實戰,我因為體力不支忘記做保護動作摔傷了左腳腳踵。後來經檢查僅有一些軟組織挫傷,便繼續帶傷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訓練。因為左腳無法發力,很多都是靠右腿支撐,兩個月後,我的右側膝蓋便「涼了」,蹲下後無法站起。

雖然我只是業餘愛好,但因損傷而終止我很惋惜,另一面,這個損傷也影響到我日常的體育鍛煉。

所以,我們在決定成為跑者,不論是想成為城市路跑的愛好者,還是馬拉松跑者,都必須先學習並保持正確且適合自己的跑步姿態,這樣才有足夠的時間讓完成目標!

訓練方式&裝備選擇

基於本文提到的「跑步初學者」,我主要講訓練方式和裝備選擇。

首先我們要認清自身水平目前是處於什麼階段?跑步的目標是什麼?

舉個栗子:目前某跑者水平處於3公里以下,偶爾爆發一次5公里,那麼訓練切勿冒進。萬萬不可邁開腿就想在幾周內達到每天10公里,即便可以,很大概率上傷病已經與你只距離1米了,不誇張。

建議訓練

第一階段:跑走結合。

以剛才的例子來,如果目前是3KM的水平,那麼第一目標就設定為5KM。跑不動就快走,疲勞感過去後就咬牙堅持。或者有計劃的跑走交替訓練,對提升心肺功能很有幫助。比如1分鐘快速跑+1分鐘快走,或者在距離上100米快速跑+100米快走。

但是要注意過程中不可急停,那一瞬間對膝蓋的衝擊力很大,跑換走的過程要緩慢,而且急停對心臟也是一種殘忍。(這種訓練建議用手錶或手機輔助,下文裝備里會提到)

這個階段需要注意:

1.一定要先了解自身的運動能力,包括耐力和心肺功能,尤其是心率監測,決定愛上長跑了那就要了解小心臟;

2.千萬不要冒進,看到別人飛奔也要控制住內心的小宇宙;

3.每次跑步都要注意自己的跑步姿態,另外累了也不能忘了保持(堅持不住就換走);

4.建議訓練頻率要達到每周4次左右,不僅僅是為了效果,更是讓自己養成習慣跑跑跑!

第二階段:向8-10公里進發。

達到第二階段的你一定充滿了自信,請保持這種自信心。但我們要做的不是快速突破,而是繼續打牢基礎。在跑步距離上我們可以採取逐步增量,增加1-2公里,完全適應後(無壓力)就再次增加。

在這個訓練階段中,開始增加體能、心肺、腿部力量的單獨訓練,經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跑步能力會不斷的爆發!

注意事項:

1.運動姿態,尤其是開始多項體能訓練,更要注重學習正確姿勢;

2.注意前後的熱身與拉伸不要忽略,好韌帶更能避免運動損傷。

第三階段:10公里擁有者!

恭喜,你已經可以選擇要不要向半馬進發了,10公里算是非常優秀了。僅僅提醒一點:每一個增量都不單單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很大的跨越,切勿一時衝動。

以上,所有的訓練永遠記住 「正確的姿勢永遠比快速開始更重要」&「充分了解自己,切莫冒進逞強」。

裝備選擇

為什麼會單獨拎出來這個問題?一是由於錯誤的裝備選擇確實會帶來很大隱患;二是個人認為某些選擇會影響訓練進行。

1. 最重要的跑鞋;

一雙適合的跑鞋是對跑者來說意味著第二心臟。我們需要在眼花繚亂的各種功能中選擇最適合自身的。比如我和我哥,我喜歡NIKE,他喜歡adidas。

因為我自己的腳型偏寬,NIKE里更好選擇,adidas的很多款式在足弓部偏窄。

此外,跑鞋更要注意的是鞋底。我在日常跑步中會選擇鞋跟部偏厚的(相對比狀態下),因為我屬於足跟部先著地。但是我哥就保持了中前腳掌著地,他的選擇就肯定不同。如果我們是做體能或者腿部力量訓練,建議選擇包裹性更好的,減少腳部在鞋子中發生打滑現象發生的概率。

2. 手機還是手錶?

前文中已經提過,跑步訓練以及他項訓練都需要對時間、距離、心率有一個記錄。目前很多手機再加上配件已經能覆蓋,但我個人建議還是買一個運動手錶,不需要太奢華的就行。

一是方便跑步過程中看時間(特別是馬拉松訓練者);

二是方便不同訓練上的時間設定、心率監測,比如跑走交替、上坡衝刺跑訓練、核心肌群訓練;

三是減少對自己的干擾(特別是初學者),跑步過程中有微信、電話,你是選擇中斷跑步還是忽略還是邊跑邊繼續?

至於運動手錶,假如你還沒開始鐵三或者越野,僅僅是跑步的話,越簡單越運動是最好的選擇。

目前運動手錶帶心率監測的主要分兩種,一種是需要靠心率檢測帶輔助,另一種是通過光心率感測器。我自己是一直不習慣有個額外的帶子綁身上,夏天更難受。

目前我和我哥戴的一直都是宜準的光心率表E1-hr,不需要心率監測帶,也能和手機同步。質量上比較耐用,一直想買新的,這麼久了一直沒更好的理由向「領導」申請更換。

3. 衣著選擇

長跑訓練者在夏季一定要注意選擇散熱好的運動短褲,切莫跟風選擇。

額外提醒某些仍在追求大汗淋而選擇透氣性差的,既沒有必要,又給身體埋雷,極容易造成體溫過高發生中暑。像秋冬的話要注意保暖,不要因為跑的熱就開啟薄款,這個季節,熱就熱吧,穿的太少就可能真的「涼涼」了。

4. 要不要聽音樂?

這個完全取決於個人自由,入門級跑者可以選擇適合的音樂,分散下疲勞的注意力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方面可以選擇藍牙耳機。但我認為,獨自奔跑尤其是女生夜跑,安全很重要。另外裝備還是以整體輕便為主,畢竟我們的目標是長跑,累的時候,連頭髮都覺多餘,何況其他物品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ZON宜准 的精彩文章:

心率的各個名詞和其間的差異,你真的懂嗎?

TAG:EZON宜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