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憶2015-深秋的拉薩

憶2015-深秋的拉薩

寫這篇回憶,

系有感而慨,

源自探求仍舊未知的答案!

看了影片《七十七天》,

講單車驢友從拉薩做準備工作,

計劃80天無後援穿越羌塘的故事,

據說女主在拉薩有原型人物,拍的比較文藝,

(不劇透,不做過多累述)

其中女主江一燕有句台詞,

「多數人到這裡都是無病呻吟,

而我在你眼中看到了真誠!」

或許很多人不說清楚為什麼要到雪域聖地去,

可以解釋為以下理由:

情節?情懷?跟風?裝X?神聖的召喚?

去凈化污濁的心靈?亦或是未知原因?

在2009年8月我帶當時三歲的女兒進藏途中,

到墨竹工卡已是下午時分,天氣陰雲密布,

路邊遇到一位廣東驢友請求幫助搭車,

小夥子22歲,在建築工地上做鋼筋工,

單人騎一輛普通自行車一路艱辛從廣東到此,

面對即將來臨的暴雨和壞掉無法修復的車子,

無奈選擇搭車前往最後一段路程的拉薩,

然後拉薩停留後棄車坐火車回廣東。

路上聊問到為何要來西藏?

小夥子的解釋是年輕,

應該做自己想做去做的事,不留遺憾!

到拉薩後,

我刻意把小夥子放在了布達拉宮的前面,

巧遇的緣份即是如此多,祝他好運!

相信這份年輕時候的經歷,

會讓他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不懼艱難,

會成為他人生閱歷上光輝的啟點和成就的必然!

因為他已經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在於敢於去付諸實際行動,

雖不一定完美,但一定不留遺憾!

這段經歷彷彿和影片男主的理念暗合,

「有些人,

三十歲就死了,八十歲才埋,

此生,

我就是想做一件自己想去做的事情!

哪怕我會為此付出生命,

至少沒有遺憾」

2015年秋10月22日,

心情慵懶煩悶,

臨時決意從蘭州飛來,

獨坐在午夜的布達拉廣場一隅,

仰望著莊嚴肅穆聖潔的布宮屹立在對面,

清靜的北京路上,時而有車快速駛過,

時而又有寂寥的三兩行人腳步匆匆離去。

秋風瑟瑟掠過樹葉沙沙作響,

不禁失笑自己單薄的衣衫組合,

隱隱約約感覺陣陣暈暈沉沉的高反頭痛,

澀味的冷色調搭配起無比背離初衷的孤寂!

佛曰:

「坐亦禪,行亦禪,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

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萬法皆生,皆系緣份,

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

註定彼此的一生,

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拉薩羅布林卡秋隨拍)寄語:

佛曰

「人生有八苦:

生,老,病,死,

愛別離,怨長久,

求不得,放不下。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世間萬物皆是化相,

心不動,萬物皆不動,

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哲蚌寺、色拉寺、大昭寺隨拍)寄語:

「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

無非解脫,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智慧、愚痴通為般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諸戒定慧及淫怒痴具是梵行,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地獄、天宮皆為凈土,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瑪吉阿米情詩》

一:

「在那東方高高的山尖,

每當升起那明月皎顏,

瑪吉阿米醉人的笑臉,

會冉冉浮現在我心田。」

二: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

或許,

人生偶爾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逃避。

在短暫歸隱中,

享受寂靜亦不失是一種解脫;

恰如在雲影煙霧飄渺中,

可以看見真正的自己,

開始會去思考身形骸骨原是拘束人之物體。

在藍天山林溪水鳥鳴聲中,

去領悟變幻無常的本性,

萬般牽掛情感和妄見痴願,

皆是損弊的戈矛利劍。

如天上雲霞,如溪中流水,

如女子美色,如權錢名利;

世間一切美好如曇花瞬間,

凡所有相,盡皆虛妄。

奔忙苦追求到頭,

亦不過一場虛幻的貪戀慾念泡影。

人生的意義應本於心靈率性而動,

不為情物慾所束縛折磨,

取法自然,享受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年味 安昌古鎮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