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個瘋狂的爸爸說起
我的第48篇文章
馬哈維亞曾是一位摔跤手,但因為種種原因,直到退役都無緣金牌。至此,他的夢想就變成了讓即將出生的兒子替自己完成世界摔跤冠軍的夢想。
可他的妻子生的都是女兒,在偶然一次發現女兒們有做摔跤手的潛質後,馬哈維亞便對女兒們開始了培養。
然而……
2017年5月國內上映的電影《摔跤吧!爸爸》,當時不論朋友圈刷的多麼火,多麼讓人感動和震撼,我都沒看。
因為不論是對「爸爸」主題、「摔跤」主題、「勵志」主題,還是「教育」主題,對我的吸引力都不足老美的動作片和國產的警匪懸疑片。
昨天晚上,沖著「中國最賣座的印度電影」、「印度電影在內地首次破10億」、「非好萊塢進口片票房的最高記錄」等評價,點開了《摔跤吧!爸爸》。
看了幾分鐘覺得還不錯,保存下來,今天下午完整的看完了。這會兒準備寫幾句,自然是認為這部電影很不錯唄!
哼,請允許我先反駁一下……
幹嘛把這部電影的關鍵字句定在「勵志」、「感動」、「父親厲害」、「爸爸對我們的教育很重要」?是,上述皆有,但人家核心明明就是講女性意識崛起。
不要看得那麼表面嘛,害我差點錯過了一部好電影!(開玩笑啦,我被個別觀影感受帶偏啦,應該早些去豆瓣看深度影評的。)
觀影過程中幾度感動落淚。不為訓練辛苦,不為比賽失利,不為其他,而是每當此時,爸爸給孩子的鼓勵和建議中透露出的倔強。
用「倔強」一詞其實不夠準確,那是一種父親不服輸的精神,以及他對孩子和國家的希望。
電影的背景的關鍵詞是「印度」和「貧窮」,用印度本身的劣根性來說印度女性的人生歸宿可能有點用力過猛,但拿當時來說,這是現實。
不去討論為什麼印度的女性地位如此低下,單說電影透露出來的東西即可。也很難面面俱到去結合民族分析電影,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只說我的淺見。
吉塔、巴比塔這對姐妹本身不願意做摔跤手,因為這在當時是稀奇事。艱辛的訓練、女摔跤手、村裡貧困的生活、一頭短髮、鄉里鄰里的輿論等,這是作為小孩難以承受的。
有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訓練期間姐妹倆偷懶去參加好朋友的婚禮,那位新娘說:你們還好,至少爸爸為你們考慮,而我一直只能和鍋碗瓢盆打交道,14歲嫁給一位從未謀面的男人,從此相夫教子。聽後,姐妹倆如醍醐灌頂。
和鍋碗瓢盆打交道不低賤,相夫教子也沒有不好。可怕的是這一切都是女性在大眾認知下被迫接受的,甚至這就是多數女性的意識,毫無自主命運可言,並且她們繼續這樣相信著。
唯獨這個什麼都不怕不顧慮的父親,即便他訓練女兒是為了自己的金牌夢,但反饋給女兒的卻是自主人生。所以才有了後來父女仨一致的金牌意識和勝負榮譽感。
喜歡《摔跤吧!爸爸》的劇情設計和父女兩代精神的連接,也為劇中、現實中這樣的人物喝彩。
額,忘了說結局。結局肯定是冠軍啊金牌啊,皆大歡喜啊,印度在摔跤界有了一席之地啊。
在此忽略姐姐吉塔剛進國家隊時候的放鬆自己。
TAG:學灰小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