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的本質及打造10億美金產品的核心秘密

互聯網的本質及打造10億美金產品的核心秘密

幣 圖 圖

煉成「不盲目、有思想」的區塊鏈行業參與者! 可搜索coinmap關注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並不是我們常說的關於幣圈的各種套路,而是回歸到互聯網、用戶增長的本質。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理解這個真實世界。

新角度的建立,更有利於我們看清楚現在形形色色的各種愛西歐圈錢項目。

1

互聯網的本質

討論概念時,我們都希望能談到它的本質,因為只有了解本質之後,才能構建自己的底層邏輯。而基於底層邏輯的思考,會更清晰明了,帶來不一樣的洞見。

那當前我們所熟悉的「互聯網」的本質是什麼?

曾鳴在《得到》專題《商業智能20講》中提到的「聯.互.網」的拆解非常精彩:

1、聯——聯結

PC時代,通過技術手段把PC電腦聯結在一起,由於PC的不可挪動,所以用戶有「上線」「下線」的狀態;

移動時代,同樣把所有的手機(移動設備)聯結在一起,由於人機不可分,所以用戶其實是一直在線的;

物聯網時代,把萬物聯結在一起,形成真正地萬物互聯智能社會。

2、互——互動

PC電腦、手機、萬物光聯結在一起還不行,用戶、萬物其實可以互相交流,擴大信息傳播範圍、提高傳播效率;

互動1.0階段的代表是新浪、雅虎這樣的門戶網站,這些門戶其實是把傳統媒體轉移到線上,擴大了信息的傳播範圍,但依然保持單向的信息傳播;

互動2.0階段的代表是微博、twitter、instagram這些以分享、社區為核心的產品,這些產品強調的是「關注」,你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部份長期關注,這個階段開始強調「信息過濾」;

互動3.0階段則產生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SNS大產品——微信,在這個階段大家已經完全黏在上面,它和人們的生活狀態融在一起,不可分割。

當然,每個階段的代表產品並不是孤立互斥的,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總是會有不同的互動需求,但整體的發展脈絡是從1.0到3.0。

3、網——結網

用網路的方式完成協同、分工和合作。人類為什麼會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

答案是:因為人類擁有「強大的協同能力」。

而衡量協同能力的三個指標分別是:

規模

複雜度

實時協同能力

比如鳥類遷徙、魚類迴游,他們跟著大部隊走就好,不用干別的,這就是大規模、複雜度低的實時協同;

再比如《奔跑吧兄弟》里,幾位「跑男」一起做一件事兒,這就是小規模、複雜度高的實時協同;

而人類社會進步的過程,就是協同能力不斷升級的過程,語言、文字、貨幣、宗教、城市、國家、互聯網等等,都在推動人類協同能力的不斷提升。

網路,則是隨著連結的不斷發展、節點的不斷增多,人、信息、物都在線了,人與人、人與信息、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交互越來越豐富,最後交織成越來越繁密的網路,因此,可以基於這個繁密網路更高效地完成原來很難實現的事情。

分拆了」聯、互、網「之後,其實可以看到,今天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淘寶、facebook、亞馬遜、騰訊等),大家也經常把他們叫做平台或生態,但其實本質都是一張繁密、複雜、高效的協同網路,它的核心機制就是在線和互動的不斷演化和深化

理解這個概念之後,對我們的日常到底有什麼幫助呢?

2

關於互聯網本質的現實延伸

這些思考,如果停留在腦子裡空轉,那就僅僅只是個智力遊戲,對我們的生活、現實面臨的問題,並沒有提供解決方案,現實和這些思考之間隔著一道巨大的鴻溝,無法跨越;

如果你打算開始寫作,要做一個訂閱號,如果只有訂閱號,其實頂多只是傳統媒體的線上版本,只是我們的用戶變得更精確了;

如果只有訂閱號,那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怎麼形成;

作者和用戶之間的互動形成之後,也僅是形成了一張以作者為中心的網路,遠遠沒有達到上面所說的複雜、高效、協同的生態網路。

如果你在某個企業工作,環顧四周,這個企業,是不是覺得自己有了網頁、開了微博、甚至還有個訂閱號,就覺得自己觸網成功了呢?

這個企業,核心產品是不是在線?

這個企業,核心服務流程是不是在線?

這個企業,與之緊密協同的各個參與角色是不是在線?

3

打造10億美金產品的核心秘密

我們跳轉到下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與第1節所講的「網路效應」息息相關。

Greylock創建於1965年,2000 年以後創建的公司里,目前可公開交易的市值超過 100 億美金的一共有 5 家。Greylock 就投資了其中 4 家,其中包括facebook, linkedin, airbnb, Pinterest。

2017年,Greylock的早期合伙人&Pinterest早期PM之一的Sarah提出了一個大問題:

如何盡你所能,打造一家經久不衰的、10 億美金以上的獨角獸企業?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她撰寫了一篇長達60頁的報告,報告的核心內容是:

如何最大化用戶參與度?

這個核心內容其實與文章開頭所講到」聯、互、網「中的」互、網「息息相關。下圖是最大化用戶參與度的三級模型:

1 用戶增長

用戶增長——不是說我們應該關注產品的總用戶量,而是應該關心完成產品所定義的核心行為的有效用戶的增長。

想一想,當我們註冊微博時,微博會引導你關注某個大V,甚至引導你發出自己的第一條內容。

對微博來講,產品的核心行為就是」關注、發微」;

對youtube來講,「訂閱」這個動作就是該產品的核心行為;

對facebook來講,加好友髮狀態就是核心行為;

所謂的核心行業,是指能夠形成「產品基礎」的行為。

通常來說,一個產品的核心行為,往往跟用戶留存率直接相關。而用戶留存率,取決於產品的「網路」是不是足夠的大和富有粘性。

舉兩個栗子:一個用戶如果能在 10 天之內加 7 個 Facebook 好友,他可能這輩子就離不開 Facebook 了;如果一個人在 Pinterest 上 Pin 了一些照片到 board 里,我們總是可以期待他下周可能還會回來看一看。

因此,我們要去定義,自己產品的「核心行業」到底是什麼。

這個核心行為是不是正確,正確到足夠我們完成大規模、實時、複雜度高的「協同網路」建立

2 留住用戶

假如我們已經完成了「核心行為」的定義,並且正確地認識了用戶增長,也獲得了第一批用戶,現在擺在面前的是另外一個難題:

如何留住用戶?

核心就在於,產品需要讓用戶「持續使用的收益」和「離開產品的損失」同時遞增

所謂「使用收益遞增」,是指隨著用戶在產品中貢獻的數據越來越多(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產品都能基於這些數據持續改進用戶體驗。最後達到「使用產品越多,我的產品體驗越好」的情況

所謂「離開損失遞增」,是指你使用產品的時間越長,它越成為你的依賴、你的身份標識,或是你積累某種價值的地方。最後達到「使用產品越多,我要離開產品的損失就越大」的情況

我們來舉例子說明:

比如 Evernote,核心行為是記筆記。隨著你在 Evernote 里的筆記越多,你得到的價值越大,同時也越難離開它。

也就是說,Evernote 的核心行為同時創造了「使用收益遞增」和「離開損失遞增」。

3 形成正向自然循環

最後是第三級,讓用戶在產品中形成正向的自然循環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用戶,以及高粘性的產品,接著要思考的是,用戶能否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建立良性循環體系。

良性循環體系就像一個飛輪,它能將用戶參與度轉換成驅動公司前進的燃料.

強健的良性循環具備網路效應。比如 Pinterest 的良性循環是:當你 Pin 得越多 形成更豐富的興趣圖譜 得到更好的內容發現體驗 進而促使你產生更多的 Pin…

同時,一個產品中還會同時有其它類似的循環體系。

比如 Pinterest 的增長循環里,用戶發現更多值得 Pin 的好內容 推薦給朋友 幫助產品獲取更多用戶 產生更多好內容。

再比如 Pinterest 的用戶參與循環里,用戶 A 轉 Pin 一張用戶 B 的照片 通知用戶 B 召回用戶 B B 可能留下來產生更多 Pin…

我自己理解的自然循環是:

用戶在這個產品中所產生的「核心行為」,會促進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產生越來越多的核心行為,最終形成網路效應。

以我們耳熟能詳的」支付寶「為例,它在第一級(用戶增長)和第二級(留住用戶)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第三級(用戶良性循環)上做得不行。所以後面試圖在APP內增加社交、互動、螞蟻森林收取能量,就是想要產生更多的良性循環。

這是所有工具型產品的通病,也是很多工具型產品發展到一定階段和規模後,想要加入社區、用戶互動元素的本質原因。

請銘記:用戶參與度是燃料,驅動著絕大部分經久不衰、價值超過 10 億美金的非交易型消費互聯網公司

4

打造10億產品秘密的延伸思考

如果你是產品經理,看看自己的產品能否滿足用戶參與度的三級模型,形成網路效應?若不能滿足是不是可以努力完成第一、二級從而形成規模效應?

如果想要買股票,在研究投資標的商業模式的時候,可嘗試分析這家公司的產品是不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如果你是幣圈人士,在參與愛西歐的時候,特別是針對一些Xchat類項目時,睜大眼睛看看,這個項目是不是未來可期;

......

如果帶著這些思考行動,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行動,至少真的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西里的大麗花 的精彩文章:

TAG:西西里的大麗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