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鏢師有多牛?這些規矩就夠你學一陣子了

古代鏢師有多牛?這些規矩就夠你學一陣子了

在中國,曾經有這麼一個職業,他們押運著貨物走南闖北,有的時候還會押送幾趟特別的東西,這些人曾經有一個被傳了很多年的共同稱呼—鏢師。

有一段評書是這麼說的,說康熙時期有一個鏢師叫做黃三泰,有一天,這個黃三泰路過康熙的狩獵場,就發現康熙正被一隻大老虎追著呢,於是這個黃三泰一抬手,三個鏢,「嗖嗖嗖」就飛過去了。這個大老虎被制伏了,康熙非常高興,龍顏大悅,於是重賞了黃三泰。怎麼樣?鏢師還是有兩把刷子,夠厲害吧。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鏢師是什麼樣的呢?

鏢師這個行當,從理論上說,在明嘉靖朝以後,它產生的條件已經具備了。但是鏢師真正成為一個行業,應該說是在清朝的雍正時期。北京最大的鏢局會友鏢局,他們師徒口碑相傳,聲稱他們開業於康熙年間,如果口碑是正確的,那麼從整體大環境來說,它只能是康熙朝的晚期。為什麼呢?康熙早期時候,社會還很動蕩,在社會動蕩的時候,當然是烽煙四起,征戰不息,鏢局是沒有辦法在這種動蕩的環境中保證它押運的貨物平安過境的。鏢局存在的前提是什麼?大亂沒有,小亂經常發生。這種小亂就是說,在整體大環境基本安定的情況之下,這小賊小匪的小歹人,經常出來騷擾,這時候鏢局有能力制伏這些小亂,這種小亂最典型的是什麼呢?太平天國被平息,捻軍被平息以後,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前,當時商品經濟發展了,貨物流通了,長途販運也多了,在這種情況下,鏢局有了產生的溫床,鏢局的全盛時代呢,就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在鏢局沒有成立之前,官方就成立了一個機構叫驛站。驛站只能是官方使用的,普通老百姓想用非常困難,你得很有錢才行,(當時老百姓要委託驛站送一封信大概要100兩銀子),而且還不一定幫你辦。

開鏢局要有以下的條件,首先你得去「工商局註冊」(當地官府),明確你是什麼性質的鏢局,其中有信鏢、票鏢、銀鏢、糧鏢、物鏢、和人身鏢等(根據自身的業務來定)。然後就是招募員工,其中最重要的兩個來源就是武林世家和軍中袍澤(退伍軍人)。總之得武藝高強,講江湖義氣,懂行業規矩。

做為一個鏢師,素質是關鍵的,概括成一句話叫做「三會一不」。首先會搭爐灶,這個很好理解,走鏢一般都是荒郊野嶺的(有路,安全的地方我自己就去咯,還要你幹嘛)。會搭爐灶做飯是生存基本條件。其次,要會修鞋,荒郊野嶺的你鞋壞了自己不會修,那就自個爬回去吧。最後是不洗臉,這個是因為臉上的角質和灰塵有很好的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古代又沒有什麼防晒霜,所以這是很好的保護方式。如果在走鏢的時候一個鏢師說該洗臉了,那就意味著到達目的地了。

一路上鏢師多是騎馬護衛著鏢車。一旦賊人出現,就能迅速靈活地做出反應,沒有多少可擔憂的事情。其實事實沒那麼簡單。特別是當走鏢投宿到一些較大的村鎮過夜時。更須事事留意,處處小心。因為這種村鎮的地方勢力一般都比較強。一旦惹上麻煩,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因此,「三不住」依然是鏢師的出行原則。

一不住新開設的店。因為鏢師一般都是走固定的鏢路,對沿途客店均很熟悉,並和店家結成了好朋友,對新開設的店由於不知道底細,總是驅車直過,決不留宿,怕遇見《水滸傳》里張青、朱貴式的店,鬧個人財兩空。

二不住易主之店。老店突然易主,必定有其原因,在沒有弄清之前,鏢車對這種店總是敬而遠之,怕老店易主之後,成為賊店,賊人埋伏在先,單等鏢車到來。所以鏢車在未進村鎮之前,鏢師中總是策馬先行一個,前去打聽一番,以便掌握真實的情況。

三不住娼店。所謂娼店,就是旅館、妓院功能二合一的客店,這種客店門前總是站著幾個花枝招展的女人,賣弄風姿,招攬客人,娼店的客人正經人少,歹人比較多,難免會有明者為嫖娼,實際上是來偷盜的賊人。

所以說合格的鏢師都是一位位飽經戰陣、久走江湖的老客,除了有把式之外,還需要掌握一些生活技能,有這麼「三會一不」:會搭爐灶,會修鞋,會剃頭。因為走一趟鏢出來怎麼也得十天半個月,一路之上飢餐渴飲,曉行夜宿,哪有那麼方便的客棧?

比如當時走遍大江南北的晉商,還常出口外,一直能到蒙古恰克圖,中俄邊境、人跡罕至。所以露宿荒野時會搭爐灶取暖、會修磨壞了的鞋、會互相剃頭是必備的生存技能。

「一不」指的是不洗臉,因為口外的風硬,和刀片兒相仿,洗完臉後皮膚一嫩,就容易吹破,需要不洗臉用皴護著。所以鏢師一說:「明兒咱該洗臉了」,就意味著快回家了。

做人還要講究「三分保平安」:帶三分笑,讓三分理,飲三分酒。

因為笑臉人好辦事;禮讓於人講求和氣;酒喝多了誤事,飲三分還是給老鏢師取暖,年輕的鏢師是不允許喝酒的。這些技能都是在江湖中歷練出來的,我們可以看出,鏢行講究的是一個平安。

那麼在走鏢時難免遇到土匪劫鏢,又該怎麼辦呢?

鏢師走鏢要喊鏢趟子,喊「合吾」揚名立威,因為據說鏢局的祖師爺是乾隆年間的神拳張黑五,「黑」字上口讀「he」(四聲),現在京劇中的念白也還是這樣,像《挑滑車》里著名的那句「看前面黑洞洞」里就讀「he」,所以說「黑」與「合」讀音相似,所以喊「合吾」,為的是喊給道兒上的朋友聽。

但過到土匪的山頭要啞著過去,就是不喊,給人面子。

一般土匪劫鏢會在路上擺上荊棘,鏢師不能自己拿開,要等佔山的強人出現。佔山的來了也要講江湖規矩,講究盜亦有道,不會上來就搶,要先和鏢師盤道,這就要用江湖上特有的黑話來交談了,又叫「唇典」,也叫「吊坎兒」。

問這麼幾句話:你吃誰的飯?鏢師要回答吃朋友的飯。你穿誰的衣?穿朋友的衣。因為鏢師也明白,江湖上走鏢全靠強盜朋友幫襯。兩句話一說,二位再一談門戶,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把子還親呢,大家江湖上都有耳聞,也就放過去了。

不過也有不開面兒的草寇,非劫不可,這時鏢師還不會動手,繼續忍耐,說:朋友聽真,你是林中好漢,我是線兒上朋友,你在林里,我在林外,你我俱是一家。

如果土匪說不是一家,這時鏢師還會一忍再忍,壓著心火說:五百年前是一家,是朋友吃肉,不是朋友啃骨頭,啃了骨頭你別後悔。那意思我硬。

此時強盜若還是執意動手,就只好亮兵刃了,鏢師會對大伙兒喊:大傢伙一起打響,上打!在交手時,鏢師也會手下留情,免得出了人命冤冤相報何時了。

進店三要

按理說鏢師押著鏢車走了一天,到了旅店應該好好休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可是如果不好好休息,第二天走鏢肯定是會睏乏的,如此形成惡性循環打疲勞戰不會失鏢嗎?

但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住進店以後,鏢師並不急於休息,而是要按照「進店三要」的規矩,首先在店內巡視一遍,看看有無「異相」,以防被賊人「瞟上」。二是要在店外巡視一遍,看看有無「異風」,以防被人「貼上」。三是要進廚房巡視一遍,看看有無「異味」,以防被人暗中下藥。

所謂「異相」,就是店裡有可疑的人。「異風」就是店外可疑的跡象,「異味」就是廚子食品中作手腳。如有異相、異風當立即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如有異味,就宣稱大家已經「打過尖了(吃過飯了)」,等晚上關上房門,再吃些隨身攜帶的乾糧充饑。

吃過晚飯以後,除了值更者以外,鏢師都要上炕睡覺。北方人睡覺的習慣都是頭枕炕沿,圖個暖和,免得窗外寒風吹著頭部。可是鏢師一年四季都是頭靠近窗戶的一邊睡覺,腳蹬炕沿,因為這樣一是便於視聽窗外的動靜,二是一旦有情況不用翻身下炕,只要一躥,就能著地。一般人上炕時總是鞋的後跟向外,下炕時再倒過來穿上,但是鏢師卻養成了脫鞋上炕時就把鞋倒過來的習慣,讓鞋跟向著炕,一旦出事,跳下炕來也就穿上了鞋。鏢師的這些習慣都是在血的教訓中養成的,因為一旦發生夜襲事件,剎那之間,生死已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談詩扒歷史 的精彩文章:

梁小龍為何會在當紅時刻息影,真相讓我們流淚

TAG:煮酒談詩扒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