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不可道怎麼辦

道不可道怎麼辦

☆ ☆ 潘啟明博客 ☆ ☆

返回《總目錄》︱返回《文化談天說地目錄》︱查看《本類博客目錄》

道不可道怎麼辦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不可道怎麼辦?按老子的邏輯辦。老子的邏輯就是強為之道。老子有兩章直接說[勉]「強為之」這個邏輯,還有一章則分別表達不可道與可道背後的本質。   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帛書第59章,以下僅用數字)說,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yǎn)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二十五章(69) 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líao)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帛書45章),沒有直說「強為之」,而分別說可道不可道,有欲無欲:  道,可道,非恆(常)道。名,可名,非恆(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aǒ)。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根據不能說卻非要說、勉強說的邏輯,就只好解釋說,道出來之後,它就變成了什麼。我們將它翻譯一下,就是,  道不可道,可道的其實只是常有欲(即有利益、有目的、有動機)。這樣,碰上不可道怎麼辦?很簡單,強為之道,勉強去道、去說。而只要去道、去說,就帶上了慾望,帶上了利益,就有了說話人個人的視角、格局,就有了說話人的高度、廣度、深度,就有說話人的立場、觀點、方法。只要去道、去說,就已經不是常道,而只是以道理出現的利益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聽其言,觀其行,查其動機。可道不可道,可名不可名,常有欲常無欲,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全部科學哲學,全部戰術戰略,全部技術藝術,全部共性個性,全部有序無序,全部必然偶然,就是這樣玄之又玄。世界就是這樣,可道和不可道,是登世界之堂的大門。   歸結起來,這是個量子科學的表達法。道法自然,就是道與自然的纏繞。觀妙與觀徼,無欲與有欲,就是疊加與塌縮。而疊加與塌縮同出而異名。這就是世界。  當然,老子用強為之道的邏輯,除了第一章,其他章都沒有像第一章那樣,直接去定義(即「觀其徼」,有明確的界限),是因為「常有欲」,而只是比喻。用老子的活說,就是法、似、象(像)、若、譬、猶。即使是「強為之容」,「字之曰道」,也只能說是形容,只能是「若」,只能是「法」。如前面引用的兩章中,老子說,「若冬涉川」,「道法自然」。除此之外,老子還用了似、象、譬、猶:  第四章(48)說,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三十二章(76) 說,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daì)。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第七十七章(42)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yú)?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法、似、象、若、譬,猶,就是打比方。按莊子的說法,就是寓言。  當然,除了比喻,除了一旦不可道變成了可道,就要看利益,還有第三種辦法,就是不講什麼是道,而講道有什麼特點,比如「天之道,取有餘以補不足」,「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姍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恆與善人。」「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或者用第四種辦法,講其結果,如「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這些表達方法,是我們可以向老子學的。

文化儒釋道目錄

中國文化的未來牢牢把握歷史前進的方向

中國文化的歷史什麼叫企業文化什麼叫文化沒有文化的民族是野蠻的民族什麼是先進文化秦漢以前的上古史秦直道秦始皇的車同軌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四庫全書中國文化,亘古亘今文化是以文明教化歷史上的諸子百家

中國文化的精髓什麼是文化上下同欲者勝先為己之不可勝《鬼谷子》中的72條謀略校宇宙是多維的沒有個性就不美出奇致勝偉大的人格魅力比類取象,是中國文化的特質

《參同契》我證驗《周易參同契》的文章《周易參同契》原文廋詞隱語奇葩參同契

比較文化中國人做目標管理文化的衝突是持久的中國和美國的差距過程管理和目標管理什麼叫中國文化不同文化的深層一致中國自然,西方人工中西文化的不同背景東西方文明的衝突李約瑟給人的啟示「囈語」和「學術」的衝突中國的實證文明的衝突中、西差異捍衛文化主權創世紀第三章

國學什麼是傳統文化國學的真諦中華國學文化發展促進會暑期大會的發言提綱國學在教育上的作用國學讀什麼在享太極國術館講國學學國學的意義運用國學,提振執行力國學的力量學國學不是學知識邦諾學校國學講座題綱學國學和學習誤區

老莊老子論人格魅力老子論不自大可道非可道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自然而然老子的必勝智慧老子誦讀本(4)老子誦讀本(3)老子誦讀本(2)老子誦讀本(1)我理解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太上,不知有之天門開闔,能為雌乎知常、復命、知和我談老子的文章「無極」是老子說的老子誦讀本說明不以智治國,國之福以智治國小學生自己直接讀老子莊子原文能得一則萬事畢《莊子》中的上古史名可名,非常名無為而無不為聖人之治,正而後行莊子《齊物論》的篇章結構莊子的天籟王夫之評莊子《齊物論》莊子《逍遙遊》莊子說盜也有道莊子認為說什麼不重要莊子的齊論《莊子》中的真人《莊子》中的聖人從求同讀《老子》司馬遷筆下的老子老子是誰?最長的《老子》注釋以性命思想注釋《老子》我怎樣讀《老子》葛玄《老子河上公章句·序》以養生修鍊思想注釋《老子》讀經別忘了讀《序》天尊老君名號歷劫經略老子的「愚民」老子《道德經》的「愚民」道可道,非常道玄學難懂老子與玄莊子的同一老、庄、參同契下載道書下載老子說「不」原文老子說不易惟談天玄學與三玄文子論朴莊子論朴返樸歸真老子的宇宙觀莊子筆下的老子卷第十二 · 上禮卷第十一 · 上義卷第十 · 上仁卷第九 · 下德卷第八 · 自然卷第七 · 微明卷第六 · 上德卷第五 · 道德卷第四 · 符言看《受戒隆昌寺》所想卷第三 · 九守卷第二 · 精誠《文子》論玄卷第一 · 道原整理上傳《文子》緣由《老子》中的對數運用轉貼非常道!我解《道德經》第一章(五)我解《道德經》第一章(六)我解《道德經》第一章(四)我解《道德經》第一章(三)我解《道德經》第一章(二)我解《道德經》第一章(一)老子的學說

佛學道與佛無二,學楞嚴經筆記(1)觀世音菩薩是如何修成正果的檢驗知見的標準真知正見楞嚴咒拼音版《楞嚴經》談知見以手指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剛經佛說心經偏解心經也說放下心經一解我相即非相無所說法果報四句偈貪瞋痴慢疑慈悲與解脫

周易講周易要講故事沒有個性就不美廟算勝者,勝算多也周易與人生和管理周易與人生觀老年大學兩周易課程大綱學周易從什麼地方入門周易研究的近況周易不科學

中醫中醫的天人理論《莊子》論「機」《內經》論「機」治邦如治身平民醫學

文化與儒釋道從禮拜想起的與人方便就是方便自己顏為心聲從禮拜想起的檢驗知見的標準毛澤東論「紀律」我們需要數學會考試很重要人要懂得畏懼人真的不要把自己估計過高了情況明才能決心大人人都需要崇拜|獨善其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國的古典教育是最好的冰鑒陳摶《心相篇》不要效法這個世界與道法自然不要培養白眼狼中國人的美學精神最適合的是最好的學者的危機與責任我為什麼70歲還要入職聽話懂事再次收徒一陰一陽的智慧親賢臣遠小人立言 立德 立功槍杆子裡頭出政權能得一則萬事畢萬物共性與數學普適性面部表情與性格相比較而存在劉熙《釋名》自查聽話勿為名屍收徒三叩九拜服務是正道機不密則害成知己知彼不得已是成功的秘訣徹悖解繆,去累通塞知止,至矣!愛國主義孟子語錄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驕傲會讓人喪命自己解放自己人缺少的是願望我們的精英有遠見嗎?自覺的紀律要聽話的,不要搗亂的條幅格式寫條幅學習我們中國人缺少什麼管理提升打造個人品牌領導力和執行力功高蓋主中國的危機和化解危機的方法去掉一切多餘的手續紫薇斗數計算容易出錯之處錫拉庫薩火攻不知山有虎治國、強國、富國不戰而屈人之兵貪官和刁民是社會兩大毒瘤聽其言而觀其行人人都有直覺姓名學與讖緯學怨天尤人的是慫包太極與人生復興不是復古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宋美齡的長壽第六感官對無為的理解洋裝穿在身性格決定命運人脈決定成敗儒家文化與企業形神論窮理陶情盡性以至於命人只能改造自己速算口訣天、人、道、德以古詮古由社會生物學所思從三大戰役,看執行力黑芸豆還是黑豆絕聖棄智,大盜乃止八卦物類秦始皇郡縣制人的解放成功之路財神幫助於幫助幫助於無幫助都是錢惹的禍角色定位至關重要六氣十二月應十二脈卦象納甲納支八卦和六十四卦圖表倒序和部首法記英語單詞記憶的奧秘古天文學孝者笑也、效也大處著眼,細處著手自己的事自己做自以為是很可笑觀測、嘗試、證驗黑箱方法易經的來龍去脈飲食習慣與文化衝突文化復興經典誦讀 ISO 版經典誦讀 MP3 版下載和與同《大學章句》誦讀版察同求和理、性、命弟子規十二生肖人格決定認知我看儒釋道沒好吃的文字改革他山之石攻玉偉力在人太極拳發勁(視頻)楊式太極拳精練28式(視頻)

返回篇首︱返回《文化談天說地目錄》︱返回《總目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訊網_歷史博客 的精彩文章:

TAG:和訊網_歷史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