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價之寶《萬歲通天帖》賞析

無價之寶《萬歲通天帖》賞析

這卷《萬歲通天帖》字帖是王羲之家族書法家真跡的唐朝摹本。武則天喜愛書法,曾向王羲之的後人王方慶求取王羲之真跡。萬歲通天二年(697年),王方慶將家中僅存的一卷王羲之真跡,以及王獻之等王家其他書法家的真跡獻給女皇。

武則天不願奪人所愛,便讓當時技術最高的書法臨摹者將字帖摹寫下來,留在宮中,將真跡歸還給王方慶。後來真跡失傳,而摹本卻流傳至今,由於它是「萬歲通天」年間的摹本,所以被稱為「萬歲通天帖」。這個摹本極為精良,被認為是「唐代法書第一」。

關於唐摹本

古代摹書有三種方法:第一種,先勾後填;第二種,不勾徑自影寫;第三種,勾摹兼臨寫後加以修飾。摹本又稱為拓本,把紙或絹覆在真跡上,用光照明,雙勾填墨而製成的副本,如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這樣的唐摹本又有「響拓」和「硬黃」之說。所謂「響拓」,就是人處於暗室之中,將紙覆在帖上再鋪於窗洞上,藉助室外光線透射摹寫,俗稱「影書」或「影覆」。唐代「弘文館」設有專門摹拓書法的人員,如馮承素、諸葛貞、韓道政、湯普徹等。故宮博物院藏神龍本《蘭亭序》即出自馮承素之手。

日本學家表立雲認為《萬歲通天帖》是「並行線拓」。表立雲於1988年在遼寧省博物館觀覽《萬歲通天帖》時,使用放大鏡對其細部進行了觀察,發現此帖並非為人們一直認為的「雙鉤填墨法」,而是很細的墨線十分精心地排列出來的。尤其《尊體安和帖》(《翁尊體帖》)、《一日無申帖》(《喉痛帖》)中,筆畫間大的飛白處,一根根細線齊整排列的樣子斷然明了。因為此法和雙鉤填墨法不近相同,表立雲稱其為「並行線拓」。這一方法近似於古代肖像畫中毛髮的畫法。

1

王羲之《姨母帖》

【文字】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頓首、頓首。頃遘姨母哀,哀痛摧剝,情不自勝。奈何、奈何!因反慘塞,不次。王羲之頓首、頓首。

【大意】: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頓首、頓首。突然遭遇姨母哀事,心中被哀傷摧迫,悲痛之情難自禁。奈何、奈何!因為(哀痛傷感)反覆湧現,凄慘之情充塞(胸間),以至於語無倫次。王羲之頓首再頓首。

【評價】王羲之的筆法多搖曳多姿,而《姨母帖》卻因他的姨母去世,心中哀痛,字跡現出凝重、古拙、質樸的面貌,作品有古樸高華的藝術魅力。

2

王羲之《初月帖》

【文字】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辦。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大意】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期一直想寫這封信,但因沒有郵差,沒法寄信(所以耽擱到現在)。昨天到達這裡,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來信,即使相隔遙遠,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囑託您,近來還好吧?我卻突然生病,身體十分差。剛剛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寫到這裡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評價】書法風格逸筆草草,自然天真,率意暢達,有晉人倜儻任誕的氣息。

3

王薈《癤腫帖》

【文字】薈頓首,,為念。吾癤腫,甚無賴,力不次,頓首。

註:為殘損字。題籤字為:臣十代叔祖晉侍中衛將軍薈書。

【大意】我身上長了癤子,越來越大,還腫了,幹什麼都沒有力氣,感謝你的關心……

【評價】書法筆鋒剛健挺拔,極有力度,神韻清和秀雅,獨具一格。風格與其恬虛守清、不慕榮利的人品相表裡,是「書如其人」的又一例證。

4

王薈《翁尊體帖》

【文字】翁尊體安和,伏慰侍省,小兒並健。適遣信集澤山村,自當令卿知吾言之不虛也。郭桂陽已至,將甲甚精。唯王臨慶軍馬小不稱耳!以病告公差耶,秋冬不復憂病也。遲更知問。七月廿七日。

【註解】安和:平安,安好。遣信:猶傳信。郭桂陽:人名。王臨慶:人名。

【評價】《郭桂陽帖》起首數字尚為行書,愈後愈放,轉為草書,縱橫揮灑,一發不可收拾。第一、二行上端與第三、四行下端,反差極大,視覺效果強烈。王羲之的書法「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以此衡量《翁尊體帖》,亦能相符,可見王氏家風之流衍。

5

王徽之《新月帖》

【文字】二日告:氏女新月哀摧,不自勝,奈何奈何。念痛慕不可任。得疏,知汝故異惡,懸心。雨濕熱,復何似,食不?吾牽勞並頓。勿複數日還,汝比自護。力不具。徽之等書。

【大意】對友人某氏女的亡故表示痛悼,對友人身體不適而擔憂。多雨濕熱,詢問對方飲食情況如何。並告自己因疲勞而身體欠佳。

【簡介】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自幼追隨其父學書法,在兄弟中惟有「徽之得其勢」,書法成就僅次於其弟王獻之。王徽之生性卓犖不羈,即使是做官,也是「蓬首散帶」,「不綜府事」。有「雪夜訪戴」「聞桓伊吹笛」等趣聞,亦善畫。

6

王獻之《廿九日帖》

【簡介】《廿九日帖》是東晉王獻之致其一位同輩兄長的信札,信中所寫是王獻之為自己未能送別而致歉,並問對方身體狀況的內容。

【文字】九日獻之白:昨遂不奉別,悵恨深。體中復何如。弟甚頓勿勿,不具。獻之再拜。

【大意】二十九日獻之拜上:昨日竟沒有同你話別,很是悵然和慚愧。你近來身體恢復如何。我則很乏頓,匆忙間就不再敘了。獻之再拜。

【評價】展現了王獻之新創書體「破體書」(大令體)的書風。王獻之的作品多為行草書,此帖有些字接近楷書,尤其難為可貴。

7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

【文字】太子舍人王琰牒。在職三載,家貧,仰希江郢所統小郡,謹牒。七月廿四日臣王僧虔啟。

【評價】所書內容是為太子舍人王琰向皇帝求取官職。對上呈書又有求於人,故而書寫認真拘謹,不是率情任性之作。規整秀雅,端莊柔和,楷中帶行,靜穆純樸。

【作者簡介】王僧虔,王羲之四世族孫,書法家。官至尚書令,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書。不但於書學理論頗有建樹,而且書亦不弱。

8

王慈《柏酒帖》

【文字】得柏酒等六種。足下出此已久,忽致厚費,深勞念慰,王慈具答。范武騎。

【大意】已收到柏葉酒等六種。你離開此地也很長時間,突然致以這麼花費大的禮物,深感煩勞你了,甚感欣慰。王慈寫此以答謝。范武騎啟。

【評價】王慈書法筆勢雄強豪縱,體勢奇偉,縱橫姿肆。其字與王羲之書法不同,卻與王獻之的行草書相近似。

9

王慈《汝比帖》

【文字】汝比可也,定以何日達東,想大小並可行。遲陳賜還。知汝劣劣,吾常耳。即具。

【大意】比:近來。大小:猶多少。這裡引申指一般情況。

【評價】《汝比帖》書法逸筆草草,勢態強烈,字形不甚講究,以「意」為主。王慈的草書,用筆速度較快,筆勢如斬釘截鐵,乾脆利落。

10

王志《喉痛帖》

【作品簡介】南朝梁代王志的作品之一,講述的是作者感覺喉嚨不適隨手寫的札記,可作者不曾想到,一些不經意的手札,成為了後世流連的佳作。

【文字】一日無申,只有正屬雨氣方昏,得告,深慰。吾夜來患喉痛,憒憒,何強,晚當故造遲敘談。惟反,不多。

【註解】申:表明,表達。昏:暗而無光。憒憒:煩亂;紛亂。不多:不多說。

【評價】局部拘成法、大膽潑辣。通篇觀之,結字險峻,上窄下寬,左右拉開距離,形成強烈的對比。筆畫忽粗忽細,章法茂密,楷、行、草相雜,別具一格。既傳承二王筆法,又流露出自我創新的意識。信札開篇的「一」字較輕細,其後的「申」字粗壯有力,豎畫勁健,收筆見枯,給人「燥裂秋風,潤含春雨」之感,顏真卿《祭侄稿》中有用筆與此處相像。「屬雨氣方」連續四字極粗重,沒有刻意用細筆來作變化。不過,「氣方」二字連筆不必要,「方」字筆畫少,連筆累贅。故評者在稱讚王志創作膽識高、氣勢足的同時,也指出其用筆失於粗野。自「吾夜來」起,逐漸進入創作狀態,「來患」二字筆畫細且為草法,此後連筆漸多,字形簡約,到最後一列,字形極為放浪,體現出不流於俗的匠心。從字形大小來看,「告」和「慰」字大小懸殊相差七八倍。筆畫粗細的對比,見證了創作時的激情與速度。

《萬歲通天帖》目錄如下:

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書;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書;第三帖:王薈《癤腫帖》,行草書;第四帖:王薈《翁尊體帖》(《郭桂陽帖》),行草書;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書;第六帖:王獻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牒》、《在職帖》),行楷;第八帖:王慈《栢酒帖》,行草書;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書;第十帖:王志《喉痛帖》(《一日無申帖》)行書。共七人十帖。卷尾有「萬歲通天二年王方慶進呈原跡」的銜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物觀物之境 的精彩文章:

TAG:以物觀物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