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一個人能被「憤怒」毀到什麼地步?

一個人能被「憤怒」毀到什麼地步?

一個人能被「憤怒」毀到什麼地步?

文 | 卡蘭諾 · 主播 | 楊槍槍

一個人能被「憤怒」毀到什麼地步?.mp37:29來自有書共讀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親愛的各位書友好,今天,我們繼續共讀《謝謝你遲到》。這本書一共分為14章,你可以根據我所拆的10個主題點,每天閱讀一章到三章。建議今日閱讀完第九章(219一264頁)。

一年前,百度CEO李彥宏曾說互聯網的下一幕是人工智慧。僅過了一年時間,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下一幕,而是「這一幕」。

不難看出,人工智慧已經從鮮有人跡的藍海,瞬間轉化為競爭激烈的紅海。

奧林工程學院院長理查德·米勒說道:「隨著人口的代際交替,通過不斷應用,越來越少的人可以對越來越多的其他人的生活產生影響,其結果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我們將那些能夠影響其他大多數人的個人和群體稱為「創造者」,同時,與「創造者」相對應,「破壞者」也由此誕生。

在過去,重大的技術進步在當時的全球體制下還無法立即實現全球傳播。今天,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想要傳遍世界各地也是幾秒鐘的事情。這就意味著,一些關乎人類安全的科技極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落入惡人手中。

在今天,任何一個擁有Master公司信用卡的人,都可以輕易地從雲端下載製造衛星武器的方法。和創造者一樣,破壞者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放大自己的力量,影響大多數人的生活。

「破壞者」對人類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很有可能,下一次人類的災難就是出自這些」破壞者「之手。

今天的破壞者不僅僅被賦予了更強大的力量,同時他們更不易被遏制。

一個人能被「憤怒」毀到什麼地步?

隨著流動的全球性和3D列印技術的興起,獲得材料變得越來越容易,你可以在自己的地下室里製造幾乎任何東西,只要地下室能裝下。

正如哈佛大學戰略家格雷厄姆·艾利森總結的:「從歷史來看,民眾的個人憤怒程度與他們利用憤怒能夠辦到的事情之間是有差距的。但是,因為有了現代技術,加之有人願意採用自殺式攻擊方式,極為憤怒的個人現在只要得到正確的材料,就能殺害數百萬人。」

通過社交網路,加速的全球流動點燃了某些生活在社會邊緣人的信念,鼓動他們以暴力的方式完成心目中的英雄行為。他們想製造一個全世界都能注意到的大爆炸,即使他們不屬於任何組織的正式成員。

美國地緣政治預測公司的主席戰略家喬治·弗里德曼解釋了為什麼這些自我激勵的個人和小團體會成為未來的恐怖分子,以及為什麼遏制他們會如此之難。

弗里德曼在地緣政治預測網站上曾表示:在9.11之後的十年里,美國戰略核心是識別恐怖團體,並摧毀它們,這個戰略的假設前提是恐怖主義需要一個組織。恐怖分子被識別、被殺死,隨著組織的退化和破裂,恐怖分子行動有所減少。

但隨後不久,恐怖主義又再次激增。

恐怖行動復興,很大原因在於,破壞者們現在很容易聚在一起,就像創造者建立創業企業一樣。通過互聯網等現代化技術,天南地北的「破壞者」們被緊密聯繫在一起。

像「伊斯蘭國」這樣的群體,根本不需要依賴命令和控制。通過社交網路,群體組織者可以在地球任意一個角落,對群體內的成員煽風點火。之後,就可以坐享其成,觀看成員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一系列「表演」。

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德曾說過,管理世界,你不能只靠老皇曆,越來越大的破壞,現在能夠由越來越少的人來完成。如果你以為身處在一個只需要考慮國家行為的世界裡,那就是在開自己的玩笑了。

一個人能被「憤怒」毀到什麼地步?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人工智慧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未來各國的安全隱患,極有可能都出自互聯網、人工智慧這個領域。

當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把發展人工智慧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

為了保護最新科技不被不法分子竊取,在新一輪國際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導權,安防也成為各國核心技術、頂尖人才、標準規範等領域強化部署的重點。

塞翁失馬,焉知福禍,當我們在享受科技帶給自己便利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它背後可能帶來的災難。

一個人能被「憤怒」毀到什麼地步?

有書君語:本周我們共讀的書是《謝謝你遲到》,在這十年中,世界開始被具有顛覆性的三大力量(3M)所重塑,包括摩爾定律、市場和大自然。然而 , 科技快速創新 , 人類的適應力似乎跟不上 , 尤其是法律和教育體制。

三大力量重塑了世界的五個方面:工作崗位、國家政治、地緣政治、社會倫理和社區生活。加速時代讓成功法則加速迭代,過去的經驗將不再適用,個人和群體都需要暫停、反思,才能重掌生存的主動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這個最健康的生活方式,99%的人不知道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