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汪劍釗:在茶卡鹽湖想起 兩篇俄羅斯小說

汪劍釗:在茶卡鹽湖想起 兩篇俄羅斯小說

汪劍釗:著名詩人,學者,翻譯家;1963年10月生於浙江湖州市;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有專著《中俄文字之交》 《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 《阿赫瑪托娃傳》 《詩歌的烏鴉時代》 《比永遠多一秒》(詩集)等;譯著《俄國象徵派詩選》《俄羅斯白銀時代詩選》《自我認知》《俄羅斯的命運》《波普拉夫斯基詩選》《二十世紀俄羅斯流亡詩選》《普希金抒情詩選》等。

回到江南,我首先想到的是橋與水。

一座橋,無論是石質的還是木質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連接與溝通。它意欲打破自然的阻撓與分隔,為棲居於大地並渴望自由行走的人們鋪就一條空中道路。在視覺上,橋呈現的是一種特有的建築美,其稜角與曲線凝聚著人類樸素的智慧與想像力,混合了力量與堅韌的美,建造者將生命的詩意一次又一次地落實到石頭與粘泥中。古代沒有水泥與膠,但古人卻發明了彌合度極強的粘合劑——糯米加石灰的砂漿。這種「粘合劑」縫合之後的古建築不僅異常堅固,耐抗強烈的地震,且具有特殊的耐水性,這使得不少建築能夠屹立千年不倒,有的甚至運用現代的推土機都無法推倒。那麼,運河呢?應該是一座水做的橋,它也是一種溝通,打破的是泥土與石頭的阻隔。與橋的恆定與安靜不同,運河通常呈現的是流動、靈活與適度的喧嘩,它柔軟卻同時厚重,綿遠又不失細膩,偶爾有船筏經過,撕破了水的皮膚,但很快就自行癒合了。

以前,閱讀劉紹棠的《運河的槳聲》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運河小說,我只是沉醉於小說中的美,為運河人家的淳樸、恬靜而感慨,並未想到這運河還有著如此綿長的延伸,甚至和我的家鄉保持著隱秘的聯繫。它就像一根粗大的脈搏,北起幽燕的通州,南抵長江流域的餘杭,流經了京、津、冀、魯、江、浙六個省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800公里,讓華北平原與長江三角洲有了血脈上的聯繫,其鏡面似的波光不僅倒映著北方的豪放與剛勁,也蘊含著南方的細膩和柔情。

少年時代,聽家鄉的老人說過,隋煬帝為了坐著龍船到揚州看美女,不惜耗費龐大的財力、人力,開鑿了一條大運河,引起了巨大的民怨,最終導致亡國。奇怪的是,這個故事並沒有引起我對這名皇帝的厭惡與憎恨,我在心中不禁暗自思量,這個皇帝倒是非常浪漫,為了美竟然不顧一切,真所謂寧要美人不愛江山,將「美」高置於整個江山社稷之上。成年以後,我逐漸了解到它的真相,那不過是正統人士對一名亡國之君的進一步妖魔化。據史料披露,京杭大運河的開鑿更多的是出於政治與經濟的考慮,是古典意義的一次「南水北調」。實際上,運河的開鑿也遠遠早於隋代楊廣的登基稱帝。當時,江南富庶的物產通過這條人工的水道,源源不斷地運送給由游牧民族轉化不久後的北方居民。與此同時,水這種液體在輸送物資的同時,也在滋潤著南方與北方各自的文化,使其相互學習與吸收,隨後在流動中發揚和光大。

行文至此,我想說,詩的誕生與流布堪稱人類挖鑿的又一條運河,這條河的表面醒目地蕩漾著智力與美交織的水波,在粼粼的人文波光中折射著精神太陽的光芒。國人皆知,唐代大詩人張若虛寫過一首曠世名作《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該詩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帶起,鋪陳了一幅美妙的景象: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享受著那樣的良夜美景,張若虛的內心卻滋生了一種宇宙性的孤獨,他在時空的坐標上發出了「年華似水」「物是人非」的感慨: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詩人由空間轉入時間,在清麗的詩句中寫出了生命的律動,交織著憧憬與悵惘、歡愉與感傷等多種情愫。全詩的意境空靈、清明,音韻諧美,畫意濃郁,是為「春水浩蕩」的千古絕唱,正如聞一多所說,在這首詩面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褻瀆」。不過,與京杭大運河的歷史相似的是,這奔流浩蕩的「春江」的首開者並非張若虛,而是那「毫無心肝」的後主陳叔寶。隨後,就有一位同樣背負「亡國」惡名的皇帝楊廣像續開運河一樣,承接了這項工程,重啟了一個隱秘的通道,貫通了詩的月光照臨其上的藝術之河。這樣看來,前述史傳開鑿了京杭大運河的昏君楊廣實際倒是一名文武全才的統治者,早年他南征北戰,為大隋帝業鞠躬盡瘁,立下了汗馬功勞;登基後,他首倡科舉制,為生活於底層的知識分子提供了施展平生抱負的機會。不僅如此,他在為文作詩上也有傲視天下的才能,《春江花月夜》便是他在矜然自得的心境下揮筆寫就的千古名句: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平心而論,這首詩完全脫離了齊梁時代綺靡、穠艷的文風,呈現了一種開闊、剛健、澄澈的質地。倘若做一個設想,將它放在初唐詩歌集中,那也絕對是翹楚之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楊廣這寥寥二十字對語言的「鑿挖」,才成就了張若虛「孤篇蓋全唐」的勃發、奔涌,乃至一瀉千里的衝決……楊廣的另一首詩《秋思》有一句云:

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這些水珠般令人銷魂的詞句,在流落民間數百年之後,有幸被大宋才子秦少游撿到。他撣去其中的塵土,巧妙地嵌入自己的《滿庭芳》,從而煥發了晶瑩剔透的新意,在婉約的江河中拓寬了感傷主義的支流: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運河自然並非黃土文明獨有,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各個地區也流淌著大大小小的人工水道,較為著名的有蘇伊士運河、基爾運河、巴拿馬運河等,至於舉世聞名的水上城市聖彼得堡,更是因分布了網路般的運河,連接了大小涅瓦河而增添了北方的嫵媚,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名。前述各條運河,或者起到了灌溉與滋潤沿途居民所存身的那一片土壤的作用,或者承擔起了民族與民族之間經濟上的貿易往來和政治上互相勾連的功能,為豐富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起到了血脈性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在世界文學的歷史上,也存在不少這樣的「運河」。例如:法國詩人龍沙在1578年出版了一本詩集《緻密輪娜十四行詩》。他在其中一首詩中如是吟唱:

當你衰老之時,伴著搖曳的燈

晚上紡紗,坐在路邊搖著紡車

唱著、讚歎著我的詩歌,你會說:

龍沙讚美過我,當我美貌年輕。

……生活吧,別把明天等待,

今天你就該採摘生活的花朵。(飛白 譯)

詩人將生命無常和「紅顏易逝」的觀念注入到作品中,在宣傳及時享樂思想的同時,又歌頌了藝術的力量,詩歌對時間之剝蝕的抵抗,體現了濃厚的人文主義精神。

這股文藝復興的詩歌之水流淌了三個世紀以後,越出了法語的堤岸。1893年,愛爾蘭詩人葉芝受這位法國前輩的啟發,以戲仿翻新的形式表達了自己對終身眷念的女性毛德?岡的一腔深情: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袁可嘉 譯)

運河是一座水做的橋,而詩歌是一條詞語漂浮的運河。正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楊廣的同名作品一樣,葉芝的《當你老了》已因其中高潔的情懷、至深的傷感,更受後人推崇,尤其在中國,它是各類晚會和朗誦活動中的「常客」。那「朝聖者的靈魂」帶著它「痛苦的皺紋」開鑿了一條特殊的河流,跨越了英語與漢語的阻隔,順著袁可嘉先生建造的翻譯河道,也流到了二十世紀末的中國,在方塊字的沃土上煥發了新的人性光輝。例如,在詩人、批評家耿占春那裡,「當你老了」就潑濺起了這樣的浪花:

當一個人老了,才發現

他是自己的贗品。他模仿了

一個鏡中人

他從翻開的書里只讀自己

其他人都是他鏡中的自我

在過他將來的生活

現在隔著霧,他已無法閱讀

當一個人老了,才發現

他的自我還沒誕生

在那條名為「西川」的河道上,則倒映著夕陽返照似的燦爛與堅硬:

一個人老了,重返童年時光

然後像動物一樣死亡。

他的骨頭 已足夠堅硬,撐得起歷史

讓後人把不屬於他的箴言刻上。

我們從上述詩歌「運河」便可以看出,儘管它們有著共同的源頭,由於流域不同,在各河段的寬窄也不同,流向也出現了差異,河面上漂浮的「水生物」也各不相同。

神山?聖水?岩羊

2016年7月14日,在當地宣傳部門領導的陪同下,我們一行採風的詩人、作家來到了天峻。天峻是青海省海西州下屬一座海拔較高的縣城,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一部分地區的最高海拔在5000米以上,縣政府所在地新源鎮的海拔也有3406米。據說,青海湖的母親河布哈(野公牛)河就發源於該縣的北部山區。這片土地自古就因水草豐美而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牧場。春夏之際,不時會有一群氂牛或一群山羊緩緩地行走其上,褐色、白色與泛著油光的草綠相映成趣,凸顯著那純粹到極致的美,而與牧草共生的一排排灌木,也是鬱鬱蔥蔥的,迎著微風簌簌作響,彷彿一群饒舌的村婦在絮叨著自家的瑣事,至於環繞四周的溪水,則如同一道道銀色的水晶珠串,纏繞著這片草原柔美的腰身。

在距離天峻縣城約48公里的東北方位,有一座峻峭壯美的山峰,那就是著名的扎西郡乃神山。扎西郡乃是藏語,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吉祥之源。整座山的海拔約4000米,山體高達260米,寬約600米,山形宛如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峰頂沒有什麼樹木,卻透出一種特殊的莊嚴和肅穆。相傳,這是蓮花生大師的加持之地,自然是當地居民心目中的聖地。另一說法是一名寧瑪派活佛的法體葬在此山中。為此,當地居民在山腳下建有一座寺廟,名舟群寺,吸引了不少僧眾和信徒前去朝拜。扎西郡乃西側山根有一泉水從岩縫中流出,叫「曼拉主曲(意謂藥師佛神泉)」,據說此泉水能治腸胃病,山的北側也有一泓泉水,叫「卓瑪主曲(意謂綠度母神泉)」,滲出來的水亦能治病;令人驚奇的是,岩洞前這些大大小小的水池(或水窪)始終不緊不慢地流溢著,旱年不幹,澇時不溢,積年累月地訴說著汨汨的傳奇。據說,扎西郡乃神山至今還有野驢、盤羊、雪豹、白唇鹿、香獐、棕熊、猞猁、黑頸鶴、藏雪雞等動物出沒,儼然一座完整的野生動物園。不過,那天我們有幸遠遠地見到了在山頂上怡然吃草和奔走的岩羊。

目前,岩羊已屬瀕危動物,被列入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岩羊習慣於棲息在海拔2500~5000米的山地,喜歡攀登岩壁,因此而得名,故又名石羊。加之毛色與褐黃的岩石相似,不容易被敵方發現,夜間及中午在岩石旁休息,白晝以青草、小灌木、苔蘚為主要食物,只是在早晨和黃昏來到固定的地點飲水。到了冬季,它們主要依靠啃食枯草和舔舐冰雪來維持生命。由於它們身體輕巧,形貌可愛,具有極高的彈跳技能,只要有腳掌那麼大的著力點,就可以向上攀登,並且在十米以上的高度向下縱躍而不會受傷,有在峭岩絕壁上自由行動的技能,因此又被稱作「岩壁上的精靈」。岩羊有很強的集體意識,它們一般極少獨自棲居,大多是成群結隊地生活,少者十數只,多者幾十隻甚至數百隻。在一起活動,成員之間相互有很強的依戀性。與虎豹豺狼相比,岩羊性情溫和,沒有任何攻擊性,似乎是佛家最忠實的子弟。而且,它們還有極強的集體主義精神,相傳,如果某隻岩羊不幸死亡,其他的岩羊就會自覺地將屍體圍住,不讓兀鷲等食腐動物叼走。或許,正是這種抱團取暖的意識是個人主義日益嚴重的人類應該學習的。

記得數年前我曾經參加過寧夏自治區文聯組織的一個詩歌活動。當時,主辦方安排我們觀賞了賀蘭山岩畫。在草木稀少的山麓,除了太陽圖騰和人首像之外,我們看到最多的就是動物圖案,其中就有岩羊的圖案,突起的雙角,展開的四蹄,扭動的腰肢,逼真地再現了數千年前該物種的存在。更有意思的是,那天,我們還看到了現實中奔跑的岩羊,它們在崎嶇的山石上自如地奔跑,彷彿才從岩畫里飛跳出來,挾帶著遠古的蠻荒氣息。這一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迄今猶在眼前。這一次,當我再次看到岩羊,不由得一陣驚喜,看著它們在山坡草地上的行動,彷彿有神跡在降臨,呼喚人類與自己的生態和諧相處。

在茶卡鹽湖想起兩篇俄羅斯小說

從青海柴達木回來已有半個多月了,但茶卡鹽湖給我的衝擊與震撼仍然沒有退去。那種猶如冬天暴降大雪似的陰鬱和灰白,一直像雪光那樣強烈地扎進腦海,給人一種尖厲的刺痛、一份深入骨髓的驚醒。

「茶卡」一名,初聞之下極易望文生義,誤以為是跟茶葉有關的一個轉運場所或檢查哨卡,腦海里甚至還會閃現「茶馬古道」的景象,諸如馬鈴振響、茶葉飄香、彪悍的走私客……「茶」與「卡」在發音上因「a」而形成的開口音,響亮、清脆,彷彿攜帶著高原的亢奮,其間還夾雜著一部分宗教的神秘。實際上,茶卡只是一個譯名,與我們熟知的茶葉沒有半點搭界,而與我們經常食用的鹽粒有關。這個名叫「茶卡」的地方實際是一個鹽湖,它坐落在祁連山的支脈完顏通布山和昆崙山的支脈旺尕秀山之間,也叫達布遜淖爾,「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海之濱;「達布遜淖爾」是蒙古族語,也是鹽湖之意,也就是青鹽的海洋。據說,在蒙古族語中,柴達木也就是「鹽澤」的意思,而茶卡鹽湖是柴達木這個大鹽澤中的一個分支。儘管它是四大鹽湖(其餘三個為察爾汗鹽湖、馬海鹽湖和昆特依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但總面積為105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杭州西湖那麼大,故此稱其為鹽的海洋確實不為過。

根據有關資料可知,茶卡鹽湖的湖面呈橢圓形,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海拔3100米,鹽層平均厚度有6米,最深處可達15米。鹽湖的湖水屬滷水型,底部為石鹽層,湖鹽的儲存量約4.5億噸,據說可供全國人民食用85年之久,其中含鈉、鉀、鋰、溴等多種離子,具有極高的開採價值。茶卡鹽湖出產的均是天然結晶鹽,顆粒大質量優,鹽味純正,其鹽晶中因含有各種沉積的礦物質而呈現為青黑色,故又稱「青鹽」。茶卡鹽湖的開採歷史很早,早在西漢時期,當地的羌族人已經知道採食了。關於這點,可參見《漢書?地理志》的記載:「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鹽池。」此處所謂的仙海即今青海湖,鹽池便是茶卡鹽湖。清初乾隆年間,官方制定了鹽律,有組織地對鹽湖進行大規模開採。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設立了丹噶爾廳鹽局,則標誌著該地的湖鹽開採已正式納入了官方的經營和管理軌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人們對鹽湖的認識已從實用性轉向了美的欣賞,隨著開採、製鹽工藝流程的不斷完善,茶卡鹽湖景區已發展成一個新型景區。此後,它便以其生態游與工業游並舉而在青藏高原的風光旅遊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被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為「人一生必去的五十五個地方」之一,與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齊名,共享「青海四大景」的美譽。

記得那一天,我隨著柴達木採風團的朋友一起進入景區,頓然置身於鹽的懷抱,不覺間便走散了,左右上下均是咸澀的味道,那鹽味就像一個個小小的精靈,鑽進了我的每一個毛孔。向前望去,液態與固體渾然不分,在極目處與天色融成另一重世界。至於湖堤上的一座座鹽雕,更是重重地映入我的視野,彷彿在尋求一種讚美或嘆息。就在此刻,我不知怎麼就想起了蘇聯猶太裔作家伊薩卡?巴別爾的小說《鹽》。

巴別爾是二三十年代蘇聯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曾贏得如博爾赫斯、海明威那樣的大師的讚歎。1939年,因被指控為間諜而遭到了清洗。鹽,在俄羅斯一直被看做極為重要的物資,「麵包與鹽」迄今仍是俄羅斯人招待貴賓的重要儀式和象徵。這篇小說的背景是蘇聯內戰時期,當時鹽更是極為緊俏的東西。故事講述一個婦女將一個藏有鹽巴的包裹冒充嬰兒混上了裝載士兵的軍用列車,在途中被一名戰士戳穿,不論她怎麼懇求都沒能擺脫厄運而被槍殺了。小說的整個敘述冷靜、客觀,在細節處凸顯生活的真相,寫出了戰爭的殘酷和士兵們在特殊狀況下所顯示的缺陷。例如,在記述士兵巴爾馬紹夫擊斃那個女人的一幕,作者沒有詳細描述,也不作鋪張的渲染,僅是引用了主人公的話語,以暗示的方式告訴了讀者:

「我要承認,我把這個女公民扔下了飛馳的列車,可她卻像鐵打的一樣,坐了一會兒,拍了拍裙子,又去走她那條卑劣的路。我看到這個女人居然平安無事,看到她四周滿目瘡痍的俄羅斯、顆粒無收的農田和遭到凌辱的姑娘,看到那麼多的同志殺奔前線,生還的卻寥寥無幾,我想跳下車去或者自殺,或者把她殺死。可哥薩克們捨不得我,勸我說:

「給她一槍。」

「於是我從壁上拿下那把忠心耿耿的槍,從勞動者的土地上,從共和國的面容上洗去了這個恥辱。 」

無疑,這是非常恐怖的一幕。或許正是作者那種堪稱「自然主義」的筆觸,以波瀾不驚的方式揭下了大歷史的偽飾,來自他追求準確性和客觀性的思想之「鹽」。

無獨有偶,十九世紀經典小說家屠格涅夫也寫有一篇與鹽有關的小說,那就是《白菜湯》。《白菜湯》講述的是一個農家寡婦的兒子死了,留下了一碗白菜湯。此後,那寡婦一直捨不得扔掉。而一位富家太太曾經因為自己女兒的夭折而吃不下飯,便對農婦的行為感到不可思議。小說如是描述:「太太想,『她在這種時候還能夠吃東西!……她們這種人真是心腸硬,全都是一樣!』 」 於是,作者寫了這樣一段對話:「『達吉雅娜,啊呀,你真叫我吃驚!難道你真的不喜歡你兒子嗎?你怎麼還有這樣好的胃口?你怎麼還能夠喝這白菜湯?』『我的瓦西亞死了,』婦人安靜地說,悲哀的眼淚又沿著她憔悴的臉頰流下來,『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讓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湯是不應該糟踏的,裡面放有鹽呢。』」對此,「太太只是聳了聳肩,就走開了。在她看來,鹽是不值錢的東西。」這看似不經意的淡淡一筆,那農婦陷於極端的貧困已躍然紙上。

想到這裡,我甚至有點為自己坐在鹽湖岸畔而感到一絲羞愧。生活中,我們曾經浪費了那麼多「鹽」,物質的、精神的,遺忘了赤貧者的匱乏。為了刺激一下麻木的心靈,我脫下了鞋襪,踏進了略顯暗黃的湖水,更意外的是,等到腳底因受到鹽粒的摩擦而引發些微的疼痛時,內心卻不由得浮起了莫名的快感。

枸杞?詩,或卑微中的高貴

相傳,北宋有一位道士,名叫王懷隱,精於醫道,故被宋太宗下詔令其還俗,召為御醫。後來,他與同僚們用十四年時間共同編簒了一本醫書,被宋太宗賜名為《太平聖惠方》。在這本書中,作者載錄了一個傳說:一名朝廷派出的官員到西北地區處理公務。在途中,某天,他看見一個頭髮烏黑、面色紅潤的少婦手舉一根竹竿,在光天化日之下滿街追打一個看來已有八九十歲的老翁。那官員一見非常不忿,便前去責問那名少婦:你為什麼要打這老人?少婦回答道:他是我的曾孫,不遵祖訓。官員聽了大吃一驚,連忙追問其中的緣由。原來,這個曾孫不肯遵循祖傳的養生之道,不願意服用祖傳下來的仙藥,以至於雖然才八九十歲,就鬚髮全白,走路也搖晃不穩,所以就要責罰他,而那位肌膚柔潤宛如少女的曾祖母,實際上已經三百七十二歲了。這則傳說提到的那個祖傳仙藥不是別的什麼神秘之物,而是枸杞。

明代藥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類似記載:「兵部尚書劉松石,諱天和,麻城人。所集《保壽堂方》載地仙丹雲∶昔有異人赤腳張,傳此方於猗氏縣一老人,服之壽百餘,行走如飛,發白反黑,齒落更生,陽事強健。此藥性平,常服能除邪熱,明目輕身。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並陰乾,用無灰酒浸一夜,曬露四十九晝夜,取日精月華氣,待干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早晚各用一丸細嚼,以隔夜百沸湯下。此葯采無刺味甜者,其有刺者服之無益。」

上述兩個傳說無疑都有誇大、杜撰甚至編造之處,但枸杞的「返老還童」作用,倒是的確已得到了古代醫學和現代科學的確鑿證明。據說,枸杞所含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促進腦細胞和內分泌腺的新陳代謝,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對人的心、肝、腎、大腦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可以調節神經、緩解疲勞、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種作用,有助於維持身體內部各個組織器官的正常運行。另外,還有藥理學專家發現,枸杞中含有一種以前沒有見過的維生素,便取名為「維生素X」,認為它可以降血糖、降膽固醇、延緩衰老、美白肌膚,故將其稱作「駐顏維生素」,更深得愛美女士們之青睞。

關於枸杞的歷史,經專家們考證,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記載,當時稱為「杞」,人們通過對種植枸杞的田地進行占卜,預測吉凶,了解是否會發生自然災害。可見,枸杞不僅很早就滋養了人們的身體,也積极參与了人類的文化生活,其中最有力的見證便是《詩經》。

存世至今的《詩經》共有三百零五篇,其中涉及杞屬植物的共有七首詩。第一首是《國風?鄭風?將仲子》,詩人說道:「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詩的大意是,「二哥哥啊,你別再攀爬那道牆壁了,不要折斷了我家的杞樹。我不是心痛那棵樹啊,而是懼怕我的父母。我是那麼的想念你,但我也非常害怕父母的斥責。」這首詩把一個懷春的女子因擔心受到父母、兄弟、鄰人的指責與議論,不敢接受對方的感情表白的那種欲迎還拒的微妙心理含蓄地表達了出來。這令人想起流傳於內蒙古新疆的一首民歌《兩隻小山羊》:「兩隻小山羊爬山的呢,兩個姑娘啊招手的呢,我想過去吧心跳的呢,要不過去吧心癢的呢,兩隻小山羊吃草的呢,兩個姑娘啊在等我的呢,白天過去吧有人看著呢,晚上過去吧狗叫的呢。」 兩首作品的語句表述都是欲揚而抑,一波三折,前者的抒情主人公為女性(或擬女性),後者為男性,視角不同,情緒上的激烈程度也略有差別,不過,正好相互參看。

其餘六首均收錄在《小雅》中,依次為《四牡》《杕杜》《南山有台》《湛露》《四月》和《北山》。《四牡》是一首遠在異鄉想念父母的作品,其第四節為「翩翩者鵻,載飛載止。集於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將母。」 鵻,祝鳩,又稱夫不,民間認為是孝鳥。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祝鳩鳥啊翩翩飛舞,一忽兒上行,一忽兒俯衝。有時停落在枸杞灌木叢中,我為國王的事務整天奔忙,卻沒有時間來侍奉自己的母親啊。」在此詩中,枸杞樹叢作為棲息地而出現。

《杕杜》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作品,以植物起興來抒發綿綿的情意:「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憂我父母。檀車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遠!」它的大意是:「我登上了北山,是想去採摘那枸杞。但我丈夫還在為國王的事務整天奔忙,父母也和我一樣憂傷。檀木做成的役車恐怕已經破損了,那四匹拉車的馬兒也必定疲憊了。但願他離故鄉已經不遠。」此處,枸杞子就如同王維筆下的「紅豆」,「此物最相思」。

《南山有台》是一首宴饗賓客的樂歌,又一說是讚美周王得到賢能之才的詩。「台」是一種莎草,五節分別以「台」「桑」「杞」「栲」和「枸」來作比喻,把美好的東西集中到了一起。第三節為「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它的大意為:「南山上有枸杞樹,北山上有李子樹。快意融融的君子啊,諸位是老百姓的父母。快意融融的君子啊,美好的名聲要永遠流傳。」

《北山》是一首低級官員抱怨待遇不公、苦樂不均的作品。開篇,詩人吟誦道:「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憂我父母。」該詩的首節與《杕杜》的第三節在主要語句上都相同,這也說明了古人不僅沒有「版權意識」,而且善於借他人酒杯澆自己的塊壘。「偕偕」意為身體健壯,像我這樣健壯的小官員,從早到晚都在處理各種事務。詩的末節是這樣的「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儀,或靡事不為」。大意是「有的人喝酒作樂,有的人畏縮不敢擔當;有的人高談闊論,有的人卻什麼事都不幹」。這樣的事情迄今仍未絕跡,於是,像《北山》一類的諷喻詩更有了流傳下去的必要。

《詩經》收入的另外兩首詩,《湛露》也是一首宴饗的作品,而《四月》的主題大略與《北山》相同,屬於感嘆羈旅辛苦、哀嘆時運不濟的作品。限於篇幅,此不贅述。總體而言,詩經的語言藝術,賦比興,言志、抒情、美刺等等,都在這幾首詩中得到了體現。

枸杞進入詩歌的傳統一直不曾中斷,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枸杞井》堪稱其中的傑作:「僧房葯樹依寒井,井有清泉樹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詩前有一題記:「楚州開元寺北院,枸杞臨井,繁茂可觀,群賢賦詩,因以繼和。」楚州,現屬江蘇淮陽市。題記所記述的背景是,當地開元寺有一口水井,井邊生長著一棵繁茂的枸杞樹,當季的時候,枝頭結出了鮮紅的果實,放眼望去,絢爛之極,堪與霞光媲美。寺里的僧人由於常年飲用這口水井的水,到了七八十歲,依然頭髮烏黑、牙齒堅固。《山陽縣誌》對這口井作過這樣的記載:「井上有枸杞一株,相傳千餘年物,根深入井,其水甘冽,飲之能令人壽,因呼為甘泉。」公元826年,劉禹錫應邀來到該寺,目睹此景有感而發,留下了這首千古名詩。詩的首二句交代枸杞樹生長的地點。中間四句對其品相進行形容和描摹,以「仙人杖」和「瑞犬」比喻,傳神地勾勒了這種植物的外表,並賦予了神性的超越意味。末二句輕輕宕開一筆,指出了它的功效,不露聲色地作了廣告宣傳。相傳,與劉禹錫同時的大詩人白居易那日也在場,也為枸杞井寫下一詩:「山陽太守政嚴明,吏靜人安無犬驚。不知靈藥根成狗,怪得時聞吠夜聲。」不過,相比之下,高下立判,後者僅是一首普通的應酬詩,對當地官員給予了浮泛的讚美,因缺乏真情實感的投入而在感染力上不免稍遜一籌。

詩到唐宋愈顯工,在詠物詩中,大文豪蘇軾的《枸杞》一詩也是名篇。全詩如下:「神葯不自閉,羅生滿山澤。日有牛羊憂,歲有少火厄。越俗不好事,過眼等茨棘。青荑村自長,絳珠爛莫摘。短籬護新植,紫筍生卧節。根莖與花實,收拾無棄物。大將玄吾鬢,小則餉我客。似聞朱明澗,中有千歲質。靈龐或夜吠,可見不可索。仙人倘許我,借杖扶衰疾。」筆者嘗試著翻譯作現代漢語:「神奇的藥物不會自己隱藏起來,它像星星一樣漫山遍野地開放。儘管白天有牛羊等來侵擾,而且每年還有野火的焚燒。按照越地的風俗,它不被看作好東西,而是當成了茨木與荊棘。它的嫩芽在春天自行長出來,紅艷如珠的果實也沒人去摘。矮小的籬笆圍住了新冒出來的幼苗,如同紫筍那樣從樹節中簇生出來。但是,它的根莖和果實全部都是寶貝,什麼都不能被拋棄。大的果實可以讓我的頭髮變黑,小的果實可以用來招待賓客。聽說朱明的深澗中,有一棵千年以上的枸杞樹,樹下有一隻靈犬守護,徹夜吠叫,讓人可以看到卻不能去採摘。神仙如果允許的話,我就用它來治療衰老的疾患。」詩歌把枸杞的特性以及隨季節嬗遞而綻放的美麗依次作了敘述,末了,再以「仙人」一詞來襯托枸杞的奇妙。作為蘇東坡的後輩,陸遊接受醫生的建議,平時經常用枸杞子泡茶或做羹湯食用,因此保持了極佳的視力,直到晚年,依然讀書寫詩不輟。其詩《玉笈齋書事》也留下了證言:「雪霽茆堂鐘磬清,晨齋枸杞一杯羹。隱書不厭千回讀,大葯何時九轉成?孤坐月魂寒徹骨,安眠龜息浩無聲。剩分松屑為山信,明日青城有使行。」這首詩的創作又添加了一則枸杞與詩的佳話。

枸杞的適應性很強,無論置身何處,均能找到生長的空間,既可以在開闊的原野上自由地生長,以集團式的規模展現瀚海潮水似的氣勢,同時也可以在精緻、細窄的盆栽中找到容身之地,顯示其「蔥鬱柔韌」的神韻。作為西北地區的一道風景,它在四季皆有不同的呈現:仲春枝繁葉茂,與碧綠的世界融為一體;初夏鮮花爛漫,火辣辣地讓太陽也低下眉頭;秋日裡,一嘟嚕一嘟嚕的果實不僅壓彎了枝條,更是在習慣的金黃中硬生生抹上一道亮而艷的紅暈;進入隆冬,它脫盡一身豪華,毅然以素顏示人卻展示了強勁的生命本能。據說,西王母那根法力無邊的權杖便是由枸杞的樹根精鍊打制而成,我想,取材的時候必定是在嚴酷的冬季。

查閱資料,我們發現,枸杞的秉性猶如生活在底層的人們,它們對生存條件的要求不高,在極其酷烈的地帶仍能生存,不僅耐旱、耐鹽鹼,而且耐肥,怕水漬。有意思的是,往往在一些看似惡劣的環境下,枸杞的生命力愈顯旺盛,結出的果實愈具營養價值,反而是過於肥沃或多水的地帶並不適宜它們的衍生和種植。此外,枸杞是一種多棘刺的植物,故此,枸杞子實的採摘必定十分辛苦,採摘者既要不破壞樹的枝幹,又要順利地剝落其沉甸甸的漿果,絕非容易之事。這令我每每在享用枸杞的美味時,想到那些採摘者(或許是一群穿著粗布衣衫的村姑),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地採摘那果實,冷不防還會被棘刺所扎痛,指間滲出的血液猶如枸杞的子實一般鮮紅,遂不免對卑微中蘊藏的那一份高貴油然而生敬意。

刊於《青年作家》雜誌2018年第01期

轉載請後台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了解武夷岩茶——屬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