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面對中國威脅論,國防部這次沒直接回擊

面對中國威脅論,國防部這次沒直接回擊

撰文 | 李拓

25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這次記者會與以往有些不同。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展示了幾張照片、講了兩段故事。

在回答記者關於「國外媒體關注中國軍力增長,有的甚至一再鼓吹『中國軍事威脅論』」這一問題時,吳謙並未直接予以回擊,而是「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接著,一張照片出現在記者面前。

吳謙大校展示的圖片。

吳謙講述道,這張圖片顯示的是一艘正在進行環球航行的外籍帆船。去年12月31日,這艘帆船在南沙群島三角礁擱淺,船上來自瑞士、法國和波蘭的三人被困。中國軍隊發現上述情況後,第一時間協調海警等海上搜救力量實施救援行動,成功救助上述三人脫險。

隨後吳謙評論說,總有一些人和勢力見不得中國的發展、看不慣中國軍隊的壯大,不時跳出來炒作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這種病態的心理需要調整。

發布會最後,在沒有記者提問的情況下,吳謙又主動講起了「中國邊防軍人」的故事,並向為國戍邊的邊防軍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國防部例行記者會雖然每月只有一次,但往往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如發言人們在面對各種問題時表現出來的霸氣、情懷,他們說出來的「金句」往往廣為流傳。

此前,曾有媒體製作了一段國防部發言人的「金句」集合視頻,並投放到某視頻網站上。視頻在很短時間內的播放量就接近百萬,並且被網友們評價為「這才是中國好聲音」。

這樣的說法,與我軍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初衷不無關係。

2013年11月21日,經中央軍委批准,我軍在7個大單位設立軍事新聞發言人,健全完善解放軍新聞發言人制度。此後,這一制度高效運行,在傳遞我軍聲音、回應輿論關切、維護國家利益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到今天,解放軍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功能還在不斷拓展和延伸。

試想,當初如果沒有這樣的制度,那麼我軍在面對國際輿論中那些誤解、偏見的聲音就無法主動做出強有力的回擊,會對我國的形象產生惡劣影響。

吳謙大校

在2017年9月的記者會上,有記者請吳謙大校介紹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療船在非洲執行「和諧使命-2017」任務的情況。

吳謙隨即介紹說,和平方舟醫院船上的醫護人員在獅子山提供義診期間,發現當地一名臨產孕婦的腹中胎兒有生命危險,他們立即將這名孕婦轉移到和平方舟醫院船上進行手術,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孩子的父母給這個孩子起名「和平」。我想給大家看一張孩子的照片,是不是特別可愛?

這樣的回答,讓中國軍人和平友好的形象一下直抵人心最柔軟處。

正所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對於部隊發言人來說,無論是「鐵血性情」還是「鐵漢柔情」,最終的目的都是更好地傳遞中國聲音、讓世界認識中國。

正如吳謙在他主持的首個記者會臨近尾聲時所說:要有最真實的態度,最快的速度,最符合新聞規律的辦法,才能把中國軍隊的真實情況介紹給外界,從而講好中國軍隊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王曉暉出任中宣部常務副部長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