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也震!居民睡夢中被晃醒,比佛利山下竟有斷層帶!專家:大地震不可避免!
今天凌晨2時09分,南加州發生里氏4.0級地震,包括洛杉磯縣、橙縣、聖伯納迪諾縣和河濱縣在內的大洛杉磯地區居民都感受到地震帶來的搖晃,很多民眾在睡夢中被驚醒。
目前,暫時沒有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但是專家表示,依照規律,南加州早就到了地震周期,卻遲遲沒有發生大地震,民眾應該做好隨時發生大地震的準備。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官方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5日凌晨3點左右,美國加州南方發生里氏4.0級地震,深度10.1公里,震央位於特拉布科峽谷(Trabuco Canyon, CA)東北方13公里。
另外,本月23日阿拉斯加灣附近(北緯55.96度,西經149.13度)也曾發生里氏7.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美國政府一度發出海嘯警報。
科學家警告說,由於地球自轉的輕微變化,未來地球地震的頻率可能會更加明顯。
在華人的微信群里,2點09分發生的地震,2點10分就有人詢問是否發生地震了。住在奇諾崗的華裔Annie表示,今天凌晨突然感覺到床在晃動,然後聽到走廊里樓梯好像有人上下跑動的聲音,幾秒鐘就停止了,當時嚇了一跳,幸好很快就過去了,家裡並沒有什麼損失。
另一位住在羅蘭崗的陳先生家裡損失就大了,摞了一層碗放在壁櫥邊上,沒想到地震把碗震下來了,全部摔碎了。「當時是被碗摔碎的聲音嚇醒的,開始還以為家裡遭賊了,後來豎起耳朵聽了幾分鐘,也沒有其他響聲,看手機才知道是地震了。」
明星聚居地「比佛利山」 就在地震斷層帶上
比佛利山是明星的聚居地,也是很多高檔奢侈品專賣店的聚居地。但24日,加州地質調查所(CAGIS)公布最新數據卻顯示,在人口密集、車水馬龍的比佛利山、世紀市與聖塔蒙尼卡地底下,竟然有一條聖塔蒙尼卡地震斷層帶(Santa Monica fault),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極高。此前洛杉磯東區的聖伯納汀諾谷社區學院因為在地震斷層帶上,拆掉了七棟樓宇。但比佛利山寸土寸金,建築密集,未來該市如何應對將成為頭痛的問題。
加州地質調查所公布的最新地圖上,比佛利山的Rodeo Drive以及比佛利山知名的購物中心正好處於斷層上。這條名為聖塔蒙尼卡斷層區(Santa Monica Fault Zone)從比佛利山最核心通過。而去年的地圖斷層地圖則顯示到比佛利山西側即結束。但最新的地圖卻顯示斷層一直延伸到了該市最核心的「黃金三角地」,即Santa Monica大道和Wilshire大道等沿線。
Santa Monica大道是知名的購物區,但現在這條街地下卻幾乎都是斷層,一直延伸到世紀城(Century city)以及洛杉磯加大(UCLA)所在的西木區(Westwood)。專家表示,這條地震斷層帶很可能會導致里氏規模七的大地震,而該斷層帶上次發生地震是1000至1300年前。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加州政府一直關注貫穿加州的Alquist-Priolo Earthquake斷層帶區。在這個斷層上會限制土地開發。而房地產所有者也被要求聘僱地質學家確定新建築或翻修工程不會直接建在斷層上。
比佛利山購物中心有全國最貴的零售商在這裡營業,並且已經開發了很多商用大樓和中等高度的辦公樓。但現在不清楚該市是否拒絕了新的營建開發申請。在比佛利山經營一家起司店的民眾表示,大家都很害怕地震,現在得知這裡處於地震帶上,更是非常害怕。直接建在斷層上的房屋將會面臨倒塌的危險。
(斷層與地震風險。)
加州地質調查所地質學家Tim Dawson表示,1971年的Sylmar地震和2014年的Napa地震都表明,建在地震斷層帶上的房子受損嚴重,有的直接倒塌。而距離斷裂帶僅幾百呎的房子,損失要小很多。越高的房子,風險越大。尤其是不能將消防站、醫院或學校建在斷層帶上。
由於斷層帶的關係,當局甚至要求拆除建在斷層帶上的建築。2000年左右,由於房屋修建在了San Jacinto斷層帶上,聖伯納汀諾谷學院因此拆除了七幢建築,1991年,洛杉磯西南學院也因為房屋建在Newport-Inglewood斷層帶上而拆除兩幢房屋。
開發商面對加州地質調查所陸續公布的地震斷層地圖,也採取因應措施,避免新建築建在斷裂帶上。在信號山(Singal Hills),開發商小心翼翼地避開了斷層帶,但修建小公園或健行步道卻不受此限。
更令人擔心的是,Santa Monica斷層帶和其他斷層帶是相連的,尤其是連接Raymond斷層帶,這條斷層帶一直延伸到巴沙迪那和華人聚居的聖蓋博谷,還鏈接了Hollywood斷層帶,而且這三條斷層帶有可能同時「抖起來」,將造成橫貫南加的大地震。
不過幸運的是,這「斷層帶三兄弟」的活動烈度遠低於他們的「大哥」,即南加最知名的San Andreas斷層帶。這條斷層帶每年的移動速度大約為25至34毫米,比三兄弟快得多。這意味著,如果San Andreas斷層帶會導致每100至200年發生一次的大地震,那麽這三兄弟可能每1000年才帶來一次大地震。
最新消息儘管令人震驚,但它並不意味著比佛利山很快就會出現地震。斷層每年移動1-2毫米,很可能數千年發生一次地震。
但美國地質勘探局警告,加州大地震的風險還是急劇上升。專家說,今後30年發生八級以上大地震的風險從4.7%上升到7.0%。
南加州地震中心主任、研究報告作者喬丹(Tom Jordan)說,幸運的是過去一個世紀,加州處於地震活動較低時期。但我們知道構造力量正在上緊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的發條,大地震不可避免。
地震要來,如何做好預防工作?
關於南加州面臨即將到來的地震,專家均表示這並非杞人憂天,面對這種未知的恐懼,作為南加州的居民,應該做好自己應該做的預防措施。
把書架、電視機和微波爐等固定在牆上。有數據顯示,地震時電視和微波爐砸下來是造成人員傷亡的重大原因。
把櫥櫃門裝上安全鎖,防止盤子等物品掉出來。
移除所有會落在床上的物品,別在床頭的牆上掛結婚照。
如果可以的話,把家裡的玻璃窗都貼上膜,防止地震時玻璃碎裂割傷人。
準備一兩個滅火器,應付可能引起的火災。
在家裡多準備幾箱飲用水準備好地震救生包,包括手電筒、和緊急醫療藥物。
當大震來臨時在房屋內最有效的防護措施可以歸納為「三字經」:Drop、Cover、Hold on。
Drop:蹲下;
Cover:用手護住頭;
Hold on:穩住,抓住固定的位置,因為地震是搖晃不只是上下,更主要的是橫向的運動,人很容易發生橫向滑移,所以要穩住。
如果處於二樓或二層以上的高樓,要做到「三不要」:不要跑、不要坐電梯、不要走樓梯。
今年,不如把自家房子加固一下。由加州地震局和州長緊急事務辦公室創立的房屋地震加固援助項目:Earthquake Brace + Bolt,從今天(1月23日)開放申請,一直延續到2月23日。
(圖片來自EBB,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果你在加州買了房,但是還沒有做地震加固,那麼就可能有資格申請政府發放的補助金,幫你把地基加固,以應對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來的下一場地震,每戶最多可以拿到$3000。
(圖片來自The Mercury News,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果你家的郵政編碼在下面這張表格上,就可以考慮動手申請這筆補助金啦!
(圖片來自EBB,版權屬於原作者)
項目官網:https://www.earthquakebracebolt.com
收到申請後,Earthquake Brace + Bolt項目,會根據所在轄區內房屋的基本結構、地下土層構造對房屋進行評估,從而認定補助資格和具體的補助金額。
(圖片來自LAT,版權屬於原作者)
項目對申請人和房屋有以下要求:
申請人對房屋擁有所有權,並住在屋內;
房屋必須在列出的郵編區域內;
每棟房屋只能申請一次;
房屋的構造必須滿足International Existing Building Code第三章(Chapter A3)所列出的基本條件;
房屋之前沒有做過地震加固;
必須在提交申請前獲得建築許可;
建築許可不得與上面提到的Chapter A3里的基本要求相悖;
完成地基的部分後必須按照規定加固水箱;
通過房屋的實地檢測;
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申請。
(圖片來自EBB,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果你家的房子建於上世紀80年代之前,木質結構,有地下室,而且所在位置有點坡度的話,就基本滿足條件,有很大可能可以通過審核拿到加固地基的補助。更多信息請查詢項目官網。
(圖片來自ca.gov,版權屬於原作者)
(圖片來自Twitter,版權屬於原作者)
專家解讀阿拉斯加灣強震,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活躍
地震破裂過程如何?日本、爪哇、阿拉斯加災害是否存在關聯?海嘯預警為何失誤?
北京時間1月23日17時31分,在美國阿拉斯加灣(北緯55.96度,西經149.13度)發生8.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記者了解到,專家初步推斷此次地震為一次走滑型為主事件。同時,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運泰研究小組反演得到了本次地震的破裂過程結果。根據結果,此次地震破裂持續時間約為60秒,最大同震位錯達約8米,破裂沿走向向南南東方向拓展約80公里,背離走向向北北西方向拓展約120公里,主要同震破裂區位於自震源處向北北西拓展約40公里的區域範圍內。
與此同時,據媒體報道,同一天,位於日本群馬縣西北部的活火山草津白根山噴發,並引發雪崩;印尼西爪哇蘇加武眉地區發生里氏6.4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公里,首都雅加達有強烈震感。此外,1月21日,智利北部也曾發生6.3級地震。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確實非常活躍。」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培震告訴記者。
據悉,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又稱環太平洋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或火環,是一個圍繞太平洋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地區,全長4萬公里,呈馬蹄形。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地殼運動頻繁。
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李海兵也表示,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一直十分活躍。目前對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活躍期的間隔時間,學界並沒有精確且統一的判斷,大致間隔時間可能在30年至50年。
不過,北京大學助理教授岳漢告訴記者,上述災害事件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繫。
「絕大多數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在相近的時間內發生並不稀奇。一個動力學過程傳遞這麼長的距離,一定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地震波的動態觸發是可以快速傳遞的機制,但是觸發能力有限。」岳漢說。
「2004年蘇門答臘發生9級地震後,全球8級地震活動相對活躍,青藏高原地震數量大面積增加,2008年一年內我國青藏高原就發生了8次6級以上強震,緊接著2010年發生了玉樹地震,2013年發生了雅安地震。」李海兵建議,相應地區還是應當做好災害防範工作。
此外,阿拉斯加歷史上曾有3次大規模強震,分別是1957年的9.1級,1964年的8.4級和1965年的8.7級。有兩次引發大型海嘯。
此次8.0級地震發生後,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出海嘯預警並呼籲受影響地區的人們往高處避難以免被殃及,美國阿拉斯加州、華盛頓州和加州沿岸地區都包括在警報範圍內。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表示,根據現有數據顯示,海嘯可能已經形成並有可能對濱海地區造成破壞。
但地震專家認為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誤報率較高,阿拉斯加灣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的概率不大。隨後,根據美國氣象局海嘯局預警系統網站的最新消息,由阿拉斯加灣地震引發的海嘯預警已經取消。
文/綜合報道
TAG:華人生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