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叱吒風雲的李斯為何下場如此凄慘

叱吒風雲的李斯為何下場如此凄慘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關於李斯的能力,單單從一篇上秦王嬴政的《諫逐客書》,就可堪稱歷史最佳政論文,尤其是以下一段:「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其治國理念、用人胸懷、富國謀略、卻敵技巧,盡在其中矣。就能力上而言,李斯足當「亂世之能臣,治世之幹吏」。然而,這樣一位厲害的治國能手,後來怎麼就被趙高給算計了,落得個梟首、夷族的悲慘結局呢?

究其原因:一是李斯不該被趙高蠱惑改詔立胡亥,因為胡亥當了皇帝後,趙高以主謀而功勞第一,地位自然也是第一,李斯在新朝的地位便下降於趙高之後;二是李斯這個人更多地關注於治國理政,對於同僚間的權謀和傾軋關注得少,沒有警覺和防範之心;三是趙高長期在帝王身邊服務,善於揣摩和算計,善於「窩裡斗」,其布局之周密、算計之精準、手段之狠毒,足以「傲視古今」。比如,他收拾李斯,便只幾個回合就將李斯打入了地獄。

胡亥當上皇帝後,幾乎不理政事,任由趙高把持朝政。但因李斯擋在其間,有些礙手礙腳,加上當起義四起之時,李斯建議胡亥用重典,嚴刑罰,他擔心李斯藉此可能會收拾自己,決定先下手為強。一天,趙高拜見李斯,嘆息說盜賊紛起,告急不斷,皇帝卻一味玩樂,你作為丞相,應該進言。

李斯覺得很對,只是皇帝居於深宮,除了你誰也不見,如何能見到皇帝呢?趙高忙說,只要皇上得空,我立馬向你報告。但趙高並未向胡亥報告李斯要進見,他三番五次說胡亥要接見李斯,當李斯去宮中後,胡亥屢屢拒見,後來甚至為此怪罪李斯。這為後來下手,埋下伏筆。

在胡亥對李斯產生不好的印象後,趙高順勢進讒言,說沙丘矯詔,李斯雖參與了謀劃,但期望封王,沒能實現願望,有謀反動向。陳勝與李斯的家鄉不遠,陳勝叛亂後,李斯的兒子李由作為三川郡的將領卻不去剿滅,這是他們謀反的證據,必須速除李斯。

鑒於李斯畢竟曾經是功臣,胡亥沒有操切,先派人到三川郡去調查李由。為此,趙高特意召見去調查的官員,作特別交待。

欲加之罪,自然就順理成章了。李斯被下獄,屈打成招。最後,李斯被推出市曹,刺字、割鼻、梟首,落得個碎屍萬段的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忘從前 的精彩文章:

屈原為什麼會讓山鬼遲到?

TAG:不忘從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