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控制癌前病變,拴住腫瘤侵略的腳步!

控制癌前病變,拴住腫瘤侵略的腳步!

控制癌前病變,將成為腫瘤防控戰略前移的關鍵。

人類腫瘤發生是機體易感性和外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環境因素起主要作用,因此腫瘤是可以預防的。

何為癌前病變?

在外環境致癌因素作用下,遠在惡性腫瘤發生之前,會發生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是從正常細胞發展到惡性腫瘤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病變階段,往往需要經過很長時間。

因此癌前病變的防治將成為腫瘤防控戰略前移的關鍵。由於癌前病變和惡性腫瘤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對腫瘤的病因研究、預防和監測均有重要應用價值。

如吸煙可以增加人支氣管上皮異型增生的發生率,肺癌發病率也會隨之增高;能降低人支氣管上皮異型增生的藥物或食物,也理應會降低人肺癌發生率。因此,癌前病變的轉歸可以作為腫瘤化學預防的重要標誌,在腫瘤預防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大量研究表明,控制癌前病變可以降低腫瘤的發病率、死亡率。

控制癌前病變,降低腫瘤發病、死亡率

1950年以來,巴氏塗片檢測宮頸癌前病變加上外科切除病變,使宮頸癌死亡率下降70%。而未實施這項措施的國家, 宮頸癌仍然是婦女腫瘤的主要死亡原因。

三苯氧胺(tamoxifen) 預防乳腺癌的研究顯示,13388 名年齡35歲及35歲以上的女性,隨機分組,每日服用三苯氧胺 20 mg,共5年。69個月後,服藥組人群乳腺癌發病率比不服藥的對照組下降49%。這種抑制作用對有乳腺異型增生的患者更為明顯。三苯氧胺主要對雌激素受體陽性的腫瘤有效,而對雌激素受體陰性的腫瘤則無明顯作用。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批准三苯氧胺作為降低乳腺癌發生的藥物使用。雷洛昔芬(raloxifene) 作為新一代的雌激素受體選擇性調節劑也可以降低絕經期婦女乳腺癌的發病率,且不良反應比三苯氧胺少。

癌前病變結腸腺瘤與結直腸癌發生有密切聯繫,結腸鏡篩查後切除結腸腺瘤對預防結直腸癌發生、降低其死亡率有很大作用。

人群研究觀察到,應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物,可使結腸腺瘤和腺癌發生風險下降40%~50%。

一項有2035位患者參與的研究顯示,服用塞來考昔(celecoxib) 3 年後,患者的結腸腺瘤發生風險較對照組下降45%。應用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體抗炎藥物可使食管腺癌發病率下50%~60%。

在我國進行的服用草莓乾粉干預75例食管異型增生癌前病變研究,初步觀察顯示,每天口服60 g草莓乾粉6個月後,可使食管異型增生癌前病變的組織學分級明顯下降,但口服30g草莓乾粉組效果不明顯。

河南林州市食管癌高發區人群,服用維生素E 30 mg/d,硒50 mg/d,以及β- 胡蘿蔔素15 mg/d,5 年之後,與不服藥的對照組相比,服藥組總癌死亡率下降13%,胃癌死亡率下降21%。

2003 年完成的大樣本人群前列腺癌預防研究表明,服用非那雄胺(5α- 還原酶抑製劑) 者,在7年中前列腺癌發病率比不服藥的減少24.8%。

食管癌前病變膜切除已取得重要進展,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目前已完成的內鏡下微創治療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變資料顯示,1630餘例患者術後5 年生存率高達95%( 內部交流資料)。 這些研究清楚表明,控制癌前病變是降低惡性腫瘤死亡率的有效途徑。

目前對癌前病變是如何發展成惡性腫瘤的機制還不太清楚。正如前面已講的,並不是所有的癌前病變都會變成惡性腫瘤。

據報道,對宮頸和結腸癌前病變的篩查和早期治療已明顯降低了宮頸癌和結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但對乳腺導管原位癌和前列腺上皮內瘤的篩查似乎沒有降低這兩種腫瘤的發病率,因此有人建議不要把乳腺導管原位癌和前列腺上皮內瘤列入「癌症」,可以把它們列入上皮源性的惰性病變(indolent lesion of epithelial origin)。

臨床發展緩慢和預後很好的甲狀腺癌也應考慮列入惰性病變這一類型。對於惰性病變這類腫瘤,過度篩查會導致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這正說明癌症是極其複雜的一大類疾病。

對於癌前病變而言,是要研究和確定易發展成惡性腫瘤的高危癌前病變,而對低危癌前病變不必過度篩查;同時還要對預後非常好、長期為惰性病變這一類型的腫瘤,避免過度篩查、診斷和治療,把它們和預後不好的病變區分開來。

這樣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提高腫瘤早診、早治效率,對於控制惡性腫瘤的發生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細數新型肝細胞癌腫瘤標誌物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