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宋朝的那些事兒
重熙增幣
隨著宋夏在慶曆和議之後呢,宋夏的邊境暫時處於和平狀態。但新的問題又來了,這就與遼的關係,此時的遼已經傳到了遼興宗耶律宗真的手上,比起蕭太后、遼聖宗時的遼實力下降了很多,但宋還是對遼有相當的恐懼。遼派使臣向宋索要關南領土,此處的關,就是瓦橋關,也就是今天的保定雄縣。
錢可以給,絹可以給,土地那是祖宗留下,一寸也不能割讓,宋朝當然不會答應。於是宋派出了大臣富弼前去商議。這個富弼是北宋的名臣,他是晏殊的女婿。晏殊,我們都知道是一個很有才華的文人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浣溪沙就是晏殊的大作,富弼呢,也是憑藉一篇文章得到了晏的賞識,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所以真宗皇帝所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還真的是有道理。 我們又常說:字如其人;或者文如其人。看來找老婆的話,寫一手好字,或者寫一手好文章是很有必要的。 據說當年王勃寫《滕王閣序》的時候,剛開始開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並沒有引起人們重視,但越寫越奇,直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大家驚為天人。所以寫一手好文章還是有好處的,無論討老婆,還是做官。
出使契丹,對於富弼來說,是有一定風險的,當時推舉富弼出使契丹的是宰相呂夷簡,人們認為這是呂暗中想害富弼。好在富弼毫無懼色,慨然應允。此時的遼軍為了恫嚇宋朝,出兵幽燕,但宋朝也不示弱,出兵大名(今天的河北大名),並將大名定為南京。由於軍事上,遼發現無法嚇住宋朝,所以只有選擇談判一條路。
無論遼興宗如何嚇唬富弼,富弼不為所動,談錢可以,談土地,我就一死之心。所以最後遼興宗也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不割讓土地,只談增加歲賦。於是富弼終不辱使命,回朝復命。等富弼帶著國書返回遼國的時候,行至半路,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國書上到底寫的什麼?
按理說,與遼商量好的事情,回來中書省照旨謄寫,然後蓋上皇上的章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富弼還要想國書上到底寫的什麼呢?因為,當時丞相呂夷簡確實與富弼不和,如果做手腳,也不是不可能,於是富弼打開國書一看,果然與商議好的內容不一樣,又連夜返回汴梁,彙報給了仁宗皇帝。照原來的內容重新寫了份國書,加蓋皇印,這才上路。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紕漏,仁宗皇帝也並沒有追究。
富弼此次一去,與遼簽了協議,這在歷史上就叫重熙增幣,或者又叫慶曆增幣。原來澶淵之盟的時候,宋朝每年需要向遼交納銀十萬兩,絹20萬匹,如今各增加10萬,變成了銀20萬兩,絹30萬匹。宋遼就又歸於和平了。當然這區區的10萬,對於宋來說不算大事。我們前面也講了,每年宋與遼的貿易是凈輸出國,外貿盈餘是歲幣的5-6倍。
(備註:關於宋以錢換和平,當然最主要的是武力不行,如果打啥贏誰,誰還以錢換和平,早把燕雲十六州據為己有了。這不是打不過,所以不得已而為之。)
元昊之死
這個時候,西夏的李元昊死了。李元昊是怎麼死的呢?原來,李元昊自己的老婆叫野利氏,生了個兒子,立為了太子,就是太子寧寧哥。 可元昊還看上了手下人的妻子沒藏氏。他把沒藏氏搶過來後,非常恩愛,元配野利氏就失寵了,野利氏當然就不滿意了。後來沒藏氏生了個兒子叫寧令哥。看似沒藏氏的生活是很美好的,很不幸,又一個女人來了。
新來的這個女人就是太子寧寧哥的老婆,李元昊見兒媳婦長的太漂亮了,就又把兒媳婦搶過來了。這讓太子寧寧哥更是怒火三丈。 不過兒媳婦的到來,就是沒藏氏的不幸了。沒藏氏失寵,元昊的正妻野利氏就拿她出氣了,把她頭髮剃光,逼其為尼。後來沒藏氏走投無路,好在他哥訛旁收留了她和兒子寧令哥。
後來,在打獵的時候,太子寧寧哥趁李元昊不備,抽刀要砍死他,結果被元昊躲過,但鼻子被砍掉了。寧寧哥趁機逃跑,元昊回來後,疼痛而死。臨死下令殺掉太子,讓二兒子,也就是沒藏氏的兒子寧令哥繼位。於是沒藏氏的哥哥訛旁找到並殺了寧寧哥,將大權攬在自己的手裡。
這就開始了西夏的母黨專政階段。
儂智高
仁宗的時候,在中國南方有一場叛亂,這就是儂智高之亂。不過提起儂智高之亂,史上有著兩種不同的說法,當然一種是偏向於儂,一種是反對儂的。
儂智高當時處於廣西境內,是交州的土地,今天我們說是越南。我們知道宋初的時候,交州的政權由丁氏轉換到了黎氏的手裡,當時向太宗申請為交州的實際統治者,由於太宗鞭長莫及,也只好答應。交州向宋朝的廣西境內出兵,佔領了一部分廣西的領土,儂智高就生在這片領土上。
儂智高恥於為交趾人,所以造反向宋求助,三番五次求助,可宋朝認為因為一個儂智高與交趾翻臉,得不償失,所以無論怎麼也不答應,還認定儂是叛匪,所以儂一怒之下,便將戰火對準了宋朝。
最大的時候,連取宋八州土地,圍廣州。宋廷怒,派人平亂。初期宋軍並沒有優勢,連敗幾仗後,宋決定換將討伐,這個時候,北宋的一位大英雄——狄青,挺身而出。
由於狄青是武將,當時武將出征,必須有文臣作監軍,以恐武將專擅,不過好在龐籍等認為狄青自己足以討平儂,所以就准狄青自己帶後前去平叛。我們知道有一個狄青智取崑崙關的故事,就是狄青在春節的時候,與兵聚餐,故意給儂以假相,然後連夜偷襲崑崙關。崑崙關一敗,緊接著狄再取邕城,儂就一敗塗地了。儂燒城而跑,跑到了大理。一說儂被殺,一說儂後來死於大理。
其實,想想狄青平儂智高之亂,我一直在想,狄青為何不能平西夏、遼?難道真的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狄青,最高官職做到副樞密,也就相當於副國防部長,宋朝是重文輕武,所以即便是副樞密,也不為文官所容,後來辭掉了這個副樞密,去陳州做官,越年而死,謚武襄。
平定了儂智高之亂後,朝廷就讓楊文廣做了廣西鈐轄(相當於廣西軍區司令員),這個楊文廣就是楊業的孫子,楊延昭的兒子。而不是《楊家將》里所說的楊延昭的兒子是楊宗保,楊宗保的兒子是楊文廣。
英宗即位
仁宗呢,雖然有好幾個老婆,但一直沒有兒子,後來又納了十房良家婦女,仍然生不齣兒子來,很無奈。歷史上有好多皇帝都沒有子嗣,也不知道為啥,難道是近親結婚,或者養尊處優?
沒辦法,只好把濮王趙允讓的兒子趙宗實收為養子,準備立他為太子。可是這個趙宗實說什麼也不答應。一開始的理由說是自己的父親剛死,需要守喪。後來,守喪結束,仁宗召他進朝,仍然是百般推諉,請問為什麼?
請問為什麼當太子這麼好的事情,趙宗實百般拒絕呢?
我先不說,反正就這樣,仁宗死,宗實繼位,改名趙曙,這就是宋朝的英宗皇帝。我們今天先說到這裡。
TAG:雲在青天水在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