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你弄懂「筆勢」與「筆法」否則你就枉學書法了

帶你弄懂「筆勢」與「筆法」否則你就枉學書法了

蔡邕(東漢)《筆論》、《篆勢》、《九勢》

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

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

節抄陶淵明飛去來辭(硬筆)杜兆剛

蔡邕:(公元132一192)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漢獻帝時曾拜左中郎將,故後人也稱他「蔡中郎」。

蔡邑除通經史,善辭賦等文學外,書法精幹篆、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

漢靈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經本六經文字。蔡邕認為這些經籍中,由於俗儒芽鑿附會,文字誤謬甚多,為了不貽誤後學,而奏請正定這些經文。詔允後,邕親自書丹於碑,命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碑凡46塊,這些碑稱《鴻都石經》,亦稱《熹平石經》。

據說石經立後,每天觀看及摹寫人坐的車,有1000多輛。

臨趙衛夫人長孫氏墓誌(硬筆)杜兆剛

節抄陶淵明飛去來辭(硬筆)杜兆剛

章草洛神賦 杜兆剛

注 釋

1散:排遣;發抒。

2懷抱:心意,胸襟。這裡指情性。

3任情恣性:使情性回到一種本然的狀態。任、恣:聽憑,聽任。《中庸》言:「天命之謂性。」《大學》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見任情恣性指的是先天的心性,而非後天習性。「散」是「慎獨」的必然,任情恣性是「見獨」的廓然。

4中山兔豪:製作兔毫筆的地方。

5不能佳也:意為工具只是手段,心才是目的。工具雖為手段,卻是表達心的依據,探尋筆理,建立方法,下定功夫,心手雙暢。

6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此言心相。心相本來如此,但後天習染滋生,儒、道、釋教人明心見性,書法要求以法達書,即用真性情書寫。

7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此言墨象。

心相與墨象如何溝通,此處並未進一步說明,而是列舉各自特徵,彼此間的同構,值得探討。

九勢

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矣,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藏頭護尾,國在其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

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

藏鋒,點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

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護尾,畫點勢盡,力收之。

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趯之內。

掠筆,在於趲鋒峻趯用之。

澀勢,在於緊駃戰行之法。

橫鱗,豎勒之規。

此名九勢,得之雖無師授,亦能妙合古人。須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評點]筆勢與筆法是有區別的。筆勢指的是一種單行規則,指不同點劃須用不同的方法;筆法則是必須共同遵守的基本方法,任何一種點劃都不能違背它。所謂「九勢」,就是關於筆勢的九種方法、法則。只要學書者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又能勤學苦練,即使沒有名師的指導,也是可以達到書法的「妙境」的。

篆勢

字畫之始,因於鳥跡,倉頡循聖,作則制文。體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龜文,或比龍鱗,紆體效尾,長翅短身。頹若黍稷之垂穎,蘊若蟲蛇之棼緼。揚波振激,鷹跱觶鳥震,延頸協翼,勢似凌雲。或輕舉內投,微本濃末,若絕若連,似露緣絲,凝垂下端。從者如懸,衡者如編,杳杪邪趣,不方不圓,若行若飛,蚑蚑翾翾。

遠而望之,若鴻鵠群游,絡繹遷延。迫而視之,湍漈不可得見,指撝不可勝原。研桑不能數其詰屈,離婁不能睹其隙間。般倕揖讓而辭巧。籀誦拱手而韜翰。處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觀。摛華艷於紈素,為學藝之范閑。嘉文德之弘蘊,懿作者之莫刊。思字體之俯仰,舉大略而論旃。

第三屆全國書法、硬筆書法網路大賽徵稿

成人組評出1500件優秀作品,可做為加入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條件之一

青少兒組成績優異者可推薦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少兒會員,年滿18周歲後可轉為正式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密市美術家 的精彩文章:

TAG:高密市美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