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山深處的「迴旋線」——梅七鐵路運轉記

大山深處的「迴旋線」——梅七鐵路運轉記

梅七鐵路是陝西中部、黃土高原腹地的一條單線內燃鐵路,乍看之下毫不起眼。梅七線從咸銅鐵路上的梅家坪站遷出,經過耀縣、銅川境內的寺溝、呂渠河、柳林鎮、田家咀、聶家河、瑤曲、安子溝等車站,抵達位於黃陵縣七里鎮站,全長124公里。該鐵路為開發銅川、黃陵的煤炭而建,是一條運煤為主的一級專用線。1974年開工建設,1977年停工,只修到了前河鎮車站,前河鎮便是目前梅七線的實際終點。

鐵路在梅家坪站與咸通鐵路岔開(拍攝:楊誠)

火車「轉圈」爬山坡

從寺溝開始,梅七線「告別」了平坦寬廣的平原,進入山勢雄偉、溪流交織的子午嶺山區。兩旁林密草深、鬱鬱蔥蔥,與之前綿延不絕的平整的黃土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鐵路如一條黑色的巨蟒,在群峰的褶皺間蜿蜒,橋樑、隧道一個接著一個。位於田家咀和聶家河站之間的碉堡梁大橋是梅七線上規模最大的橋,該橋長百餘米,站在橋下的公路上仰望,高聳的橋墩足有幾十米,蔚為壯觀。

行駛山間的列車(拍攝:張亦航)

宏偉的碉堡梁大橋(拍攝:張亦航)

梅七鐵路沿線分布著焦坪、崔家溝等多個煤礦,每天有大量的重載列車將開採。瑤曲站設有一個折返段,常有幾台西安鐵路局新豐鎮機務段的東風4B或HXN5型內燃機車在那裡「待命」。瑤曲站往北,地勢急劇升高,為了降低坡度,讓火車能夠順利的前往山間的煤礦,梅七線最為有趣、最為精華的景觀——安子溝展線應運而生。2015年夏初,筆者探訪侯西鐵路芝川展線的時候,曾聽龍亭站的一位值班員說:「以前我在梅七線安子溝站上班的時候,車站旁邊也有一段這種讓火車轉著圈爬山的線路!」這就是筆者對梅七線最初的印象。

雙機重連的HXN5型機車(圖:楊誠)

列車駛出瑤曲站,高度逐步提升,一路向北約四公里後,駛入桃溝隧道。隧道裡面是一段半徑僅200米的近乎正圓形的軌道。當列車鑽出桃溝隧道的時候,車上的人會猛然發現,列車已經走了個180度的大彎,調轉方向朝著正南行駛。過了安子溝站,再看列車的右側,進桃溝隧道前所走的那條鐵軌就在旁邊不遠的下方。又走了很長一段路,列車才徹底「告別」下層的鐵軌,往東折向前河鎮方向。上、下兩層展線相隔僅五十多米,高度卻相差二十多米,「緊緊相依」並行了將近兩公里,這種形制獨特的線路絕對堪稱奇觀了!

行進在安子溝展線上的8358次列車(拍攝:張亦航)

安子溝展線上、下層駛過的「西瓜」(拍攝:張亦航)

列車駛出桃溝隧道(拍攝:張亦航)

安子溝站(拍攝:丁書劍)

兩層展線相聚很近(拍攝:張亦航)

上下兩層展線相聚不過五十米,高度相差二十多米,平行延伸近兩公里,這種形制的展線十分獨特(拍攝:張亦航)

安子溝站東北角延伸出一條專用線,通往約兩公里外的崔家溝監獄,崔家溝監獄是陝西省規模最大的監獄,大批重刑犯關押於此。監獄緊鄰崔家溝煤礦,該礦為監獄的附屬企業,「礦工」均由犯人充當,采出的煤炭經專用線用火車運輸。崔家溝煤礦有一台編號6299的「西瓜」,用來往安子溝站送車。大概是為了防止犯人扒乘火車逃跑,這台「西瓜」的外側裝有多個攝像頭,前些年崔家溝監獄出版了一本畫冊,裡面就包括一張6299號車的照片。崔家溝監獄地勢上又比安子溝站高不少,瑤曲過來的空車皮進入安子溝站後,再由6299號車推送進入崔家溝煤礦,沿途一路上坡,相當於走了一個人字型展線。

進入崔家溝煤礦的專用線(右)和梅七線(左),相當於一個人字型展線(拍攝:張亦航)

安子溝車站外岔開的崔家溝煤礦專用線(拍攝:楊誠)

崔家溝煤礦專用線盡頭(拍攝:張亦航)

「不存在」的小鎮

按理來說,火車站都是根據所在地的地名命名的,而在梅七線上,有幾個車站卻並不是這樣。前河鎮站位於銅川市印台區玉華鎮,其站名源於車站附近的一條溪流——前河。玉華鎮則得名於附近的旅遊景點——玉華宮。玉華鎮也是銅川礦務局焦坪煤礦的所在地,故而當地人習慣上稱火車站附近地區為「焦坪」。來這裡之前,筆者一直弄不明白「前河鎮」、「玉華鎮」、「焦坪」三個地名之間的關係,而在地圖上也找不到前河鎮的位置。

前河鎮車站站房(拍攝:楊誠)

傍晚時分終到前河鎮車站的8355次列車(拍攝:楊誠)

前河鎮站站牌(拍攝:楊誠)

玉華鎮街道非常的復古,晚上天黑後路燈稀少,而車站外可住宿的旅館更是少之又少(拍攝:楊誠)

前河鎮車站雖然是現在梅七鐵路實際上的終點站,但是在施工計劃中的梅七線並沒有從該站穿過。在線路規劃圖上,梅七線是從車站前面向東北方向拐出,沿著今天的玉華宮景區繼續向北。在衛星地圖上,還可以看出當年為了修筑後續線路而留下的土方、未完工的路基及施工便道。

前河鎮車站後的焦坪煤礦專用線,一台東風7G正拉著貨車出廠(拍攝:楊誠)

至於梅七線規劃中的終點——七里鎮站,也和前河鎮站一樣使用了「虛構」的站名。七里鎮站位於黃陵縣店頭鎮,七里鎮僅僅是一個火車站的名稱,而不是一個實際存在的行政區劃。

文革時代的烙印

梅七鐵路修築於文化大革命期間,線路穿行山區,路基多處在厚厚的黃土層之上,黃土且濕陷性、持水性強,很不穩定。因那個特殊年代的戰備思想,在「大幹快乾,為毛主席獻禮」等口號的影響下,片面求「快」,又只是條鐵路支線,為趕工期,而忽視施工質量,嚴重違反基建程序施。梅七鐵路建成後,歷年來路基病害不斷,有的地方几經返修、改線,耗資巨大!

線路旁邊的老線鐵路橋(拍攝:楊誠)

典型的鐵路橋造型,在橋身上還有「毛主席萬歲」等標語(拍攝:楊誠)

未完成的隧道洞口(拍攝:楊誠)

今天,在梅七鐵路沿線的一些橋樑、涵洞、隧道上,依然能找到當年留存的諸如「反帝號: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戰備號: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等紅色口號,文革時代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不可磨滅的烙印!

涵洞旁留存的標語(拍攝:張亦航)

穿行深山的小票車

梅七線雖以貨運為主,卻還有一對西安至前河鎮的旅客列車行駛其上,車次為8355/6/7/8次。不過此車在12306網站以及列車時刻查詢軟體上顯示的運行區間僅為西安至閻良,閻良至前河鎮區段帶有通勤性質,不進行聯網售票。8355次列車每天中午從西安站始發,在咸陽站換向,沿著咸銅鐵路北上,經過梅家坪站進入梅七線,在傍晚時分抵達前河鎮站。車底在前河鎮站過夜,第二天早晨啟程返回西安。

8358次列車(拍攝:張亦航)

「橘子」牽引的8355次,列尾為刷紅的的YW25B宿營車(拍攝:楊誠)

8355/6/7/8次列車水牌(拍攝:丁書劍)

停靠咸陽站換向的8355次(拍攝:楊誠)

2015年前後,「三秦貨物快運」列車開行期間,8355次列車也改經耀縣、銅川站運行。西安方向過來的小票車在經過梅家坪站後,繼續沿著咸銅線前往銅川,在銅川站停大約一個小時,機車換向後,小票車再次通過黃堡、耀縣等車站,「原路返回」梅家坪站,機車又一次換向後才走梅七線去前河鎮。第二天從前河鎮返回西安的8358次列車到梅家坪後,不再進入銅川站折角,而是直接南下前往閻良、咸陽、西安。可惜,2017年初,由於銅川站的「三秦貨物快運」業績並不理想,小票車調圖後,上、下行均不再進入銅川站。

銅川站如今已門可羅雀,車流稀少,且沒有客運,這在地級市車站中是不多見的(拍攝:張亦航)

機車在銅川站換向(拍攝:張亦航)

停在銅川站的8456次列車(拍攝:張亦航)

梅家坪站站牌(拍攝:楊誠)

機車在梅家坪站換向(拍攝:張亦航)

列車駛入子午嶺山區(拍攝:楊誠)

鐵路旁經典的陝西民居窯洞(拍攝:楊誠)

交會雙機HXN5牽引的綠皮車(拍攝:楊誠)

柳林鎮站沒有站台,旅客直接在線路旁乘降(拍攝:楊誠)

8355次列車全列編組均為YZ25B型綠皮客車,因為要在前河鎮站過夜,列車加掛了一節硬卧車廂,作為列車員的宿營車。前河鎮車站地處山間,10月中旬,夜間溫度已接近冰點。寒風凌冽,列車員留宿車上,非常辛苦。而第二日凌晨5點,他們便要進行出發前的準備,迎接旅客上車。

前河鎮車站少的可憐且非常簡陋的幾間行車公寓(拍攝:楊誠)

夜晚停靠在站台上的列車(拍攝:楊誠)

深夜,宿營車上露出點點光芒(拍攝:楊誠)

列檢開始對車進行檢查(拍攝:楊誠)

列車工作人員等待旅客的到來(拍攝:楊誠)

鐵路旁蓋了一半屋頂的民居(拍攝:楊誠)

坐上慢悠悠的綠皮車,聽著黑撒樂隊的《都市碎戲》,伴著車輪的「咣當」聲行進在梅七鐵路上,看著周圍不斷變換的黃土丘壑、山間美景,你會迷戀上這樣美好的「慢時光」........

悠閑的旅客(拍攝:楊誠)

靜候旅客到來的列車員(拍攝:楊誠)

寥寥數人的車廂(拍攝:楊誠)

附錄:

梅七鐵路示意圖(圖片來自網路)

2018年1月18日於銅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影隨行 的精彩文章:

TAG:鐵影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