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後,日本戰犯都企圖逃避懲罰,這位德國元帥卻主動要求死刑

二戰後,日本戰犯都企圖逃避懲罰,這位德國元帥卻主動要求死刑

二戰結束後,日本戰犯們在東京審判庭上,或詭言狡辯,或裝瘋賣傻,都企圖逃避懲罰,顯示了日本人極其低劣的本質。

相比之下,德國的軍人們卻保持了基本的尊嚴,尤其是海軍元帥埃里希·雷德爾,本來被判處的不是死刑,但他卻說自己罪孽深重,主動要求死刑。

雷德爾1876年生於德國漢堡,早年作為一名海軍軍官參與了一戰,實戰經驗非常豐富,對於德國海軍的發展也很有自己的一套見解。正是看中了這些,上台後的希特勒便委以他重任。啥重任呢?——復興德國海軍。

因為一戰中德國海軍被揍得夠嗆,一時半會兒難以復原,更何況《凡爾賽和約》還對德國的海軍發展作了限制,所以此時的海軍可以說是德國的一大軟肋。

雷德爾上任以後,可以說費盡了腦子,面對著一堆破銅爛鐵,換成誰也得發瘋。不過,隨著《英德海軍協議》的簽訂,德國海軍建設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雷德爾抓住英法等國對德國擴充軍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契機,制定了著名的「Z計劃」。大概的內容呢,就是集中主要資源發展大型水面戰艦。

1938年9月,雷德爾把「Z計劃」草案交給了希特勒,如果這項計劃穩定實施,德國就有能力迅速崛起為海軍霸主,可能那時候二戰就得換一副面貌了。不過,雷德爾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就是兩年之內,大型戰艦是無法完成備戰的。

結果希特勒拍著胸脯說:放心好了,我的藍圖裡在1946年以前無需動用海軍大型戰艦。可惜,這句話很快就被打臉了。

僅僅過了一年,希特勒悍然入侵波蘭,英法隨即參戰,說好的大型戰艦1946年才上戰場,結果現在就要拉出來干一架,雷德爾這下可被希特勒給坑慘了。因為此時能跟英法對飆的主力戰艦僅有俾斯麥級戰列艦,和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雙拳難敵四手,這道理誰都懂,但是命令擺在那兒,只能硬著頭皮上。

即便手裡只有這麼一副爛牌,雷德爾硬是憑著自己的本事威震一時。

考慮到自身實力遠不及對手,雷德爾制定了避開與敵人正面交火的作戰方案,而是掐斷英國的海上補給線。這招釜底抽薪著實奏效,以德國海軍作為牽制力量,德軍僅僅用了兩個月,就吞併了挪威和丹麥。

不過,德國海軍實力確實是硬傷,這終究是擺脫不掉的絕症。隨著俾斯麥號戰艦被英國人炸沉,德國海軍的即戰力銳減,從此很難給盟軍帶來有效的創傷。而希特勒一看海軍的水面力量沒什麼實質性作用了,果斷放棄了發展水面部隊的計劃,轉而開始發展潛艇部隊,也就是後來讓盟軍聞風喪膽的鄧尼茨的「狼群戰術」。

失望的雷德爾無奈之下選擇了辭職,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總不能跑去抱怨希特勒不守信用吧?此後,德國海軍的大佬換成了鄧尼茨,海軍界算是改朝換代了。

但是呢,說來也有意思,賦閑在家的雷德爾閑著沒事,開始思考起這場戰爭的意義來。想來想去,這位昔日的納粹德國的猛將,深感戰爭的罪惡,開始為自己擺脫戰爭而欣慰。

德國戰敗後,卸職在家的雷德爾也成為了蘇軍的俘虜。1945年11月,包括雷德爾在內的二十餘名德國政府官員,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接受審判。考慮到他既不是納粹黨員,而且曾經反對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還在戰爭中途解職,所以法庭沒有判處他死刑,而是終身監禁。

但沒想到,雷德爾自己卻不幹了,聲稱自己在侵略戰爭中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主動上訴請求處以槍決,這跟日本那幫無恥的戰犯真是天壤之別啊!

不過,法庭駁回了他的請求。1955年,因身患重病,雷德爾被保釋出獄,並於1960年去世,終年84歲。

有意思的是,接替他海軍元帥一職的鄧尼茨,僅僅被處以十年有期徒刑,結果鄧尼茨同樣選擇了上訴,但不是要求處以死刑,而是哭著喊冤,請求少判幾年,跟那伙日本戰犯頗有幾分相似。唉,同樣是軍人,怎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歷史客棧作者:水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最讓盟軍膽寒的德軍元帥,希特勒自殺前,指定他當接班人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