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生娃兩年後,職場「後半生」

生娃兩年後,職場「後半生」

這可能是一個時間點,讓職業女性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

電影《永不妥協》中,茱莉亞·羅伯茨扮演了帶著3個孩子的單身母親埃琳,窮困潦倒的她進入律所打雜,儘管沒有任何法律專業的背景,憑藉不服輸的倔勁和善同情心,埃琳最終幫助數百名居民打贏了電力公司水污染的官司。影片的最後,律所老闆走進埃琳的獨立辦公室,遞給了她一張支票,上面的數字是200萬美元。

現實生活不像電影里呈現的這麼戲劇化,但兼顧孩子與事業的確是很多職場女性的目標。不過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更多的時候,這個問題關乎選擇。是否就此中斷事業全職在家照顧孩子?是否儘早回歸職場以保住職位和薪水?是否跳槽到工作強度更低的公司?亦或者,做一份自己的事業——孩子的出現不僅是很多女性人生的轉折點,也把她們帶到了職業生涯的分岔口。

智聯招聘發布的《2017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63.4%的職業女性認為生育對職業發展有很大影響,而在男性中這一比例為48.6%。

生育期間職場女性最擔心的職場變化是「生育後難復出職場」(52.5%),其次擔心的是「職位被別人頂替」(48.9%)。另外一個數據是,85%的職場女性生育後會考慮跳槽,首要原因是希望工作單位離家近,其次是薪酬和工作強度。

孩子的降臨通常會讓一些職業女性不得不放慢節奏,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傾注在孩子身上,但也有一部分職場媽媽因為孩子被激發出更大的能量。

饅頭商學院創始人、6歲孩子的媽媽王欣說:「女人生孩子是重新發現和認識自我的過程。」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生孩子這件事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促使職場女性去思考未來的規劃、職業方向和家庭關係。

兩年或許是一個時間點,兩歲的孩子不再像小嬰兒那樣時刻需要媽媽的悉心照料。如果說生完孩子的前兩年是職場媽媽的緩衝期,那麼經過了這兩年的思考和規劃,下一步職業方向到底該往哪裡走也應該逐漸明朗。《第一財經周刊》採訪了3位職業女性,她們都是在生完孩子兩年左右做出了影響自己職業發展的重要選擇。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困擾職場媽媽的問題也同樣困擾著她們,在不斷的反思和選擇中,她們捨棄了一些,並收穫了更多,她們的故事或許可以給其他職場女性一些參考。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鮑芳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有些媽媽特別知道如何哄孩子玩,給孩子講故事、唱歌,但我不是這樣的人,我以前並不喜歡孩子。」

這種對媽媽身份和能力的困惑集中在女兒降生的第一年。「生孩子之前我想得很清楚,請阿姨照顧孩子,只需要每天有一段時間陪伴她就可以了。」鮑芳以為自己可以安排得很好,但有了孩子以後她才發現,工作和生活都變得和想像中不一樣了,「感覺所有的計劃都被打亂了。」

鮑芳:「辭職以後,我獨自一人帶著一歲半的女兒去了趟美國,在一邊思考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的同時,我也收穫了和孩子相處的方式。」

這種混亂實際上也部分源自她職業生涯的變化。從大學畢業到生孩子這十幾年,鮑芳一直在時尚媒體做編輯,身為專題總監的她,需要負責一百多頁的內容製作,這是一份她非常喜歡且擅長的工作。在媒體的黃金時代,鮑芳在這家公司達到了職業生涯的小高峰。但是2014年開始,也就是鮑芳懷孕生孩子的那一年,整個行業開始下滑。她原先負責的一百多頁內容慢慢縮減至七八十頁,再到三四十頁。周圍不少同事離職創業或者留學。

鮑芳是個不願意失去對工作掌控感的人,生完孩子後兩個多月她便回去工作了,但各種不順利也接踵而來。當時的她對行業的變化並沒有太多準備,她在公司內部嘗試過新媒體業務和跨界合作,都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現在跳出來知道整個大趨勢是這樣,但當時我覺得都是自己沒做好。」鮑芳說。

不到一歲的孩子是最難照顧的,需要餵奶、哄睡、安撫,但她又沒法給你感情上的回應,鮑芳覺得自己完全體會不到當媽媽的幸福感在哪兒。另一方面,鮑芳的工作需要她出差、見人,她不得不走到哪兒都背著吸奶器,移動過程中找個合適的地方吸奶也是不小的問題。「原來你能夠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了,時間管理一塌糊塗,既沒有當好一個媽媽,也沒有做好一個職場人,像困獸一樣被困在原地。」

鮑芳想要尋求改變。在孩子一歲多時,她從時尚媒體離職,在朋友的邀請下加入了一家互聯網音樂公司做品牌總監。在當時的鮑芳看來,互聯網是風口,這個風口或許能給她帶來職業發展的新空間。

但這份新工作鮑芳並不適應。「同事們說的很多互聯網背景知識我不知道,覺得自己像一個白痴一樣。」鮑芳說,「而且,我原來是媒體,現在是品牌,我以為自己很知道怎麼跟媒體溝通,但僅僅了解溝通的方式沒有用,角色感和心態都沒有轉換好。」

這些困境讓鮑芳覺得她和未來的目標之間有一個巨大的鴻溝。「這個鴻溝我願不願意跳過去,需要花費多少精力,這是那段時間裡我問自己最多的問題。」當時37歲的鮑芳和很多生完孩子以後的職業女性一樣,把下一份工作看作一個全新的開始,她必須搞清楚下一個職業生涯在哪裡,40歲之前是最後的時間,再往後可能轉行的機會都沒有了,「如果我不能很快找到下一段職業生涯怎麼走,可能會卡在這裡,既回不去也無法前進。」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的一篇文章給了鮑芳很多啟示,這篇文章中寫道:「只有當所有工作都從自己的長處著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爾不群。」這讓鮑芳反思到互聯網音樂公司的工作並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而銷售型的職位也不符合她的價值觀。

從這家公司離開後,鮑芳獨自一人帶著一歲半的女兒去了趟美國,在一邊思考自己到底應該選擇哪一條職業路徑的同時,她也收穫了和孩子相處的方式。「以前我不知道怎麼跟她相處,我不了解她,她也不了解我,但是通過這個機會,她和我之間很快地建立了親密關係,我們互相依賴,很多事情變得順暢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鮑芳意識到,儘管自己不是那種完美的媽媽,但她有她的優勢,比如特別擅長和孩子溝通,對待生活特別積極,她不再要求自己做到別的媽媽那麼完美,她只需要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照顧孩子就好。鮑芳說她是特別開明的家長,總是願意和孩子平等耐心地交流,「你得讓她喜歡你,你要喜歡她喜歡的東西,和她以她喜歡的方式相處。孩子喜歡你,才會信賴你,願意聽你的。」

鮑芳的事業也很快迎來了轉機,這是一份出版社童書營銷的工作,「時尚行業的人擅長把一些東西說得很美好,而我自己本身也喜歡買書看書。」鮑芳覺得自己之前的職業優勢能在這份工作中得到發揮,而做書籍尤其是童書與她的價值觀也一致。「現在我女兒3歲,我到這個公司一年,一切都剛剛好。」生完孩子後的兩年,鮑芳開始了自己的職場下半場。

對於王欣來說,孩子的到來是一個重新審視自己內心想要什麼的過程。

王欣曾是金山元老級的員工,她跟著中國軟體行業的崛起成長,從產品經理一路做到了金山毒霸CEO,後來,她又轉任金山詞霸CEO,因為多次參與金山集團的重要業務轉型,她在公司內部被稱為「救火隊長」。

王欣就是在金山詞霸工作期間懷孕的。她是個事業心很強的人,並沒有把懷孕當成什麼大事,除了每天睡個午覺,工作一切照常。

但懷孕這件事讓她對很多事情有了新的認識。「生命本身會讓人特別感動,讓人會想到一些古老的哲學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你突然發現你所謂的事業、奮鬥的目標不是終極的,那什麼才是讓你熱愛的?」

這個時候,王欣動了想自己做點什麼的念頭。但她正式從金山離開並創業是在兩年後。

王欣:「不要說因為孩子我放棄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你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你只是怯懦,拿孩子做借?口。」

生完孩子,王欣很快恢復工作狀態,在家照顧孩子的同時,她還處理工作,遇到重要的決策,同事們就聚集在她家裡開會,並且之後她也很快恢復了上班。

她把照顧孩子的工作交給了保姆,她稱自己是「三流家庭主婦」,最不擅長做家務。「一個好的幫手特別重要,」王欣說,「我面試了二十多個保姆,就像面試員工一樣。」她最終精挑細選出來的保姆從孩子很小的時候一直帶到現在6歲,沒有換過。

但是和孩子共處的時光是不能外包的,「陪伴特別重要,」王欣說,「我跟孩子有我們獨特的遊戲。」儘管工作繁忙,她堅持每天晚上跟孩子共度一段親子時間,吃一些茶點,聊聊天,每周留出完整的一天陪伴孩子,孩子所有的重要時刻都要出席。

「剩下的就是做好自己了。」王欣說。她對自己的要求是充滿激情地工作,每天早上爬起來都迫不及待去上班是她最喜歡的狀態,但是重回金山之後,雖然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並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王欣對自己的狀態並不滿意。「金山的環境很安逸,我覺得自己沒什麼成長,身上沒有能量。」

對於當時40歲的王欣來說,離開金山,做一份自己的事業,並不是一個很難的決定。孩子從來不會成為她追求自我的阻礙,「不要說因為孩子我放棄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你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你不會因為任何人放棄自己的選擇,你只是怯懦,拿孩子做借口。」

創立饅頭商學院後,王欣的工作並沒有比以前輕鬆,她經常要出差,在家裡也有電話會議要開,因此她會讓自己更高效地工作,並且將每天的時間規劃做得很仔細。「媽媽天生有雙核CPU,自由切換。」王欣說,「披上戰袍出門那一刻就是專業的職場人士,員工從來不覺得我是家庭婦女,回家換了衣服以後對孩子就是完完全全的媽媽,對自己要有個人設和角度的切換。」

身為某金融機構市場與公關總監的唐倩如今是一個雷厲風行的職場女性。但是3年前,身為全職媽媽的她考慮重回職場時,卻像個職場新人一樣不自信。

那時,她遠離職場已經兩年了,擺在面前的挑戰是多重的:家庭的經濟責任、重回職場的身份轉換,以及與懷孕前完全不同的工作環境。

唐倩的上一份工作是在法國歐萊雅巴黎總部負責市場營銷。因為懷了孩子,唐倩選擇辭職、回國。受到法國育兒觀念的影響,她認為在孩子出生的頭幾年,家庭中的親子陪伴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很重要。「相當於放棄了原本計劃中的法國生活。」對唐倩而言,原先設想的人生道路被全盤推翻,自己的職場生涯不得不因此而中斷。

回國之後,唐倩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家庭。雖然暫時離開職場,但她利用產前的半年時間學習西班牙語,在孩子一歲大時開始間歇地在知乎上回答育兒問題,開通育兒微信公眾號,分享中國和法國不同的育兒方式,成為一個不大不小的意見領袖。

唐倩:「即便是全職在家的兩年里,我也一直通過學習去充實自己,並始終保持與社會的關聯,為重新回到職場做好準備。」

孩子一歲以後,唐倩開始留意一些工作機會,但剛開始並不順利,由於一年多全職在家與世隔絕,她已經有點忘了如何與職場人士交流。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視頻面試,在面試開始前她剛安頓好哭鬧的孩子,而當她轉而面向鏡頭那邊的面試官時大腦一片空白。最初的兩次面試讓她備感挫折。

「我當時在看工作機會的過程中有些過於緊張了,擔心自己能否勝任,反而忘記了自己的強項和長處。」所幸積累了一些失敗經驗後,她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優劣勢,情況越來越好,她先後拿到了法國政府駐華機構、諮詢公司、大型法企的工作機會。目前這家金融機構的工作是唐倩一位留法的朋友介紹的,她的金融學歷背景和市場品牌工作經驗得到了公司的認可,但工作地點在北京。「從青島到北京,攜老帶小在一周時間找房子、打包、搬家。」唐倩笑稱,不被逼到一定境況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量。

孩子的姥姥也一起搬到北京幫著帶孩子,讓唐倩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加入公司時,市場公關部只有兩三人,唐倩幾乎什麼工作都干過,且免不了加班。得益於全職在家照顧孩子時,已經給孩子培養了良好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兩歲的女兒非常讓她省心。

就像當初辭職親自帶孩子一樣,唐倩對待工作也習慣自我加壓、親力親為。她在歐萊雅學到的關於市場品牌完善和成熟的方法論對新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幫助,而她的創意策劃能力、執行能力都很好地得到了發揮。入職一年後,她得到了升職機會,「我相信言傳身教的力量,努力做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孩子也會耳濡目染,敢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本文版權歸《第一財經周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張睿

她是周刊TMT記者,也是一位媽媽,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周刊 的精彩文章:

「食」不相瞞,你的餐桌又升級了

TAG:第一財經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