榑軒居士講《金剛經》第二十九品
根據榑軒居士2017年3月18日講述整理
金剛經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凈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句話我們常常聽說。字面的翻譯是佛陀對須菩提講,「須菩提,如果有人說,如來好像來了、好像去了,似乎坐著、似乎卧著,就說此相是如來。這個人其實並不了解我(如來)所說的意思。」
前面講到,可能一些人以三十二相來判斷如來,另外一些人則是從行住坐卧的舉止來判斷。比如日常生活中,看到有人行住坐卧四威儀俱足,表現得端莊威嚴。可以憑此判斷他是覺悟者么?其實這些很可能都只是表面現象,比如有人道貌岸然,內心骯髒,這樣的情形是存在的。所以如果你用外在形象、外在表現來定義如來是不對的。不僅不可以用三十二相來看如來,也不能以行住坐卧的表現來判斷。
「何以故?」佛陀自問自答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部經是後人傳誦的,而非早期阿難尊者記載的經。所以與其說,這句話是佛陀給如來的定義,不如說是作者給如來的定義。佛陀當年對一個覺悟者的定義是,遠離了貪愛執著的解脫者。而這位作者定義為「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我們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A師兄:「就不再輪迴了」。
這是很妙的一個解釋,很到位。你是從這一期生命結束後來說的,這個解釋也很妙。
A師兄:「這樣普通人怎麼判斷,如來有沒有『從來』,有沒有『所去』呀?」
B師兄:「這個是不是和『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個意思?就是說過去、現在、未來這些概念,都是相上的東西。而本體的、本質的東西,是不隨相改變的。即相和法要分開。」
三心不可得,其實是關於時間軸的概念。在現代物理學上,很多科學家並不認為時間是一個真實的維度。我個人在禪坐的過程中的體會是,時間不是物理層次真實的量度,而是因緣法發生過程的量度,是量度緣起的開始、中間、和結束的。比如我把一本書從A移動到B,花了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就是一個量度了,你定義它是1分鐘也好,1秒也好,或者定義它是其他的也好,時間是量度這個過程的。時間它只是個比較,是一個概念。目前世界通用的是使用原子鐘震蕩周期來定義「秒」,比如震蕩多少次,就定義它為1秒。所以,我們把這本書從A移動到B的同時,原子鐘震蕩了多少個周期,除以當時定義1秒的標準周期數,便是多少秒。這個時間不是物理上真實的量度,指的是在這麼一個階段中發生了因緣法。以禪坐來舉例,禪修者在禪坐的時候,如果僅僅是觀腹部的起落,觀呼吸,那麼打坐這段期間發生的事情在世俗人看起來就非常簡單。而禪修者因為可以體驗到禪悅,已經靜坐1小時了,卻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說這些是幫助大家來理解,時間是和因緣法有關係的。所以,有時人們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有時又過得很慢。這是由於各人的心理體驗不同。人類為了避免這個主觀判斷的問題,所以才用了原子鐘來做時間的量度。而人的大腦判斷時間長短,與因緣發生的過程是有關係的。所以當一個人感覺像「熱鍋上的螞蟻」時,自然會覺得時間過得慢。就像有人在禪坐時腿疼心亂,努力在堅持,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西方有關於死亡體驗的實驗,讓一個人從高樓上往下跳,下面有設備接著。從高空墜下,其實不過瞬間的事,但實驗者在從高空墜下的過程中,會感覺時間非常長,可以把一生的重要事情回憶一遍。還有做夢,「黃粱一夢」中把自己一生的事情都做過了,實際醒來只是一個夢。
三心不可得,什麼是不可得呢?是說每個時刻的相,都是「如夢幻泡影」,沒有一個你能夠抓取的,一個堅實的相、一個不變的可以恆定的相,因為一切事物都在發生變化。和咱們老祖宗的《易經》講的是一樣的,易就是變化,只有變化是不變的。佛陀講的無常,道理相同。這裡本質上講的就是涅槃的狀態。說但凡有生滅的,都不是如來。涅槃就是一種沒有生滅的狀態,即無生無滅。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可以理解為沒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自然也沒有結生心了。
最早在原始佛教中對涅槃是不這樣做解釋的,在後期佛教中,才談到如來藏、法界的概念。早期佛教中對「涅槃」的解釋僅僅是,苦的止息就像蠟燭的火熄滅了一樣。後來因為凡夫都有一個堅固的「我」,總覺得涅槃就是消失。弘法者發現凡夫對於丟失自我的這個感覺很恐懼,又覺得涅槃不易說清楚,便使用「法界」這個概念,說你有如來藏,你有佛性,以此來告訴大家涅槃就是回歸了法界,在法界永生。法界最重要的特質是不生不滅,沒有煩惱。修行者見了法、修到位,就會回歸法界,像到天國一樣。但天國是有形象的,法界是無相的。法界比天國更廣大,不過沒有天國那麼享樂。
佛陀是不提梵天的,但因為大家對丟失自己的感覺太恐懼了,所以佛教發展到後來便參考了印度教梵天的概念。大家要知道,佛陀講法,本質上是要解決苦的問題,佛陀最早談的是四聖諦,談苦集滅道,解決人生的苦。後來的人才衍生出法界,把梵我這些概念借鑒到佛教體系中來了,衍生出如來藏等理論。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方便吧。
我們要了解後期佛教與原始佛教的不同。
行者禪學會推薦書目,結緣更多禪修及佛法書籍
TAG:行者禪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