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二十歲了怎麼還不結婚?
「人活一世,是要對得住家人,對得住社會,但是只有很少很少的人,在考慮是不是對得住自己,對不對得住自己的天賦、身體和本性。」
我姐一直都被催婚,原因是她都二十七歲了,大家庭里除了我和弟弟在上學之外只有她沒有結婚生子了。
家裡大人的想法是,結婚要趁早,不然好的男孩子早早的就被挑走,剩下的也只是歪瓜裂棗了。
我姐是個護士,要上夜班,有時候會比較忙,又快奔三了,於是大家覺得條件一般,就不要總是挑挑選選了,差不多得了。
家人打著為她好的旗幟,安排相親,介紹對象,姐姐在忙工作的空隙還要和不熟悉的人相處,她越是抵觸,越是不願接觸,家人越擔心急躁,一切如同完成一個任務一樣,反而成了一種負擔,所有人的負擔。
把這些都強加在一個人的身上,未免太不公平了。
婚姻和愛情本是令人憧憬的
當你滿懷期待小心翼翼揭下這層神秘的面紗
「過來人」突然橫在面前
像宣告你餘生的生活應該怎麼過和怎樣的人一起
它更像是一場角逐憑藉自身條件入場選擇家人滿意的伴侶
然後過著一眼就能望到底的「好」日子
我們聽過太多這樣的聲音
「你看那個人單身一定是要求太高了」
「那個人都這麼大了還沒對象肯定有問題」
「誰誰誰家肯定是因為父母離異所以不好找對象。」
為什麼會有人這樣覺得
覺得一直單身就一定是因為眼高手低
覺得隨便找一個差不多的人湊合過日子就行了
覺得優秀的完美的人太少了
衡量一個人的標準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必然不同,也想要吸取一些好的建議和結論,可這種為了你好、你得聽家長的話的方式真的很讓人喘不過氣。
看過奇葩說有期印象很深刻,那期的主題是「剩男剩女找對象,要不要差不多得了」。
胡漸彪說「你有沒有想過我之所以剩下來也許是因為們性格的某些特點,我們需要有一個人真正能夠由衷的接受和懂我。」
那個心中不放下的標準是什麼:
「是沒那麼簡單
就能找到
一個聊得來的伴」
「很多人說,你差不多得了,走到最後你內心最恐懼的是什麼,你最恐懼的,其實是怕一個人孤獨終老。一個人孤獨終老可怕嗎,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兩個人一起孤獨終老。」
「你差不多得了,你解決了你的孤獨嗎?
你只不過是把一人份的孤獨培養成兩人份的孤獨。」
「我堅持這個標準雖然會讓我沒有辦法過得更幸福,但是起碼我不會害自己也害別人。它還給我一個最重要的好處,當我懷揣著我堅持的這一個原則標準的時候,也許有一天,我在街上碰見一個人,我會不自禁的問自己,是你嗎?這個叫做憧憬,我叫做希望,這最值錢。」
我承認經濟基礎 門當戶對這些條件是必要
可我們未必只會衝動靠感覺選擇
家人的存在總是能及時的給予我們溫暖和愛
可有時那些說教和「甜蜜的負擔」的的確確會給人帶來不適
我們當然知道家長做這些是真的為了我們好,是發自內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過的好,可這種好,能不能換一種方式呢。
別說什麼「那我就不管你了」「你隨便吧」這樣的話傷彼此的心好嗎。
請給彼此一些空間、一些信任。
既然是為了我好,我知道就足夠了。
可不可以給我們一些空間透透氣呢,可不可以給我們一些自己選擇的機會。
突然想起來前幾天看的電影
有太多無法說出來的感慨
只希望迷茫的時候
你能聽從你自己的內心
影片最後說
世俗是這樣強大
強大到你們無法迴避他們的存在
「可是如果了解到青春就只有這些日子,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讓你們在意的事情。」
「比如佔有什麼才榮耀,擁有什麼才被愛。」
「你們會讚美很多東西,朝陽或者鮮花,但不要在讚美別的事物的時候,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永遠能記起這份珍貴,愛你所愛,無問西東。」
如果這篇文章能引起你的一點點共鳴,請給這篇推送一個贊和一個轉發吧
關注公眾號,請識別下方二維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