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0019】耳朵閱讀

【0019】耳朵閱讀

最近我還是在看核安全系列的書籍,必須說開始的閱讀體驗很不好,有些詞句甚至連斷句都很困難,這時候我也有了很明顯的厭學情緒,但最終我想到一個方法,就是把看到的句子直接念出來。

朗讀,同時調動了眼睛和耳朵,兩種感覺的使用讓書籍的閱讀和理解變得更加簡單,現在我也可以看的更加津津有味了。原來看不懂的詞句,強行念出來後,至少先熟悉了,也更容易調動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繫。

這個體驗提示了我,我們不是不能解釋和理解事物,而是需要用比較合適的方式來進行這種過程,那麼我這裡用的方式就是用耳朵閱讀。

當代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寫過一篇《用耳朵閱讀》的文章。這裡借用他的觀點來對用耳朵閱讀做一些說明,莫言當時說不是早慧的天才。沒有四歲讀三國,六歲看紅樓的精力。他十歲的時候就輟學回家,當個農民,在農村度過了漫長的青少年時代,這是知識基本上都是用耳朵聽出來的。

一般人都是用眼睛閱讀,而他確實用耳朵,聽的主要是故事。莫言說他的老祖母會講故事,爺爺和大爺爺會講故事,他們村裡凡是上了年紀的人都滿肚子故事。他們講的故事就是他的閱讀、用耳朵閱讀的對象。

莫言在文中提了很多具體的聽故事的非常精彩的例子,這裡就不用贅言了。

莫言在文章中總結其用耳朵閱讀的精力時說到,他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通過聆聽,用這種耳朵的閱讀方式,為日後的寫作做了很多準備。他相信自己用耳朵閱讀的二十多年時間,培養起了他與大自然的親密聯繫,培養起了他的歷史觀念、道德觀念,更重要的是培養起了他的想像力和保持不懈的童心,這是其作品寫作的豐富來源。

文章的最後,他還提到了用鼻子寫作的方式,這其實是另一些演講的題目了。

這裡說的是莫言通過耳朵閱讀的方式認識的,在寫字的過程中,作家調動的不僅僅是對場景的回憶和想像,而且要調動起來自己的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所有的感受,以及與此相關的全部想像力。

作家可以讓自己的作品充滿了色彩,畫面,聲音和旋律,苦辣酸甜,軟硬涼熱等等可描寫的感受。當然,這一切都是藉助準確而優美或不這麼優美的語言來實現的。他認為好的作品能讓讀者在閱讀時產生,進入一個非常具體的情境,並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莫言說到好的小說,能使痴心的讀者把自己混同於其中人物,為之愛,為之恨,為之生,為之死。

無疑,莫言作為一個作家是非常成功的,同時他作為一個閱讀者也是非常成功的。

必須提到我們現在有很多所謂影像閱讀、快速閱讀的閱讀方式,他們希望忽略文本直接獲得知識並用來炫耀,但是他們都忽略了一點。

書本不會讓你具有思想,讓你有思想的是你對經歷的人和事的思考,思考的過程中,你可以喜悅,憤怒,無奈,彷徨,甚至不知所措,但是你不應該有恨,你要用愛和思考,照亮自己思想前進的征程。

就如叔本華曾經說過的,「書獃子、學究就是閱讀書本的人,但是思想家天才照亮和推動人類進步的人,卻是直接閱讀世事人生這一部大書。」

當然,隨著商業的發展,用耳朵聽書,其實已經成了一種時尚,比如喜馬拉雅,蜻蜓FM,懶人聽書,咪咕聽書等等。包括手機和電腦也都可以通過TTS的方式,將文字直接轉化為電子機械的朗讀聲,這一切都讓讓我們聽到更多的語音,用耳朵閱讀不再是傳統的故事,而日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閱讀形式。

用耳朵閱讀作為一種閱讀方式,日益受到了大家的青睞,有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聽書率為17%。

有調查則顯示,方便快捷,輕鬆愉悅以及解放雙眼是大家選擇聽書的重要內容,而除了歷史文學類書籍,買房投資,考試養生等實用技巧也成為聽書內容選項,不少市民願意付費購買優質的音頻資源。但必然也有專家提醒大家說,深度閱讀不適合在聽書軟體上進行,建議要將聽書和讀書相結合。

很多人也提到他喜歡讀書的朗讀者有點腔調。很多免費讀書軟體上提供的機器自動讀書服務,沒有任何感情和節奏感,他們一般情況下不同聽。更多人也提到了,他們會將聽書和看書進行結合。

就我個人的體會來說,好的朗讀者固然非常的專業,但是機器閱讀也有其優勢。很多非常複雜或者長篇的文章,如果等著朗讀者朗讀的話,既是對他和我生命的摧殘,也是對人類的壓抑。很多書籍,只要有電子的聲音我就滿足了,我聽書的主要目的是解放雙眼,在聽書過程中,我逐漸發現,耳朵獲得的消息和看的信息是不一樣的。看書,即使是逐字逐句的閱讀,也回因走神等原因失去很多信息,但是聽的方式可以強迫我逐字逐句的輸入和理解整個文章。

有很多人會說,聽書也不利於我們深度理解,說的好像看書就能直接深度理解似的。所謂的深度理解,並不是說我們把整本書看了多少遍,或盯著書看了多久。書本本身不會讓我們有思想,就像我們學不到哲學,只能學習哲思一樣。任何認為只要認認真真逐字逐句閱讀書籍,就會擁有思想的想法,都是無知的產物和美好的願望。

任何的專業學習和思考,都是不拘泥於形式的。學習的關鍵是書籍引發了什麼思考,而我們思考了什麼,如何進行了思考,思考的結果如何。

只有經過深思的東西,才能成為我們的真知。用耳朵閱讀,無論聽的是故事,還是人情事理,或者是枯燥無味的專業術語,也同樣都不能保證我們的思想。那麼用耳朵閱讀有啥優勢呢?

孟子說過「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要「博而不雜,約而不漏」,如此才叫讀書!讀書必然面臨各種看不下去的書籍,這時候讓音頻或機器強行推著我們走一走,可以說一種好辦法!

用耳朵閱讀的好處就在於此,它是強制我們輸入信息的方式。可惜它也無法讓我們擁有思想。

思想必須是在大量閱讀後進行檢閱和思考才能得到的。為了保護視力和獲得很多書面閱讀無法得到的好處,我用朗讀的方式進行閱讀,或者直接將與文字轉換為語音進行閱讀,這不過是充分利用了人類對世界的感知而已。

用耳朵閱讀為我們的思維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角度,還節省了時間。可以稱得上是種和世界連接的好方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