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很有故事的紀錄片
好久不見
來
看
記
錄
片
GIF
開始吧
作為一名紀錄片愛好者,如果讓我給看過的紀錄片排個位次的話,《海洋》毫無疑問的居於榜首。這部雅克·貝漢的作品以一種舒緩的節奏向觀眾展示了海洋及海洋生物那無與倫比的魅力。但是《海洋》這部紀錄片沒有解說,這對初學者來說難免有些不友好。於是我萌發了寫一點東西來當做注釋的想法。能力不足水平有限,所以可能會寫的很慢,我慢慢寫,大家覺得有趣的話就慢慢看,咱們都不急。
《海洋》開篇用孩子的眼睛來觀察大海,風,純白的浪沫,巋然不動的礁石,翡翠色的海,海洋的美麗就這麼徐徐展開。之後,整部片子真正意義上的首個場景不出意外的選在了加拉帕格斯群島,海洋的畫卷從這展開。
通常來說,陸生生物不能靠喝海水維持生命,但是在神奇的加拉帕格斯群島上貌似什麼都有可能發生。海鬣蜥,本片第一位演員登場。這種大蜥蜴平時啃海藻喝海水,用一種類似於打噴嚏的行為噴出體內多餘的鹽分。雖然海鬣蜥的食物都在水底,但是它並不能夠在水裡呼吸,所以他們吃飯的時候就要深吸一口氣,抓緊時間潛下水啃幾口海藻,然後浮上水面換氣,再潛下去啃幾口……周而復始到吃飽為止,跟鯨魚是一個模式。是他們沒有鯨類那麼長的閉氣時間,平均閉一次氣只能在水下活動十五分鐘左右。
>
左圖為巴西龜爪子可以看到明顯的蹼,右圖為海鬣蜥
紀錄片中沒有給海鬣蜥爪子的特寫,但是去找找圖片就會發現,與同樣半水生的龜類和鱷類不一樣,海鬣蜥的爪子是沒有蹼的。海鬣蜥游泳也不靠爪子划水,而是收攏爪子左右擺動身體和尾巴來前進,這跟遠古時期的水生爬行類比如魚龍等是一樣的。而同樣由陸地下水的鯨類則是上下擺動他們的尾巴,這種差異來自於二者不同的椎體形態。
(左圖為鯨類骨骼,右圖為海生爬行類)
島上的蛇類是海鬣蜥的天敵,它們會捕獵海鬣蜥幼崽,在《地球脈動2》中有一段小海鬣蜥穿越蛇群的鏡頭,小海鬣蜥一路披荊斬棘衝出一條生死路,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另外,海鬣蜥看上去威武兇猛,是著名怪獸哥斯拉的原形之一。
之後出場的是著名的孑遺物種——鱟,東南沿海地區管它叫馬蹄蟹,這種遠古節肢動物在地球上生存了上億年。鱟的血液里里有大量銅離子,在空氣會中迅速氧化變藍,是真正的「藍血貴族」。除此之外,因為其特殊的凝血機制,鱟的血液對革蘭氏陰性細菌極為敏感,所以鱟血製作的試劑被廣泛應用於臨床。
我感覺鱟一直廣泛出現於各種自然科普作品中,
算得上是明星物種了,所以關於它就不展開介紹了。
棱皮龜是現存的最大的龜鱉類,特徵很明顯:一來大,成體有三米長,接近一噸重;二來它沒有龜殼,背上是厚厚的皮,皮上還有棱,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棱皮龜不是海龜,它屬於棱皮龜科,這個科只有可憐的一屬一種,非常寒磣。(P.S.這麼寒磣的科其實不止這一個)棱皮龜以水母為食,為了能在海里抓住滑溜溜的水母,它進化出了一張與其呆萌面貌完全不符的嘴。
前方圖片高能
(棱皮龜的喉嚨)
這種獃獃的大傢伙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規定的易危物種,在中國附近海域並不常見。國內對於棱皮龜的目擊報道基本上都跟漁船有關,漁民們一網下去抓住一個大傢伙,然後放了或者賣了。16年在廣東就被賣了一隻,還是割碎了賣的!這種行為是缺德而且違法的,只不過所謂「法不責眾」,不了了之了。
(海鬣蜥凝望火箭)
這個海鬣蜥凝望火箭的鏡頭一直是整部片子里最打動我的片段之一,火箭是人類對這個宇宙的探索,也未嘗不是其他動物的。旅行者一號曾經傳回過一張著名照片,叫做《暗淡藍點》。
這張照片拍攝於距地球64億公里的位置上,我們的地球在照片里大約只有一個半像素那麼大。卡爾·薩根博士對著這張照片說過:「我們的歡樂與痛苦聚集在一起,數以千計的自以為是的宗教、意識形態和經濟學說,所有的獵人與強盜、英雄與懦夫、文明的締造者與毀滅者、國王與農夫、年輕的情侶、母親與父親、滿懷希望的孩子、發明家和探險家、德高望重的教師、腐敗的政客、超級明星、最高領袖、人類歷史上的每一個聖人與罪犯,都住在這裡——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莊子曾經借戴晉人之口講過一個故事,說有一隻蝸牛,在蝸牛的左觸角上有一個國家叫觸氏,右觸角上有一個國家叫做蠻氏。兩國相爭,殺得伏屍數萬人,追亡逐北十五天才收兵。荒誕嗎?或許不。
在國際空間站上看到的火箭,人類就這樣渺小地努力著。其實不只是人類,這個星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在搖搖晃晃地向著搖籃外邁步,我們的目標都是星辰大海。
畫面兜兜轉轉,從微生物轉到水母上。
這些金黃水母屬的成員經常成群結隊的出現在各種海洋紀錄片里。水母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在埃迪卡拉生物群里就有發現。漫長的歷史過後,水母們演化出了各種神奇的形態,比如這個星球上最長的動物——獅鬃水母(注意是最長,不是最大,體積最大的還是藍鯨)。
(圖片來自於果殼)
這是果殼網之前譯制的一張圖片,有沒有注意藍鯨上面的那個小點,對,就是「的」字上邊那個,那是一個等比例縮小的人,這樣一對比就可以直觀的感受到獅鬃水母的長度了。而同樣在這張圖裡的,第三排最右邊的越前水母可能看起來更眼熟一點,經常出現在各種「震驚!深海十大巨獸!」之類的標題黨新聞里,雖然它算不上什麼巨獸也不生活在深海里。
越前水母長這樣,怎麼樣是不是很眼熟?這哥們在《海洋》里也有出鏡,在1小時13分的時候,沒辦法,顏值低就得靠後排,這是個看臉的世界。
終於,在第十分鐘的時候迎來了了這部紀錄片的第一個小高潮——協同捕食沙丁魚。寬吻海豚首先衝破沙丁魚的防禦陣型,並且控制住不讓沙丁魚群向深水方向逃竄;鰹鳥從空中俯衝,抓取沙丁魚。之後鯊魚嗅到血腥味也來分一杯羹,最後鯨魚一擊K.O.。當然,這種協同更多的是動物在本能驅使下的順勢而為,並不是真正有意識的合作。相似的場景在BBC出品的紀錄片《捕獵》的第五集里也有體現,只不過鰹鳥換成了海獅。
鰹鳥俯衝入水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在入水的時候產生的衝擊波可以震暈周圍的魚。鰹鳥能夠高速沖入水中而不受傷,這得益於它特殊的顱骨構造,它們甚至為此放棄了自己的鼻孔。而同樣場景換成人類的話,那跟平拍在水泥地上是一樣的後果。鰹鳥屬里有幾位喜歡在腳上玩點花樣,嘗試著用不同的顏色來裝飾自己的腳丫子。
藍腳鰹鳥、紅腳鰹鳥和褐鰹鳥,
話說湊足了三原色的幾位鳥兒們有沒有興趣雜交一下呢,我想看紫色腳的鰹鳥。
在人們的印象里,海鳥吃魚再正常不過,然而反過來魚捕食海鳥呢?在最近新播出的《藍色星球2》里就記錄了這樣的一幕,浪人鰺捕食烏海鷗的雛鳥。
不得不感嘆一句老話說得好,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詩曰:「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托光榮公司的福,大多數人對「大航海時代」這個詞並不陌生。在歷史上,大航海時代通常是指15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的航海熱潮以及由此帶來的生產及貿易發展。其實「大航海時代」這個詞是由日本人發明的,西方世界對這個時代的稱謂是Age of Discovery,一般翻譯為地理大發現,也有叫探索時代或者新航路開闢的,但是我還是喜歡大航海時代這個叫法,有史詩感。
有一部非常老的紀錄片叫《大國崛起》,第一集講述的就是葡萄牙西班牙兩國率先揚帆,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航海熱潮起源於貿易的需求,歐洲國家在實在忍受不了當時阿拉伯人對歐亞路上貿易的控制之後,開始探尋由海路到達亞洲的航線並最終成功。而貿易的發展也帶來文化的發展,在大航海時代的同時,文藝復興運動也悄然興起,並最終塑造了新的西方文明。但是在這些光鮮之後的,是同樣如火如荼的殖民運動,在歷史上西班牙和英國都有過「日不落帝國」的稱號,這不是一種誇張,而是實實在在的描述這兩個帝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在任何時間都有陽光照耀在他們的國土上。人們通常盯著光鮮亮麗的表面,而忘記陰影里土著民族的血淚。
我個人比較推薦《大國崛起》這部紀錄片,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做了很好的概括,雖然有所粉飾,但是瑕不掩瑜。
這位長得像B-2的想必大家都認識,可以算上海洋動物里的網紅了,蝠鱝,也有人叫它魔鬼魚,但是嚴格來說魔鬼魚只是指蝠鱝中的特定物種。
蝠鱝是跟鯊魚有親戚關係的古老軟骨魚類,按理說這種肉並不咋好吃的魚應該會躲過人類的毒手,但是很不幸大眾認為它們的鰓耙可以防癌,於是……唉……然而實際上這種說法並沒有任何理論依據。
片中有個一閃而過的鏡頭,一條蝠鱝身上掛著兩條小魚,鏡頭太快看不清是什麼魚,但是我猜很有可能是鮣魚。
鮣魚又叫吸盤魚,經常靠頭頂的吸盤附著在別的魚身上搭便車,通常選擇吸附在鯊魚之類的大型魚身上,一來可以躲避被捕食,二來可以吃到鯊魚的食物殘渣。然而這種行為只是對鮣魚單方面有利,對鯊魚沒有半點好處,反而身上吸附的鮣魚多了會降低鯊魚的遊動能力,這兩者是偏利共生關係。鮣魚頭上的吸盤其實是特化的背鰭,靠擠壓排水形成負壓來產生強大的吸附力,在動畫《哆啦A夢》里有一種道具叫「偷懶的吸盤」,就是模仿的這個。
(偷懶的吸盤)
別說,畫的真像。中國人對鮣魚的認識很早就有,在清朝人聶璜繪製的《海錯圖》里就記載有鮣魚。
「海錯」一詞代指各種海洋生物,「錯」指種類繁多,《尚書·禹貢》里說青州「厥土白墳,海濱廣斥。厥田惟上下,厥賦中上。厥貢鹽絺,海物惟錯。」,「海錯」一詞由此而來。《海錯圖》是聶璜花了數十年時間繪製的海洋生物圖譜,原藏於故宮,近年來才由故宮影印出版。但是聶璜畢竟不是生物學家,書中對生物的描繪介紹頗有疏漏。博物君張辰亮近年來考據《海錯圖》中記錄的各類海洋生物,究其原型,寫成《〈海錯圖〉筆記》一書,不但訂正了《海錯圖》中的錯誤,還詳細介紹了各種海洋生物的習性和背後的故事,向讀者們展示了一個絢爛異常的海洋世界。(李樂廣同學為地科書屋捐贈了《〈海錯圖〉筆記(一、二)》,就放在活動室,歡迎大家借閱。)
《海洋》是一部將近兩個小時的片子,而到我這才寫到第十五分鐘,還是那句話,我慢慢寫,大家感興趣的話慢慢看。
來源:地球科學俱樂部
編輯:劉方凱
審核:張瀟丹
TAG:地球科學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