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菩薩戒在中國漢地的傳續

菩薩戒在中國漢地的傳續

菩薩戒在中國漢地的傳續

作者 釋圓月

摘 要:

全文分六部分:一、起源;二、差別;三、勝處;四、受況;五、功德;六、意義。一、簡介菩薩戒在中國漢地的起源,其來源於菩薩戒本的翻譯。菩薩戒本屬二大體系。其一即依《梵網經》的為宗之說。其二是依《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品》的秉承之說。依菩薩戒本所得之菩薩戒也分別隸屬於二大體系。二、差別在於梵網為宗之說是指菩薩戒的受法得自盧舍那佛再傳於釋迦佛,戒相由釋迦佛宣說;瑜伽秉承之說是指瑜伽戒本的戒相由彌勒菩薩宣說。由此形成二大體系。最主要差別唯瑜伽戒本中有開性戒。著重辨析其中所開的殺生與邪淫戒。三、總說菩薩戒殊勝之處:戒體永不失,犯可重受,直至佛地。靈活方便,可於佛像前自誓受戒。分說可頓受或漸受。頓受依梵網,漸受依瑜伽。四、介紹二大體系菩薩戒在中國漢地的傳受情況。五、闡釋菩薩戒的功德與守護方法。六、闡明依菩薩戒行菩薩道的出家菩薩與在家菩薩在現實社會中利生事業的意義。

【關鍵詞】菩薩戒;《梵網經》;瑜伽戒本;玄奘大師;開性戒;圓頓戒;漸次戒;開示瑩凈;六度;成佛;利生

-1/起源-

釋迦牟尼佛坐於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後,最初即結菩薩波羅提木叉。不同於聲聞戒是於十二年後隨犯隨制。佛不待他時宣說的菩薩戒即是修大乘菩薩道者所應受持的戒律,又稱為方等戒、佛性戒、千佛大戒等。說菩薩戒的大乘典籍可綜合為梵網與瑜伽二類《菩薩戒本》。《菩薩戒本》中記載了菩薩戒的條文,並說明了戒相,這是菩薩學習戒律的主要依據。在漢文、藏文的《大藏經》中,均有《菩薩戒本》的譯本。

藏傳菩薩戒學處依二大宗軌:其一甚深見派(自宗)依從《虛空藏經》及《大密善巧方便經》。其二廣大行派依從《瑜 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藏傳菩薩戒的內容 這裡不作主要論述。

本文主要論述菩薩戒在漢地傳續的二大體系。其一即依《 梵網經》的為宗之說。其二是與藏地共同所依《瑜伽師地論》的秉承之說。本文涉及的漢文《菩薩戒本》譯本主要有:

(一)指《梵網經》卷下所說之戒文,又稱《菩薩戒經》,後秦鳩摩羅什(344~413)譯。《梵網經》全名為《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鳩摩羅什譯為兩卷,後人則將卷下之戒文別錄為一卷,以便誦持。

(二)《菩薩戒本》一卷,北涼曇無讖(385~433)譯於421年,從《菩薩地持經》卷四《方便處戒品》錄出,後人為了區別於唐譯《菩薩戒本》,故稱它為《地持戒本》。

(三)《菩薩善戒經》一卷,劉宋求那跋摩(367~431)譯。求那跋摩於431年譯出《菩薩善戒經》二十八品,他的弟子又代譯出二品,成三十品。此一卷本《菩薩善戒經》,即弟子代譯二品之一,是在繕寫時分出單行的。《菩薩善戒經》與《菩薩地持經》均是唐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的不同譯本。

(四)《菩薩戒本》一卷,唐玄奘(600~665)譯於649年,從《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錄出。為了區別於涼譯戒本,唐譯稱為《瑜伽戒本》。此戒本總結了各種大乘經中佛隨機散說的菩薩學處中的開遮事例。漢譯題為彌勒菩薩說,藏譯題為無著造,實際是彌勒、無著根據佛說及當時佛教界的情況撰集而成的。

-2/差別-

菩薩戒其內容分為三聚凈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即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三大門之一切佛法,作為禁戒來持守。菩薩戒本可分為梵網與瑜伽二類律典,此二大體系之戒典差別在於:

(一)梵網為宗之說受戒之作法出於《梵網經·律藏品》。梵網之受法是盧舍那佛為蓮華藏世界妙海王子授戒之法,釋迦佛從盧舍那佛所受誦,次傳於彌勒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由羅什師傳來。《梵網經》所明戒相有十重禁戒四十八輕戒。就受戒者身份而言,經云:「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凈者。」只擇去不解語者,因不解語義則不能發菩提心。不揀種類,因其同具有佛性之故。足見菩薩戒唯以發菩提心為勝因,以利他為宗旨,誓求無上菩提者,盡可受戒。未受戒前,不論凈穢差別。一旦受得戒,皆名佛子,皆成最上法器、第一清凈者。唯七逆人即身不得戒,比丘亦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即出佛身血、殺父母、殺和尚、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

唐朝釋遁倫集撰的《瑜伽論記卷》中又辨明受菩薩戒者通欲界四趣及色界。因《梵網經》說十八梵天一切鬼神等,但解師語盡受得戒,而不言地獄及無色界故。且要具足五蘊,無心不得。不同於小乘乃至入滅定,唯有二蘊亦得戒。

(二)瑜伽稟承之說出於《菩薩善戒經》,此經是佛初成道之說,彌勒菩薩親聞之。《地持戒本》所列之戒相,分四重戒和四十二輕戒。玄奘大師譯的《菩薩戒本》中以四種他勝處法、四十三種輕戒為基準。四十三種輕戒分別屬於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相當於《梵網經》之四十八輕戒。此中攝律儀戒的戒相,同於七眾別解脫戒和十善戒,再加以攝善法戒的六度善行和饒益有情戒的四攝利他,合成三聚圓滿凈戒。其七眾別解脫戒和十善戒已於別處廣說,故《菩薩戒本》中不列。其中所列四種根本重戒梵、藏本皆雲「似他勝處」,含有擴充聲聞四重戒的意義。其對受戒的所依身之規定雖亦道俗通攝,然必先受小乘七眾戒已,方能受持菩薩戒。

且於第八條輕戒下,有『利益犯戒生功德』一戒。除玄奘師譯的《菩薩戒本》外,其餘菩薩戒本都沒有開性罪的戒條。《梵網經》中不見,連同源於《瑜伽師地論》的北涼曇無讖譯的《地持戒本》與劉宋求那跋摩譯的《菩薩善戒經》中都無此戒條。可見開性罪這一條是唐譯《菩薩戒本》中最突出而能引起疑難和爭論的。如依前朝古制,和姦者男女皆坐宮刑。而開性罪中有對在家菩薩的「開欲邪行」戒,說有女現無系屬,繼心菩薩,求非梵行。《集學論》云:「或有系屬,或族姓護、法護、幢護,皆不犯欲邪行。」宗喀巴大師同意此觀點,認為有夫無夫,皆不犯欲邪行。那麼在家菩薩如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而無所犯,且生多功德。還有開殺生、不與取、妄語等四語罪,雖然都是在救脫利益諸有情的情況下,但開性罪在當時偶爾會與國家法律或當地的政權發生衝突。以致西天來的譯經三藏們只好規避風險而隱匿不譯。北涼與劉宋正值南北朝初期,政權割據,社會動蕩不安,與大一統的唐朝貞觀盛世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故唐譯本完整翻譯,它在瑜伽戒本中文義最完備明晰,後世一般都重視此本。

玄奘譯本中對於護持遮戒與行菩薩道會遇到的違難與衝突,在第八條作了總的決擇。《菩薩戒本》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於七支性罪的開緣都有詳細說明,以及專對在家菩薩而開的「開欲邪行」一戒。故所開性罪,雖犯殺生、不與取、妄語業道,然不定犯別解脫的根本戒,因為菩薩唯為利他而作,無絲毫貪嗔及自利的染污心,犯別解脫根本戒的發心不具備,於諸性罪少分現行,非圓滿支分,故不定犯他勝處法。

例如開殺生。《菩薩戒本》云:「謂如菩薩,見惡劫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對能開殺生的菩薩,《瑜伽論記卷》中言,是大地菩薩,因八地以上於一切時恆入觀,唯有善心殺生。七地以下有出入觀位,有無記心殺。故非地前。言我若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獄,此乃假說,地上菩薩據實不生地獄。且菩薩若因守戒,而缺利物大行者亦名為犯。如佛以自在故,可以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猶如名醫擅於用毒與葯二法救人。

藕益大師的《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注》中解此為菩薩大悲增上,純以代苦之心而行殺業,且深生慚愧並不以為功德。懷憐愍心,實無一念嗔忿,甘受犯戒之罪,故而究竟無違犯。蓮池大師在《菩薩戒問辯》中答曰:「菩薩之現殺,所謂剝割斬剉 ,而未嘗惱害一微細生靈。果能殺而無害,方可行權。發心菩薩持戒之心,過於聲聞百千萬億倍,豈有容許破犯之理。實是菩薩見機行權,利生益物而不循故跡,卻恰暗合成規,似破非破,正持戒之極也。」如同孝子被父責打,小杖則受,大杖則逃,逃跑是出於禮。怕己受傷,事後父親後悔自責。

如果不是地上菩薩切不可墮於頑空,否則眾善皆毀,定傷戒品。倘懷私忿,或貪圖功德,妄言自己是大士弘化而殺生害命,則性遮二罪難免,其失大矣。

對於開欲邪行戒。《菩薩戒本》云:「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女色,現無系屬,習淫慾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舍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多生功德。」處在居家則明斷非出家人事,唯限在家菩薩。女是非他所守護。而且女先繼心來求,如菩薩不隨其所欲,當致命終。非在家菩薩自起染心。

「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此中明確指出於出家菩薩不開非梵行。若比丘犯非梵行業道,則定犯根本重罪。為護世間誹謗重故制不許,不容稍許藉口。宗喀巴大師在《菩薩品釋》中闡明:「總修梵行即最勝之利他,舍此更無增上利他。若見別有增上有情義利,須犯別解脫根本罪時,當舍學處而作。」亦是許在家菩薩,非許出家,出家菩薩為利益有情非作不可時,則要舍戒成在家人後再作。

對於其它所開的不與取及妄語等四語罪,菩薩自無染心, 唯為饒益有情,或為救脫有情命難、刑難;或為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即便對惡人亦起憐愍心、利益心。如果沒有開性罪的這一戒條就不能徹底解決菩薩戒與聲聞戒之間,攝律儀戒與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之間可能發生的抵觸。

中國近代佛教革新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太虛大師專倡瑜伽戒本,在其《瑜伽菩薩戒本之要旨》一文中強調受學此菩薩戒法,須以智慧為先導,即要依菩薩藏之經論有深切研究,得到圓滿透徹之定解時,方有正知正見。因菩薩戒為入俗世利生之事業,不易行持。若無最高智慧抉擇,則雖犯而不自知,亦不能懺悔清凈。持此戒者,應常於心地上觀照所作之業,犯與不犯、染或非染,於纖毫間甚難抉擇,須有確切的判斷標準,此正體現大乘菩薩之特殊精神所在,不學此菩薩戒,無以見菩薩之殊勝。

總之菩薩行利生事業要以菩提心為因,以大悲為根本,具方便智慧乃為究竟。

-3/勝處-

一朝受得菩薩戒,戒體永久不失,直至成佛之極地。其戒境不限於三千世界,而是無邊法界。此戒因與心俱,而心無後際,故戒不失,所以又稱為佛性戒、一心戒。《菩薩善戒經》中云:「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噁心。離是二緣乃至他世地獄畜生餓鬼之中。終不失於菩薩戒也。菩薩若於後世更受菩薩戒時不名新得。名為開示瑩凈。」雖犯菩薩根本重戒,亦不永失菩薩戒,可更重受,是故不失。

若千里內無師授,則可於佛像前自誓受戒。依《梵網經》先懺悔若見好相,受能得戒,若不見好相不得戒。而瑜伽戒本唯貴發菩提心。或重內因,或重外緣,各有所勝。於師前受戒即不須要見好相,以是法師相授故。

菩薩戒乃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眾戒外之波羅提木叉,菩薩之身可在七眾之中,亦可在七眾之外,其尊貴處,由於涵蓋而又超勝一切戒之故。菩薩戒之種類可分為二:(一)頓立而可單受之菩薩戒;(二)漸次而須先受三歸五戒等別解脫戒之後再受的菩薩戒。

隋代天台智顗大師依《梵網經》而說,弟子灌頂記錄的《菩薩戒義疏》,天台、凈土宗所傳之大乘圓頓戒即依此書而立。因而天台宗之圓頓戒,即為梵網戒。弘揚菩薩圓頓戒之宗派,在我國主要為天台宗。我國的禪宗及其他宗派都主張在受聲聞戒後,繼受大乘菩薩戒。

梵網屬於頓立戒,瑜伽則屬於漸次戒。梵網戒本較為嚴格繁瑣,受者應絕對依教奉行,善守律儀,遮止一切輕重垢染。瑜伽戒本則較方便善巧,犯與非犯,有開有遮,通權達變。

-4/受況-

(一)於漢地歷史上的傳受

菩薩戒在中國的弘傳始於鳩摩羅什,在其之前,傳來的戒律只限於聲聞乘。後秦弘始三年(401年)鳩摩羅什來到長安,譯經五十餘部,最後譯出的《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其中專明菩薩行地。當時有道融、道影等三百餘人受菩薩戒。人各誦此戒品,後繕寫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

依瑜伽戒本受菩薩戒之作法肇始於曇無讖421年於敦煌譯出《地持戒本》,其後,有沙門道進聞風馳往,求受菩薩戒。後有涼州名僧道朗,從道進受菩薩戒。一時從受者甚多。自曇無讖以後,大乘戒盛傳於中國北方。南方傳大乘戒,則以劉宋求那跋摩於431年譯出《菩薩善戒經》為始。南朝梁、陳二代,受菩薩戒風氣盛行。梁武帝、陳文帝均為菩薩戒弟子。有『皇帝菩薩』之稱的梁武帝從高僧受菩薩戒,一時感得太子公卿道俗男女從受者四萬八千人。至隋代,文帝、煬帝亦為菩薩戒弟子。可知受菩薩戒風氣於我國從開始就在持續盛行。

至唐代玄奘大師譯出《菩薩戒本》後,其入室弟子多持大乘戒而稱號大乘某,如窺基即稱大乘基,並且每日對彌勒像前誦菩薩戒一遍,以為常課。以玄奘大師在當時僧俗界中非凡的影響力,以及新譯《菩薩戒本》的完整明晰,瑜伽戒本受到重視。後世的慈恩弟子仍繼續依瑜伽戒本受大乘戒。

《瑜伽戒本》雖曾盛行一時,但《梵網經》卻更為通行。因《梵網經》的若干戒條常常強調菩薩於眾生要有孝順心及慈悲心,這很符合中國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和佛教信眾的信仰習慣,比較《瑜伽戒本》許開性罪的突出之處,更易為人所接受。所以《瑜伽戒本》傳布不久,隨著法相宗的消沉,華嚴等宗的興起,宋、元以後漢族各宗出家比丘受菩薩戒多依此經的菩薩戒本,因而《梵網經》在出家眾中佔了絕對的優勢,通行範圍大大超過了《瑜伽戒本》。

(二)現況

近代太虛大師專倡瑜伽戒本,作為四眾弟子受菩薩戒行持之依准。現如今我國佛教界所傳的三壇大戒,第三壇即受菩薩戒,所用戒本為《梵網經》菩薩戒本。

-5/功德-

(一)受戒功德

《梵網經》卷下開篇釋迦佛即贊菩薩戒乃「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如是十波羅提木叉是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受持。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十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清凈。」

此光明金剛寶戒:能破黑暗、照一切法光明為相,是攝善法戒;似金剛摧諸煩惱,無漏為體,是攝律儀戒;廣聚一切功德法財名為寶,起濟物之用,是饒益有情戒。一切諸佛菩薩,無不以此戒為本源。因此戒以本具佛性為種子,而圓成佛性又須以此戒為種子,故名佛性戒。信我與眾生自性清凈,隨性修行戒波羅蜜多,乃見佛性,終成無上正等正覺。此十波羅提木義普被群機。凡是情識,無不入於此佛性戒中,故三世一切眾生皆應頂戴受持。十無盡藏戒依於清凈自性,戒體為無作。無作戒體一發可任運止惡行善,不俟再作。

《梵網經》卷上釋迦佛廣宣了住行向地等微妙心地法門。此法門雖人人性具。怎奈日久沉迷,成為痴暗凡夫,無由入門。盧舍那佛舍凡夫身成等正覺後開示的成佛之路是:始於發心,受此菩薩戒,常所誦習以致勀證心地法門,直至成佛。皆因持此菩薩戒為最勝因緣。此戒是先古諸佛輾轉相傳,第一微妙上戒。離此戒則心地法門不成就,乃至佛地一切功德亦不能成就。

此戒體雖至佛地才究竟。而與初心所受,實不異體。受菩薩戒即刻頓同諸佛戒體。故曰「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菩薩三聚凈戒,由攝律儀戒成斷德而獲法身;由攝善法戒成智德而獲報身;由饒益有情戒成恩德而獲化身。

(二)持戒方法

《梵網經》中菩薩戒廣說十重四十八輕,略說即是孝 順。「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戒相雖多,孝順攝盡,故以為宗旨。父母生我色身,依之修道;師僧生我戒身,由之成佛;三寶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此為事孝。若為理孝則以方便為父,智慧為母。如理作意觀察名孝,如理證入無背名順。由這樣事理二種孝順,絕至無上大菩提道。因此孝即名戒,以孝能止惡故。若不敬心奉持,則非孝順。佛告諸佛子言:「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既受戒須讀誦,誦則知持犯、知輕重、知善護持。不誦則日漸遺忘,現在失菩薩之位,將來失成佛之種。誦此佛戒,甘露門即開。誦戒者如服不死之葯,能趨至大涅槃城,得常樂我凈。菩薩還應受持、解說、書寫此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化化不絕,使一切眾生入佛性戒中得見千佛,為千佛授手。

-6/意義-

無論依於梵網亦或瑜伽戒本得受菩薩戒法,菩薩戒都是佛陀親宣,其宗旨都是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菩薩的大義與精神都是以大慈大悲心緣九法界有情,為利益眾生,誓求無上菩提,自身斷除三門罪之心即是菩薩發的菩提心。發心菩薩無論依於哪種菩薩戒法,皆能表現理事雙彰、真俗並致之大乘了義行。既不舍離聲聞乘之自斷煩惱,復能攝集善法、廣利有情成就超勝聲聞乘的大乘道果功德。

出家菩薩無論哪宗哪派,在修行出離生死之道的同時,為圓滿菩提資糧,都要發起大勇悍心,毫不怯懦地趨入如海的佛子行,傳播佛法,饒益眾生。為培養僧才創辦佛學機構。以六度、四攝救助、成熟於世俗紅塵中備受煎熬有情的身心相續。為世間人學習佛法,組織社團等民間機構,並參與公益慈善等活動,樹立佛教慈悲入世之積極形象。此皆是順應時勢應有所作為之事。如果只閉門清修,難盡菩薩大悲度生之責。菩薩依眾生才成佛,度生即是自度。然出家菩薩須受學菩薩戒法,行持方有軌則,否則破壞佛法,違背教規而不自知。若依菩薩戒法行持,則菩薩萬行功德何者不備。

現今世界國家之大環境,非光顯大乘菩薩法不可。在家菩薩亦不忘菩薩之本分,於社團集會中以布施、公益、慈善、放生、義工等行為凈化世道人心,弘揚佛法,方能彰顯大乘佛法的精神,方能建立民眾道德之基礎,不負名為佛子之大義。

縱觀菩薩戒在中國漢地自南北朝至今歷經一千六百多年的傳續,是盧舍那佛、釋迦佛、當來彌勒佛以及西天東土諸大譯師們及戒師們對眾生起的無盡的大悲心。期間,光明金剛寶戒的光芒把無數的非人類、凡夫、聲聞轉化為菩薩,代代傳燈,化化不絕,使佛種遍植於有情的心相續中,生生世世增長不失,直至佛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的精彩文章:

TAG: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