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廖耀湘西進兵團是如何走向黑山末路的

廖耀湘西進兵團是如何走向黑山末路的

1948年10月15日,我東北野戰軍攻佔錦州,截斷北寧線,佔據了整個戰役的天王山。此時,增援錦州的國民黨西進兵團(轄新1軍、新3軍、新6軍、第49軍、第71軍共5個軍12師另3個騎兵旅約11萬人,以及重炮、戰車等大量重兵器)在廖耀湘指揮下剛剛進佔距離錦州約150公里的新立屯一線,正準備繼續向阜新進攻。阻擊西進兵團的東北野戰軍第5、6、10縱隊實施了節節機動防禦,殺傷敵數千人,爾後分別向阜新、彰武以東、芳山鎮、北鎮方向轉移。

由於和錦州范漢傑集團已聯繫不上,在南京的蔣介石心急如焚。他突然想起了愛將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認為他持重可靠,又是當初進軍東北時的功臣主將,說不定能夠挽救危局。於是蔣介石電令杜聿明立即飛往瀋陽,隨後自己也乘飛機於10月15日上午再次飛臨瀋陽督戰。在徐州的杜聿明接到了蔣介石的電令後,不敢怠慢,乘飛機於15日下午就趕到了瀋陽。蔣介石撇開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直接召見了杜聿明,詢問他對東北戰局的看法,並要求杜聿明留在東北指揮。杜聿明本來正在徐州部署集中邱清泉、李彌、黃百韜、孫元良等4個機動主力兵團閃擊山東解放區的行動,希圖收復濟南,尋找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主力進行決戰。關鍵時刻,他並不願意再去趟東北這池渾水。然而蔣介石已徹底對衛立煌失望,決意起用杜聿明來架空衛立煌,代表蔣介石直接指揮東北戰事,因此一再要求杜聿明留在東北。無奈之下,杜聿明只好表示自己對東北的情況不了解,想先去廖耀湘兵團摸摸情況再說,當即得到了蔣介石的同意。到了16日,錦州方向還是沒有任何消息,眾人都意識到范漢傑已是凶多吉少。蔣介石非常悲憤,匆匆啟程飛去了葫蘆島視察。同日,杜聿明也趕去了新立屯的西進兵團司令部。

在新立屯,杜聿明與廖耀湘進行了密談。二人是遠征緬甸及進軍東北初期的老長官和老部下,因此開門見山。廖耀湘認為,錦州失守已成定局。按照蔣介石原先的命令,繼續向錦州方向打,西進兵團將會迎面撞上林彪主力。而根據侯鏡如指揮東進兵團在塔山的表現,已證明不能再指望與其聯合反攻共軍。西進這條路凶多吉少,實在太危險。因此,他已經命令部隊在新立屯一線停止前進原地待命。若按照直接上級衛立煌的意見撤回瀋陽,不過又是困守危城,成為另一個長春,等於慢性自殺。在廖耀湘看來,眼下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全兵團以急行軍南退營口,佔領出海口,徐圖遼南,如此才能可進可退,掌握主動。而要從西進兵團現在的位置南退營口,只有兩條路線:一條在東側,由巨流河車站南渡遼河,經遼中退往營口。這條路線沿途要經過四條大河,西進兵團又有很多重裝備,走起來較慢。如果被共軍獲悉意圖,在半路設兵攔截或搶先佔領營口,那樣就危險了;另一條在西側,從新立屯南下,經黑山、大虎山以東轉向台安撤往營口。這條路線距離較短,沒有大的河流障礙,如急行軍兩天半時間就可到達營口。但其間要經過黑山、大虎山俯瞰的狹長丘陵走廊,地形上比較不利。一旦黑山、大虎山被共軍佔據,西進兵團經過時就要遭其側擊,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廖耀湘判斷,兩害相權取其輕,現在最重要的是爭取時間。只要能搶先佔領黑山、大虎山,一可保障全兵團向營口轉進的翼側安全;二可擺出要沿北寧線和大(虎山)鄭(家屯)公路向西打的姿態,麻痹共軍,掩蓋兵團退往營口的真實意圖。

杜聿明何嘗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也認為這是目前西進兵團唯一的出路。然而蔣介石並沒有改變要廖兵團西進錦州的命令,他也不好貿然答應廖耀湘的請求。於是,杜聿明帶著廖耀湘返回了瀋陽,又找衛立煌商量。衛立煌意識到廖耀湘一旦退往營口,瀋陽就成了林彪的下一道菜,靠第八兵團司令周福成所轄的6個師另2個旅根本守不住瀋陽,他衛立煌在東北的日子就算走到了盡頭。現在讓廖耀湘兵團撤回瀋陽來,繼續固守待變,是衛立煌認為的唯一上策。然而老蔣的命令擱在那,他也無權改變,真是好生躊躇。廖耀湘一再催促衛立煌決策,無奈之下,衛立煌只好讓廖耀湘先回新立屯集結部隊,做好向黑山轉進的準備,他這邊再向蔣介石請示命令。

10月18日,蔣介石第四次飛到瀋陽,他是帶著力挽狂瀾的決心來的。此際美國總統大選就要開始,為了支持杜威博士當選,以獲得美國提供的大量軍事援助,東北戰場必須要有所轉機,絕不能不戰而棄。即使要退,也要打完再退。儘管蔣介石也知道東北形勢很不好,選擇打併沒有把握,但政治大于軍事,作為掌握全局的領袖,他不能不有所取捨。蔣介石不顧連日辛勞,立即聽取了衛立煌、杜聿明等人對下一步行動的彙報。在擺出了目前東北國共兩軍的實力、態勢對比後,衛立煌等認為雙方強弱分明,國軍只能守城自保,廖耀湘兵團繼續西進非常危險。然而蔣介石主意已定,他提出林彪主力在攻擊錦州時也傷亡慘重,不經過一月以上休整不能再戰。而且空軍經偵察發現,有大量共軍向阜新、北票方向撤退(實際上這是東野5縱阻擊廖兵團後向阜新地區集結,及遼北省委組織支援攻打錦州的後勤運輸隊向北票方向返回)。因此蔣介石判斷,林彪擅長機動作戰,不會守錦州,現在錦州已無多少共軍,正是收復錦州的絕好時機。當衛立煌闡述意見時,蔣介石勃然大怒,申斥說國軍有空軍優勢、炮兵優勢,為什麼不能打?堅持要廖耀湘兵團西進。見此情景,衛立煌、杜聿明等都不好再說什麼了。蔣介石一看更氣,知道在瀋陽不會有什麼結果了,於是表示再研究研究,隨後就飛去了北平。那邊廖耀湘集結好部隊後,即催請衛立煌下命令,這哪裡會有結果!於是西進兵團只能待在新立屯乾耗下去,浪費著寶貴的生命時間。

10月19日,蔣介石將衛立煌、杜聿明召到北平,拉上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繼續討論下一步的行動方案。蔣介石堅持要廖耀湘兵團西進收復錦州,衛立煌卻提出要廖兵團東返防衛瀋陽,杜聿明、傅作義則都不說話,這讓蔣介石火大了。他破口大罵,連早就卸任回國的馬歇爾都被算了總賬。在僵持不下之際,杜聿明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東北國民黨軍有計劃地撤向營口;二是以廖耀湘兵團從新立屯南下攻擊黑山、大虎山,如攻擊得手則繼續西進收復錦州,如攻擊不成就逐次抵抗向南撤往營口。同時以瀋陽一部南下控制營口,鞏固後方海運基地,並策應廖耀湘兵團。杜聿明的第一個方案不過是虛晃一槍,目的是襯托出第二個方案,一打二看,可進可退。他已洞悉了蔣介石的心理,知道蔣還是想把東北的部隊撤出來,但又不能明確下令放棄瀋陽、長春等重鎮,怕承擔責任而招致國際國內的壓力,因此總想打一下再撤,就把收復錦州當成了救命稻草。此舉如能成功,則東北國軍以錦州、葫蘆島為陸海撤退通道,連結華北,全局形勢還有轉機。然而,撤就是撤,打就是打,守就是守,不能三心二意。蔣介石這種五行不定的決策態度,實際是將主動權拱手讓人,犯了兵家大忌。

聽了杜聿明的建議,蔣介石當即表示支持第二方案。黑山、大虎山扼守著瀋陽通向錦州的唯一走廊和南退營口的公路、鐵路交匯處,是兵家必爭之地,要打要退都必須搶先將其控制。讓廖耀湘兵團先攻黑山、大虎山,作為實現自己基本意圖的第一步,這是繞不過去的,後面才能談得上西進錦州或南退營口。蔣介石又思考了一個晚上,決心把東北戰場的指揮權交給杜聿明。20日一早,他就召見了杜聿明,命其接任東北國軍的指揮權。杜聿明之所以提出前述方案也是無奈之舉,他深知反攻錦州斷無可能,校長又意圖僥倖,三心二意,前途實堪憂慮。但他見蔣介石殷殷期盼,無法推辭,也只能臨危受命。為了不和衛立煌弄僵關係,杜聿明再三陳述,最後接受了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冀熱遼邊區保安司令的職務,指揮部設在葫蘆島。經過研究後,蔣、杜確定了下一步行動的部署:廖耀湘率西進兵團由新立屯南下,向黑山、大虎山攻擊前進,準備收復錦州;在錦西、葫蘆島的部隊由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陳鐵統一指揮,繼續向塔山方向攻擊,配合廖耀湘兵團的攻勢;以周福成第八兵團指揮第53軍及新1軍1個師、第207師2個旅等部守衛瀋陽;第52軍從遼陽南下搶佔營口,並與廖耀湘兵團取得聯繫,掩護其後路。

後來有人評價,蔣、杜的這個部署,可謂是一國四公,人各一心,且心不對口:蔣決心棄瀋陽,而口不明言;衛仍要守瀋陽,卻有心無力;杜既要從蔣,又情難強衛;廖自知艱險,但事與願違。就在這種情形下,各盡人事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的歷史文集 的精彩文章:

介紹幾個水平不錯的軍事歷史論壇

TAG:沈聽雪的歷史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