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真相:蕨菜真的會導致胃癌嗎?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許多地方把蕨菜的嫩芽當作蔬菜,是一道不錯的美食。但曾經有傳言說常吃蕨菜的人容易得胃癌、食道癌和腸癌。。。導致人們對其另眼相看,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並非憑空捏造】
1960年代之後,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實驗發現蕨菜能夠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等與消化系統有關的癌症風險。此後,科學家們從蕨菜中分離除了罪魁禍首——一種叫做「原蕨苷」的物質。用這種物質來做動物實驗,證實它具有明確的致癌能力。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它在蕨菜——即蕨的幼芽中含量更高。這麼一個上個世紀的發現,在最近網路上瘋狂的流傳,究竟有沒有那麼聳人聽聞,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件事。
【致癌≠吃了就得癌】
雖然說「蕨菜致癌」有明確的科學證據,但「致癌」的意思是「增加致癌風險」,而不是「吃了就會得癌症」。所謂「增加風險」,是指得病的可能性增加。「證據確鑿」是說「會增加風險」這個事情很確定,但它跟「增加多少風險」是兩回事。
【如何健康地吃】
其實研究提到,原蕨苷在常溫下是非常容易揮發的,提純的原蕨苷在室溫下便會分解。科學家研究原蕨苷對於實驗鼠的致癌效應時,用的是零下20攝氏度環境下保存的原蕨苷,因此原蕨苷一旦處於滾燙的沸水之中,致癌效果會大幅度下降。蕨菜裡面的致癌物質原蕨苷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說,如果多次水洗,再用開水燙熟,能把它大部分原蕨苷去除。
【拋磚引玉的反思】
蕨菜致癌這個事情,需要反思的不應該是蕨菜——絕大多數人一年也吃不了幾次,並不值得有多大擔心。超越蕨菜,應該反思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天然的、傳統的食物,只是我們以前「不知道」它有問題,而不是它「沒有問題」。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鹹魚、臘肉、酸菜等等,不管做得多麼地道和傳統,其中存在的「有害物質」依然存在,甚至還可能更高,所以真正健康的生活離不開科學的進步。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TAG:胃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