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國功夫究竟能不能上擂台?

中國功夫究竟能不能上擂台?

若論擂台上全接觸,打法最強的是泰拳,相信大多數都認同。事實上,泰拳在香港搏擊擂台已橫掃三十多年。泰拳的技擊非常適合擂台(當指在不倒地的打法而言),即使今天,它在全接觸賽例下仍有雄霸擂台的空間。由於泰拳打法直接,抗打訓練又充足,過去它在擂台上戰勝的幾率也較大。

網路圖片

中國功夫在泰拳入侵香港擂台後便逐漸式微。進入八十年代,香港的中國功夫拳手倘若要在擂台上站得住腳,必須或多或少的學習泰拳打法。八十年代初期,更有些中國功夫拳館摒棄自己的中國功夫,改為全泰拳技術的訓練。於是,自八十年代開始,「中國功夫在擂台上不能打」的觀念逐漸形成,或無可奈何地接受。對於一群我武唯揚,唯我獨大,固執於傳統國術的中國功夫發燒友而言,這種壓抑已久的心態至今還未得到緩解。

這種有點類似國恥的心理狀態,不獨出現於香港武壇,就連國內各門各派的武術掌門人也有之。九十年代出現的「散打」,似乎就是相應「中國功夫在擂台上為甚麼不能打」的觀念誘發出來的安慰劑。可能國家武術領導人設計未夠周全,也過於迷戀主觀願望,所以,當他們以傳統摔跤為特色的中國武術進軍國際搏擊擂台,製造出「散打」賽例後,本來要讓全世界知道中國武術在擂台上是天下無敵,結果適得其反,散打的拳手離開了散打的賽例便不能打。

李小龍

一個抱摔在不容許肘膝的散打賽例下可贏取三分,但在全接觸賽例中卻無所施其技。幾年前,國家武術領導人為了面子,企圖粉飾散打設計的錯誤,邀請非主流的泰拳選手與散打王比賽,製造「散打王勝泰拳王」的形象,可笑得令人悲痛!努力粉飾的結果不單帶來深一層的國恥,也喚醒了國民對「中國功夫在擂台上不能打」的再三反思。現在,散打正在式微,證明現實即是現實,無法掩飾的。中國功夫在擂台上如何打的問題,似乎仍在困擾當中。

其實,早在半世紀前,李小龍已為大家說明了中國功夫是全世界「最高明」的武術。它之所以是「最高明」,以李小龍的武學言之,必須是「以無限為有限,以無法為有法」的道貫穿。他所建構的「截拳道」,只不過是一套以道家旨要為武學本體的技擊術——以道為體,以技為用。這也就是「截拳道」凌駕於其他武術的主要原因。截拳道是一種以最直接方法阻截及攻擊的肢體運動。不可不提的是,李小龍援武人道,從而武道合一,把傳統武術推到最高境界,完全引用了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而最高境界的武術,當是無以名之、兼且涵蓋一切有以名之的武術流派。我相信,李小龍將與老子一樣,是在「強而名之」之下名之為「截拳道」的。

李小龍

觀其電影,李小龍表達了「你最好的功夫是什麼?我就用你最好的功夫來戰勝你!」如果一位武術家沒有「倒掉自己的那杯茶」,是無法做到學習他人優點且更勝之的。傳統中國功夫文化中存在「武無第二」、「唯我獨大」的宗派情意結,也就是傳統中國功夫未臻至究極的原因,這也是練武者不能提升武術境界而落於一世「武牛」的重要因素。

香港拳手學習泰拳打法是好事,因為只要「倒掉自己的那杯茶」,把別人的優點收為己有,便是提升境界的好方法。不過,對於仍然高唱「武無第二」的固執派來說,若要為中國功夫在擂台上為何不能打的觀念添上自尊,在學習別人的長處之前,有必要檢視一下傳統中國功夫是否在擂台時代仍有「能打」的伎倆。

如果在數以千計的中國功夫流派里尋找類似泰拳的拳肘腳膝技法,我們總是能找到的。筆者在八十年代末從學於泰拳及太祖拳法混融的擂台搏擊術。太祖拳,即宋太祖趙匡胤傳下來的中國功夫。在香港,這支流派的宗師是趙從武。我未有緣從學於趙先生,但曾拜讀過不少他在舊版《新武俠》里所撰寫的文章。他真可謂是允文允武且極低調的武學宗師。

功夫

我的搏擊技法是來自張萬鴻和王堯慶兩位師父(即現時「鴻碧拳館」及「保昌拳館」的總教練),而張王二人是徐保呂的入室弟子。徐保昌從學於趙從武先生及方野先生。由於太祖拳在承傳之間具有嚴格的規矩和承諾,受者是不能公開泄露所傳秘技的。我所學的泰式打法,無疑滲入太祖拳的實戰技術,當中有許多細微及精彩動作,比一般泰拳技法更細緻,更具殺傷力。我在1989年曾多次向兩位師父追問,結果不得要領。我知道這些細微動作,是由太祖拳劍技法演繹而來的。

太祖拳中有一把刃長一米的雙手劍,叫「龍驃劍」。聽說龍驃劍的拔劍勢奇快無比,劍鞘往後移動未完,劍身已完成廝殺動作,敵人已倒地。特別是劍的刺法是螺旋式向前旋轉,目的是挑開敵人的護甲鱗片,從而刺入。意想不到的是,這個螺旋式的向前旋轉勢,不獨是劍法的特點,也是「高踢腿」(邊腿)的勁度來源。原來,拳手如果要使出最大殺傷力的高踢腿,用來平衡身軀的同側手臂的往後擺動才是秘決所在。

很多人忽略了的一個物理現象,是高台跳水運動員需要把身軀蜷摺到最小,好讓他在入水之前能完成多個翻滾動作;岜蕾舞運動員若要轉速加大,也須把雙手直舉而非橫開。同樣,若要踢出最有勁度的高踢腿,必須在轉速最大之下完成。然而,若要轉速大,就須把橫丌的手臂往軀幹里收,從而減少空氣阻力。所以,門外漢只看高踢的那條腿是否勁度十足,門內人卻看其往後擺動的同側手臂是否緊貼腰背。高踢腿的爆炸力是來自旋轉動能,而非傳統功夫所說的「力從根(重心腳)起」。這些依仗旋轉動能發揮出來的腿勁,比泰拳選手更勝一籌。不過,這卻是由太祖拳劍延仲出來的小部分技巧而已,個中還有不少犀利秘技。誰說「中國功夫在擂台上不能打」?

文/袁康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極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期的形意拳

TAG:武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