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菜根譚》:用好「三不」原則 把握內心「天氣」

《菜根譚》:用好「三不」原則 把握內心「天氣」

大自然的天氣變化不停,有時晴空萬里,有時陰雲密布,有時艷陽高照,有時雷電交加,都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所以人們要看老天爺的臉色行事,每天收看天氣預報,根據預測的陰晴冷暖、風霜雨雪情況,提前做好措施,下雨備傘,天冷加衣,免得被老天爺「懲罰」。

你是否想到,自己的內心也有天氣在不斷變化呢?不信嗎,請看《菜根譚》:「心體便是天體,一念之喜,景星慶雲;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風甘露;一念之嚴,烈日秋霜。只要隨起隨滅,廓然無礙,便與太虛同體。」人類的本原就是宇宙的本原,人的靈性跟大自然現象是一體的,所以人心就是天心,人體就是天體。人在一念之間的喜悅,如同大自然界景星慶雲的祥瑞之氣;人在一念之間的憤怒,如同雷電風雨的暴乖戾之氣;人在一念之間的慈悲,如同和風甘露的生生之氣;人在一念之間的冷酷,如同烈日秋霜的肅殺之氣。人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天有風霜雨露的變化,不過大自然的變化隨時興起隨時幻滅,對於生生不息的宇宙毫無阻礙,人的修養假如也能達到這種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同心同體了。

這樣想想,人的心情和大自然的天氣,是不是真挺像呢?

不過自然天氣變化隨起隨滅,毫無滯礙。而人被心情影響很大,事後可能讓負面情緒滯留心中很久,損害自身健康,還影響別人,因為情緒具有傳染性。據統計,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200多種。近七成都市人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之中。如何調控好情緒,讓心中常駐「清風暖陽自在天」呢?王陽明指出了很好的方法,只要掌握並運用好「不著意、不過度、不留存」這「三不」原則,你也可以把握好情緒,成為自己內心天氣變化的精準預報員和調控員。

第一、不著意。不產生道理不足的情緒,心中就會減少很多壞天氣。

人不可能沒有情緒,情緒都是人性自然產生的,怎能沒有呢?正常人遇到確實讓人氣憤的事絲毫不感到憤怒,遇到確實讓人高興的事絲毫不感到高興,那不成了木頭人了嗎?王陽明認為,喜怒哀懼愛惡欲,都是人心應該有的。七情順其自然地流露,都是良知在起作用,但不能太執著。執著了的七情稱之為欲,是遮蔽良知的。當然,稍有執著,良知就會發覺。

古今中外的智慧之人,大多情緒少,修養高,能較好地把握心情。因為同一件事,明不明白道理,明白道理的大與小、全面與片面、深刻和膚淺,都會影響到人的情緒反應。明理,在情緒要產生時想想是否符合天理良知就行了,不生沒有充分道理的氣。真能想通了,想透了,十之八九的不良情緒就被過濾掉了。

第二、不過度。不宣洩超過限度的情緒,心中就會消除很多極端天氣。

對另外十之一二的你有足夠道理產生的情緒,並不應該壓制,因為情緒的積累早晚會爆發,那時可能產生較大的破壞力。所以王陽明認為該宣洩就宣洩,只要不過度就行。

有人就《大學》中「有所憤怒」請教於他。他說:「諸如忿怒、恐懼、好樂、憂患等情緒,人心中怎會沒有呢?只是不應該有罷了。人在忿怒時,容易感情用事,有時會怒得過分,就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體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對於忿怒等情緒,只要順其自然,不過分在意,心體自會廓然大公,從而實現本體的中正了。例如,出門看見有人斗架,對於錯誤的一方,我心中很惱火。雖惱火,但我心坦然,不生過多的氣。現在,對別人有怒氣時,也應該這樣,如此才為中正。」

第三、不留存。不滯留已經過去的情緒,心中就會保持很多好天氣。

事情發生後,情緒宣洩了,如果有所滯留的話,就會影響以後的生活和工作。因為做任何事都要遵循天理,不能再添一分故意,所以滯留一絲忿恨與歡樂,心就不能中正。

薛侃經常悔悟反省,王陽明指出悔悟是去病良藥,貴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裡,那又是因葯生病了。

掌握了「三不」原則,你會發現好心情會越來越多。而且,即使大自然的天氣陰雲密布,也影響不了你內心「碧空如洗,萬里無雲」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