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中英:「存在兩界的文化溝通與融通:猶學、佛學與儒學」

成中英:「存在兩界的文化溝通與融通:猶學、佛學與儒學」

1月17下午,「饒宗頤講壇」第九講在我校國際會議廳D廳開講。世界著名哲學家、「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成中英先生為我校師生帶來了題為「存在兩界的文化溝通與融通:猶學、佛學與儒學」的學術演講。

成中英教授是國際中國哲學學會榮譽會長、國際易經學會主席、世界著名哲學家、「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終身教授、國際中國哲學學會(1974)、國際易經學會(1985)、國際儒學聯合會(1993) 等國際性學術組織的創立者與首倡者、當代中國管理哲學的開創者、英文《中國哲學季刊》(1973)的創立者和主編,長年致力於在西方世界介紹中國哲學,為中國哲學走向世界做出了劃時代的巨大貢獻。

成中英教授

什麼是「兩」,什麼是「界」

成中英教授的演講以《兩界書》為導入和分析素材,從什麼是「兩」,什麼是「界」等基本問題娓娓道來。他說「兩界」不是單純的數字,而是天界地界,時界空界,陽界陰界,物界意界,靈界肉界,善界惡界,美界丑界,神界凡界等。「兩界」的存在包含了重要含義,找到「界」才能調整生活方式、指導社會發展。

「兩界學」

《兩界書》提出了「兩界學」——「兩界之學」,具有重要的時代性。文明是有「界」的,而實現文明新的發展途徑就是實現文化溝通與融通。針對中西文化發展的溝通與融通,成中英教授旁徵博引,比較了希臘文化、猶太文化、佛教文化和以儒釋道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的不同特徵。他認為,兩界哲學具有劃時代意義,它有利於更好地了解歷史,更好地思考人類和世界的根本問題,《兩界書》的「六合之道」,體現了一種整體的智慧和包含性的智慧,體現了世界性和未來性。

《兩界書》的貢獻

成中英教授認為,一個文化、一個社會應該更加關心世界、宇宙、生命和人類命運這樣的根本問題,這是走出誤區與困境、重組思維與價值的路徑,要解決這些根本問題,需要一個博大的思想,《兩界書》提供了一個重要資源,它綜合文史哲,並用文學的手法生動地表達出來,這是《兩界書》的重要貢獻。《兩界書》是在探索人類的共同意識,找尋一條可行之道。

成中英教授認為,《兩界書》既是啟發心智的文學作品,也有重要的歷史內涵,彰顯了中國哲學為人類命運作出的超越性思考,體現了未來哲學的方向。成中英教授還借用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高度評價了《兩界書》。

互動環節

在互動環節,成中英教授就新儒學、中西文化發展、諸教優勢、大學精神等問題與師生們進行了深入地探討。現場師生交流熱情高漲,紛紛抓住難得的機會與成中英教授分享體會、探討學術。

印度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印度學家獎獲得者郁龍余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聽講心得。他說,成中英教授今天的演講很精彩,「兩界學」的觀點非常重要,值得重視研究。郁教授還談了閱讀《兩界書》的感受,認為這是一部學貫東西、融通古今,彰顯中華文化精髓、體現中國文化自信的力作,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文明復建,彰顯普適性;二是古事新說,彰顯時代性;三是正道安魂,彰顯實用性。

成中英教授的演講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參加本次演講的有來自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學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等單位的師生和校外有關專家學者。

來源:新聞中心

編輯:陳一謙

責編:王秋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饒宗頤文化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饒宗頤文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