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歐旅遊年:能否再次喚起中國遊客赴歐遊的心

中歐旅遊年:能否再次喚起中國遊客赴歐遊的心

倫敦、巴黎、羅馬、法蘭克福、巴塞羅那、威尼斯等等這些都是中國遊客最熱門的歐洲游目的地。近幾年來,一些小的地區,如維也納、布拉格、華沙、阿姆斯特丹和赫爾辛基的到訪人數也呈不斷增長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前往歐洲跨國游,表面上這一趨勢看似越來越強勁,實際背後卻暗藏玄機。

2018年被稱作是「中歐旅遊年」,這是中國和歐洲旅遊委員會共同打造的旅遊文化交流項目,也是歐盟委員會針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到訪歐洲作出的回應。整個歐盟成員國十分重視中國遊客,畢竟他們能帶來巨大的收益。

事實上,中國也的確是到訪歐洲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赴歐遊的人數不斷創下歷史新高,整個歐洲旅遊業為了迎合這一群體大力發展商業,但歐洲想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可以通過中歐共同搭建的「2018旅遊年」這一平台,有效帶動交通、住宿、餐飲、購物、保險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讓人們對歐洲的歷史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與體驗,但實際上,中國赴歐遊的人數並沒有想像中那般快速的增長。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華遠國旅和攜程旅行共同發布的「2017年中國歐洲旅遊趨勢報告」的調查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赴歐遊客同比增長了103%。但實際上,這一增長後的旅客數量還沒達到幾年前的一半。

據中歐旅遊年提出的文件顯示,2015年中國遊客赴歐遊人數已達到1200萬人次,但2017年這一數字變成了550萬。實際上赴歐遊的熱度並沒有2年前那般激烈。特別是在東歐和北歐,雖然增長速度最快,但也僅微增了6.3%。

這一數據背後透露出的現實情況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試想一家在巴黎的奢侈品零售店,在3年內從人潮擁擠到慘淡冷清的境遇。或者說整個歐洲與旅遊業相關的大部分企業,都經歷過有時要預定,有時現貨又賣不出去的情形。要麼有拿著錢買不到貨的中國顧客,要麼有零零散散、極其挑剔的顧客。

這一過山車式的商業環境,缺並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他們認為迎合中國遊客的商業環境並非像外界擔心的那樣,整體還是相當穩定。要想真正弄清楚這一問題,關鍵還在於了解每年到底有多少中國遊客赴歐洲旅遊。

此外,對於官方發布的數據,除了直觀的對比每年赴歐遊的人數變化外,我們也需要對每年的數據作出認真思考。

據歐盟委員會在簽證申請機構(如大使館、領事館、專門設立的簽證申請中心)收集的統計數據顯示,除英國、愛爾蘭、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和羅馬尼亞外,2016年簽發的申請簽證共計210多萬本,包括歐盟成員國及挪威、冰島、瑞士和列支敦斯登等非歐盟成員國。

實際上,這些簽發的簽證數中有一部分是還未被使用的,有一部分則會多次重複使用。由於存在多次往返歐洲的情況發生,歐盟各國實際迎接的中國遊客數量很可能高於210萬次。這就好比美國在2016年向中國公民發放了199萬本非移民簽證,但這一簽證使用的實際人數卻達到了297萬人次。同理,我們有理由相信2016年中國遊客赴歐旅遊的實際人數會超過310萬人次。

但僅有這些還不夠,由於歐洲各國本身的地理位置限制,很多中國遊客都會過境或停留在某個國家一段時間,特別是對於參加歐洲多國游的旅行團而言,這些遊客會被多個國家算入在訪問量之內。因此便會出現一個20人的中國遊客旅行團,最終可能會被記錄為100個甚至更多的訪問量。

據此,無論歐盟是利用官方統計出的到訪人數來創造一個脫離現實的情形,還是通過誇大中國對歐洲的旅遊影響力從而推動其政治目標,我們需要認識到這些數字可能並非是真實、準確的,但這也並不意味著這些數字本身一定是錯的,只是我們一直被這些混淆的數字所誤導。

來源:界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覓跡覓跡 的精彩文章:

新濠:亞洲賭場運營商欲通過塞普勒斯進軍歐洲

TAG:覓跡覓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