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學生假期 大多選擇「勤工儉學」

古代學生假期 大多選擇「勤工儉學」

□中國古代,春節期間的休假制度並非陽光普照,大多只是規定了學生和官員的休假制度

□春節假期,古代公務員的休假制度不同,形成多套官方認證標準,有的一年到頭都值班

眼下,春節的腳步終於近了,不少在外打拚的「上班族」已開始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心。因為,對中國人而言,春節是最為重要的法定節假日之一,人們奔波忙碌了一年,在過年時終於能夠放下一身的疲憊,好好歇息,與親朋好友共享新年的喜悅。

那麼,你可能會關心,在古代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春節作為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古人又是如何放假休養的?對此,著名巴蜀文化研究專家袁庭棟等人介紹,唐朝的公務員不一定能享受完整的春節假期,大年初一還得上朝給皇帝拜年。

另外,如果說春節假期是上班族的福音,那麼寒假則是「熊孩子」們解放天性、放飛自我的美好時光。你知道嗎,與之相比,古代學生可沒那麼幸運和輕鬆,他們大多數會選擇「勤工儉學」來度過自己的假期。

蹴鞠是古人節假日常玩的健身項目

唐朝官員

很難享受到完整春節

中國古代歷代王朝,休假制度並非陽光普照,大多數只規定了學生和官員的休假制度。而春節假期,古代公務員的休假制度歷朝歷代都不同,形成了多套官方認證的標準,他們又是如何休假的呢?

唐朝的一些公務員不一定能享受到完整的春節假期。古代公務員過的新年,其實是指農曆年,即正月初一。《假寧令》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頒布的「紅頭文件」說,「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所謂「元正」指的就是新年,意思是春節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裡有這麼兩個黃金周。而在春節期間,唐朝全國公務員從臘月二十八一直休息到正月初四。

當然也因人而異。比如,私塾先生和學生就可以提前休息,一般假期從臘月二十開始,一直放到正月二十,長達一個月。而農民則沒有固定的假期,甚至大年初一也要到莊稼地里幹活。孟浩然就以《田家元日》為題寫了一首詩,「田家」的意思就是農民,「元日」就是初一,這首詩里有兩句:「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說的就是大年初一那天,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

袁庭棟先生說起了唐朝的官員休假:「某些唐朝官員也很難享受到完整的春節假期。」因為唐朝有兩個規矩。首先,大年初一,長安的文武百官和各省行政「一把手」都得上朝給皇家拜年。「當然,上朝拜賀不是所有官員,只是品級較高有資格入宮上朝的大官。直到清代亦然。」因而,在初一這天,高級官員是不能僅僅跟家人呆在一起過年,而是要先跟皇帝團聚,退了朝之後才能跟家人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古人節假日也要「加班」

第二個規矩就是,地方行政長官在春節期間必須堅守在崗位上,嚴禁離開衙門回老家。如此一來,如果家在外地的,就失去了回故鄉和親人團聚的機會。

唐朝著名田園詩人韋應物在詩歌《元日寄諸弟》中寫道,「一從守茲郡,兩鬢生素髮。新正加我年,故歲去超忽。淮濱益時候,了似仲秋月。川穀風景溫,城池草木發。高齋屬多暇,惆悵臨芳物。日月昧還期,念君何時歇。」大意是說:我自從做了市長,每年春節都沒回去。我在這個衙門裡感到很冷清也很無聊,什麼時候才能與家人見面呢?

更慘的是唐德宗時期的官員。因為唐德宗一心想收拾安史之亂的爛攤子,就下令要求春節期間照樣得上朝。大臣們自然是苦不堪言,集體叫屈。迫於壓力,德宗最終才勉強同意,春節七天採用單雙號制,單號上朝,雙號休假。

宋朝公務員

春節放假超過28天

有意思的是,古代公務員跟現在單位里的職工一樣,也有值班制度。我們在四川省圖書館查閱到,《南部新書》記載,唐代御史台很會欺負新來的同事,凡新入台省的官員,照例都是「節假值五日,謂之『伏豹值』;(其他)百司州縣初授官,陪值者皆有此名」。意思就是說,無論是平時的星期天,還是新年假期,「新兵蛋子」都得為「老兵油子」替班。

那些資歷尚欠又沒錢送禮的公務員,新年就甭想休息了,且全國上下都一樣,不能搞「特殊化」。這種值班制度,和今天的論資排輩有得一拼。有些家境貧寒的新官員在春節期間生病告假,之後還得用例定的休息日來抵償,有的甚至一年到頭都要值班。

到了宋代,春節沿襲唐朝的規矩,春節假期也是七天。據《宋史·職官志》記載,自宋太宗即位以後,到宋真宗退位以前,歷年元日(春節)均給七天長假。除此之外,每逢冬至與寒食,同樣也是七天假期。

但實際上,宋代的春假往往長得離譜。宋太祖趙匡胤紀念臘月初七去世的祖父,加了三天假,宋仁宗為了紀念自己的母親,章獻太后臘月初十的壽辰,又加了三天假。再加上冬至放假七天,正月初三天慶節又放五天,正月十五元宵節再放三天。這宋朝從臘月到正月,前前後後總計假期有二十八天之多。

宋朝的地方公務員福利特別好,每年臘月二十就可以「封印」,也就是說停止公務,回家過年省親,只要在第二年正月二十那天趕回衙門「開印」辦公就行。但是首都的高官跟唐朝時候一樣,初一不放假,也不能請假,得先守歲,打個小盹兒之後,凌晨就要穿戴整齊,頂風冒雪,披星戴月,往皇宮趕,開「正旦大朝會」。在這個陣仗特別大的朝會上,皇帝要接受百官朝賀,被稱「排正杖。」

事實上,大朝會活動從周代就開始有了,秦漢直至明清,歷代承襲不衰。開大朝會,除了給皇帝拜年和耍樂子,還得陪吃。初一辦朝會,要吃正旦宴,平日冬至、寒食、中秋、重陽諸節氣都各有宴會,只是正旦宴的規模最為宏大,允許臣僚帶家屬。由於正旦宴由皇宮「埋單」,所以叫「賜食」。賜食還被稱為「廊餐」或「廊下餐」。《宋會要》記載,「廊下餐宴席安排在左、右勤政門北的東、西兩廊下,文官坐東廊,武官坐西廊。」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就沒有那麼多講究,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開開心心過大年。

明代學生

寒暑假自由「勤工儉學」

古代私塾

在古代,除了公務員,學生的休假也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而不同類型的學校,放假制度也是不一樣的。

我國學生的放假制度源遠流長,早在漢武帝時期,創立了官方正規的太學開始,就有了休假制度。到了隋唐時代,確立了國子學(即太學,又稱國子監)。據史料記載,在國子監里讀書並不輕鬆,監生們很多都是拋家舍業、不遠萬里跑到京城。朝廷體恤他們的辛勞,就為這些古代的大學生們設立了休假制度。休假制度,主要分為「田假」和「授衣假」。《新唐書·選舉制止》有明確記載,「每年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

「授衣假」歸鄉

「田假」也就是現在俗稱的「農忙假」,每年農曆五月份開始放,時長為一個月左右,此時麥子成熟,出身農家的子弟可以回家幫忙干農活,所以被稱作「田假」。而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一般在農曆九月份左右到來,在那個時候會放「授衣假」。《詩經·豳風·七月》寫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也就是說,農曆七月開始,節令進入秋季,天氣開始漸漸轉冷,到了農曆九月,進入冬天,家庭婦女就要為全家人製作冬衣。

「授衣假」,顧名思義,也就是讓學生回家去取衣服的假,時長跟「田假」類似,也在一個月左右。等到學生們回到太學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穿上厚厚的冬衣了。

明朝的官學假期制度比較人性化。由於太學居於首都,對那些來自偏遠地區的異鄉學生,會扣除用在探親趕路時所佔去的時間,200里之外的異鄉學生都可以享受此等待遇。為了防止有些學生偷懶,太學還有另一條規定,如果學生沒有在適當延長的假期內返校,就會被開除學籍。

與嚴肅刻板的太學相比,明代私學的休假制度就相對自由多了。從現存文獻中發現,書院或者私塾的假期通常是通過請假來休假的。

利用假期「充電」的古人

在科舉制度下生活的古代學生,有著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壓力,其寒假生活遠沒有當代學生豐富多彩。而對於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學生來說,得趕緊趁著放「寒假」的時間來「勤工儉學」。一般來說,九月一開始,明代的太學生們便急匆匆地往家裡趕,備好冬衣後就立刻投入到「勤工儉學」中。書畫好的學生便在街頭擺個書畫攤,文筆好的就在衙門口代寫公文訴狀,以此賺取下一學期的學費。富貴人家的子弟則會利用這段時間出遊四方。

民國寒假

經常與春節時間衝突

清朝末年,西學東漸,傳教士創辦的教會學校在各大城市遍地開花,將西方的現代教育模式帶到了中國,也把歐美等國放寒暑假的習慣帶了進來。1901年袁世凱組織制定的《山東大學堂章程》最早對寒暑假進行了明文規定:「每年春季,以正月二十前後開學,小暑節放學,給暑假;休息至立秋後六日開學,十二月十五以前放學,給年假。」此後,這種學期和放假制度被清政府各類學堂章程襲用。

晚清的暑假以小暑和立秋為時間節點,寒假(年假)則保留了中國傳統過年封印的習慣,這一點非常值得玩味。我們知道,二十四節氣是根據日地運動規律排的,所以它的時間周期與公曆恰恰是吻合的。每年小暑都在公曆7月7日左右,立秋在8月7日附近。

中華民國成立後,改用公曆紀元。這本是一件與國際接軌的好事,卻無意中使本來簡單的學期和寒暑假複雜了起來。

民國期間施行的是「三學期制」。1912年9月13日,民國教育部頒布《學校學年學期及休業日期規程令》規定:「各學校以八月一日為學年之始,以翌年七月三十一日為學年之終。一學年分為三個學期。元月一日起至三月三十一日為一學期;四月一日起至七月三十一日為一學期。八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為一學期。」

規程規定,寒假只有兩星期,時間統一為1月18日到1月31日。但問題是每年春節的日期卻行蹤不定,不一定都在寒假內。由於紀年的差異,造成了假期與春節等的衝突。

這種經歷,季羨林就趕上過。據《清華園日記》記載,1933年1月18日,季羨林放寒假回家,2月2日返校。查下萬年曆,當年春節在1月26日,季羨林在家過年。但是到了1934年,春節卻在2月14日,此時,假期已經放完了,所以,這一天季羨林在日記里寫道:「今天學校里照常上課。」

在前一天的日記中,季羨林很是感慨,寫下了這樣的話:「明天是舊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覺得我還有一腦袋封建觀念。對於過年,我始終擁護,尤其是舊曆年,因為這使人回憶到童年時美麗有詩意的過年的生活。」。想必對過年充滿期待,無限回味的季羨林,寫下這段日記時心情是沮喪的。

□鏈接

古代春運 也是「人在囧途」

每年春節,離家千里,在外辛苦打拚的中國人即使買高價票,無座票,甚至沒有票都要想盡辦法回家過年。因此,春運被稱為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古代,由於路途遙遠、交通條件所限,許多人無法回家過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對發達的隋唐時期,「回家難」現象也相當普遍。古人回家過春節,又是一場怎樣的人在囧途呢?

歸鄉路上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代詩人薛道衡是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他從北方來到南方,春節期間,也沒能及時趕回去與家人團聚,就用《人日思歸》一詩表達自己獨在異鄉,心中無限的惆悵和思鄉之情。這首詩也從側面說明了古代春運「回家難」的現象。「古代為官之人沒有探親假,也無快速的交通方式,除了奔喪,極少回家,這也是古詩有大量思鄉之作的重要原因。」袁庭棟先生告訴我們。

現在買個機票回老家,貴的也就2000塊左右,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是承擔得起的。但是古人回家過年的路費太過驚人,公務員年薪的一半都不夠付個路費。根據《唐六典》記載,唐朝雇個驢車裝滿一車行李,走100里地的路費是900文錢,如果走的是山路,車費會上漲到1200文。

李白的故鄉是四川江油,如果他從首都長安回老家江油去過年的話,全程足有1600里路,中途還得跨越秦嶺,再加上吃飯住宿,路費肯定超過1萬5千文。而李白擔任過的最高官職是六品翰林,年薪不過2萬4千文,回趟家要花掉大半年的收入。按購買力來估算,1萬5千文相當於現在人民幣6萬多塊,而今天西安到江油的火車軟卧票才250塊,古今路費相差2400倍。

除了路費貴,行李也是很大的負擔。現在回家過年,有兩個拉杆箱怎麼都夠了。古代出遠門因為路上飯館旅店少,這鍋碗瓢盆被褥什麼的等一應俱全的用品都得帶上。甚至連夜壺都是必需品。

當然,時間成本也不容忽視。公元1061年,五十四歲的歐陽修春節回家,為父母掃墓,從河南開封到江西永豐,不過70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車船奔波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宋仁宗特批他三個月的春節假期,回家過年。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陳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唐朝的「秋官郎中」是什麼官?武則天登基靠他消除天下男人的反對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