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太監,是怎麼上廁所的?意想不到
原標題:古代的太監,是怎麼上廁所的?意想不到
太監(tài jiàn),也稱宦官,通常是指中國古代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們是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又稱寺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作為封建社會發展的產物,一直處於權力金字塔的底層,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在中國君主專制制度演變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咱們先來聊聊,古代的太監文化,中央集權制度幾乎佔據了中國大半個古代歷史,而這個「集權」則是相對於皇帝君主而言,並非「集權」於朝廷,「集權」與宰相,而是僅僅「集權」於帝王,可見,皇帝的地位無可撼動,不僅僅因為一塊玉璽,還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與傳統觀念。
皇權至高無上,可是,皇帝後宮佳麗三千,若下人全是侍女也有諸多不便,如何避免男僕們後宮亂紀呢?古人的腦洞不可謂不大,於是閹割太監由一種措施成為規定,最後上升為制度。
手術成功後,負責閹割的太醫會找來一些胡椒粉和蠟油倒於傷口上,用以止血止痛,然後將一個細細的麥稈插入尿道中,讓尿液通過麥稈流出,避免尿液上的細菌感染傷口,太監們要保持麥稈排尿數月。
而他們上廁所肯定也無法似正常人那般蹲著或者站著,尿急時,他們弓著身子半蹲於茅廁之上,一手托著毛巾放在被閹割處,採用類似引流的原理,將尿液排出,正是因為如此不便,他們才要常常將引流的毛巾帶在身邊,而這條引流的毛巾也扮演者臨時「尿布」的角色,防止小便失禁時尿液四處灑落,有礙觀瞻,也會惹惱主子。
可是,日積月累,這毛巾會變臭,臭味洗也洗不掉,褲子和下襟也因沾了尿卻無法及時更換而發臭,地位較低下的太監平日里根本沒有那個閑暇時間去偷一下懶洗個澡換個衣服什麼的,久而久之,那些帶在身上的尿液被風乾,臭味漸濃,於是有了有「臭太監」這一叫法。
TAG:七七鵲橋 |